魏 敏
(寧夏回族自治區(qū)婦幼保健院 寧夏 銀川 750021)
睪丸附件扭轉是一種自限性疾病,發(fā)病率較高,且多發(fā)于小兒群體,常表現(xiàn)為急性陰囊疼痛癥狀,若不及時診斷和治療,會隨著病情逐漸惡化,對患兒健康造成嚴重影響。睪丸附件具有附睪附件、輸精管附件和精索附件之分。一般情況下,因睪丸附件和睪丸附件回聲具有相似情況,借助超聲檢查難以區(qū)分,僅炎癥伴有鞘膜積液、回聲改變以及睪丸附件腫大等情況時才得以提高確診率[1]。目前,臨床上對于該疾病主要采取手術治療,若出現(xiàn)誤診、漏診等情況,易對治療效果造成影響,不利于疾病預后。據(jù)數(shù)據(jù)顯示,針對小兒急性睪丸附件扭轉給予彩色多普勒超聲檢查,確診率較高,可為疾病后期治療提供有效依據(jù)[2]。因此,本次研究將對小兒急性睪丸附件扭轉采取彩色多普勒超聲檢查的臨床效果進行分析,情況如下。
回顧性分析本院2018 年7 月—2019 年7 月期間收治的38 例小兒急性睪丸附件扭轉臨床資料?;純褐心挲g小至2 歲,大至12 歲,平均年齡則為(5.31±2.26)歲;其中20 例為左側發(fā)病,18 例為右側發(fā)??;21 例為陰囊上部局限性疼痛、17 例為陰囊彌漫性疼痛;5 例急性陰囊疼痛患兒在1 天內觸及結節(jié),9 例急性陰囊疼痛患兒在1 ~2 天內觸及到結節(jié),24 例急性陰囊疼痛患兒2 天后觸及到結節(jié)。
納入標準:(1)患兒、家屬知曉情況,自愿參與研究;(2)臨床資料完整;(3)經(jīng)倫理委員會批準,準予研究。排除標準:(1)非自愿參與研究;(2)伴有精神、意識障礙;(3)臨床資料不完整。
對全部患兒給予彩色多普勒超聲檢查,要求患兒采取仰臥位姿勢,雙腿分開,上提陰莖,使陰囊得以完全暴露,調整超聲儀探頭頻率,將頻率控制在5 ~12MHz 左右,于陰囊下方墊上墊物,抬高陰囊,并在超聲儀探頭上涂抹耦合劑,針對雙側睪丸、精索和附睪部位予以常規(guī)超聲檢查,及時、徹底觀察睪丸大小、有無異常病灶和精索內徑等情況,并通過彩色多普勒圖譜對附睪和睪丸血流情況進行觀察,便于為后期手術治療提供有效依據(jù)。
對彩色多普勒超聲檢查和病理學檢查結果確診率進行分析比較。
數(shù)據(jù)采用SPSS21.0 分析,計量行t檢驗,計數(shù)資料行卡方檢驗,檢驗標準P<0.05。
實驗組各項圍術期指標均優(yōu)于對照組,數(shù)據(jù)之間具有較大差異(P<0.05),見表1。
表1 兩組病理學和超聲檢查確診率對比
38 例小兒急性睪丸附件扭轉均給予彩色多普勒超聲檢查,36例確診,2例誤診,確診率為94.74%,誤診率為5.26%,2 例誤診中1 例為附睪頭結節(jié)、1 例為急性附睪炎,全部患兒超聲過圖像特征如下:(1)直接征象:36 例患兒睪丸附件異常結節(jié),18例睪丸附件結節(jié)經(jīng)圖像顯示在附睪頭、睪丸上級中間部位,10 例睪丸附件結節(jié)經(jīng)圖像顯示在睪丸上級,8 例睪丸附件結節(jié)經(jīng)圖像顯示在附睪頭周圍位置。全部睪丸附件結節(jié)直徑大約為0.4 ~1cm 左右,而平均直徑則為(0.52±0.13)cm 左右;(2)間接征象:34 例睪丸、附睪伴有異常增大情況,30 例陰囊壁出現(xiàn)不同程度增厚,19 例睪丸鞘膜積液;(3)血流征象:睪丸、附睪具有血流信號增加情況,且睪丸附件結節(jié)內未見血流信號。
近年來,小兒急性睪丸附件扭轉患病率呈逐年上升趨勢,若不及時診斷治療,隨著出血時間較長,易使睪丸壞死,對患兒健康造成一定影響,從而阻礙其生長發(fā)育[3]。但由于該疾病發(fā)病時間較為緩慢,且疼痛感輕,再加之因患兒年齡相對較小,治療積極性較差,易導致誤診、漏診等情況,不利于疾病預后[4]。目前,對于該疾病病因尚未具有明確解釋,認為與男童活潑性格有關,易導致疾病誘發(fā)。因此,臨床上對于該疾病診斷和治療尤其重視,并積極采取有效的診斷措施,望為后期疾病治療提供有效依據(jù),從而改善癥狀,提高疾病確診率,提高治療效果。
以往臨床上對于該疾病采取X 線和核磁共振等措施予以檢查,但確診率相對較低,無法為疾病后期治療提供依據(jù),逐漸被臨床所淘汰。彩色多普勒超聲檢查是現(xiàn)階段臨床上用于該疾病診斷的主要措施之一,具有簡單、重復性好以及無創(chuàng)性高等特點,再加之該措施聲像圖特點較為特殊,能夠為臨床診斷、鑒別診斷提供有效、可靠依據(jù)[5]。
綜上所述,對小兒急性睪丸附件扭轉疾病給予彩色多普勒超聲檢查,效果顯著,確診率較高,可有效為疾病后期治療提供可靠依據(jù),臨床應用價值較高,可作為有效的診斷措施在臨床予以廣泛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