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 麗
(鄭州人民醫(yī)院,河南 鄭州 450000)
以本院2017年5月2日~2019年5月2日74例急性冠脈綜合征患者為研究對象,數(shù)字表法分為兩組,即基礎組、綜合組,均37例?;A組患者中,男性20例,女性17例,患者年齡范圍47~78歲期間,平均年齡(62.5±15.5)歲,病程2~27個月,中位數(shù)(14.5±12.5)個月。綜合組患者中,男性21例,女性16例,患者年齡范圍48-80歲期間,平均年齡(64±16)歲,病程3~27個月,中位數(shù)(15±12)個月。兩組患者臨床資料比較差異無意義(P>0.05)。
患者均采取介入治療,完成治療后,應對患者進行相應護理干預,基礎組采取常規(guī)護理,具體包括:觀察患者生命體征,施行24小時心電監(jiān)護,床旁需要備有急救設備與藥品。綜合組患者則是以此為基礎,向患者展開綜合護理,主要方法包括:(1)健康教育,選擇通俗語言向患者和家屬講解疾病原因和治療方法等,告知患者維持臥床休息重要性,對于患者和家屬問題,需要以耐心態(tài)度解答,以此消除顧慮和疑惑,保證治療順利進行[2]。(2)心理護理,一般情況下,急性冠脈綜合征需要急診急救處理,患者往往會存在恐懼心理,使其出現(xiàn)嚴重不良情緒。要求護理人員積極溝通,掌握患者病史和文化程度,對其不良情緒原因進行了解,借助心理學相關知識內容展開疏導?;颊呒覍賱t需要鼓勵患者積極面對治療,可以通過播放音樂等形式,盡量維持放松狀態(tài),提升自身治療信心[3]。(3)生活護理,要求護理人員和家屬共同監(jiān)護,嚴禁患者隨意離床。講解床上排便和翻身等方法,因患者需要維持臥床休息狀態(tài),腸道蠕動相對比較緩慢,可能會發(fā)生便秘情況,一旦用力排便會導致心力衰竭,需要護理人員加強飲食控制,補充清單和易消化類食物,盡可能預防便秘。對于急性冠脈綜合征患者來講,其典型癥狀胸骨悶痛,應該按照醫(yī)囑進行鎮(zhèn)痛類藥物的使用,患者家屬也可以利用讀書和讀報等方式轉移患者臥床注意力?;颊卟》啃枰獪蕚湎嚓P日常用品,以便于進行使用,所以,通過滿足患者不同需求,降低臥床休息帶來不便,及時解決治療問題[4]。
(1)以醫(yī)院自制臥床依從性調查表,對患者臥床依從性進行評估,具體包括:合理作息、飲食習慣、更換體位和用藥等。各項目分值0~2分,其中完全依從2分,基本依從1分,不依從0分。(2)對患者進行護理服務滿意度評分時,主要包括:舒適度、服務內容和專業(yè)性等方面,滿分100分,非常滿意超過85分,基本滿意60-85分,不滿意低于60分。
用SPSS 21.0軟件處理分析,臥床依從性“±s”表示,t檢驗,護理滿意度%表示,x2檢驗,P<0.05,表明組間差異有意義。
在分別護理后,對患者進行臥床依從性對比發(fā)現(xiàn),綜合組各項指標均高基礎組,對比差異有意義(P<0.05),如表1。
表1 患者臥床依從性對比[n=37、±s、分]
表1 患者臥床依從性對比[n=37、±s、分]
組別 合理作息 飲食習慣 更換體位 用藥綜合組 1.9±0.1 1.8±0.1 1.8±0.2 1.8±0.1基礎組 1.0±0.2 1.1±0.1 1.1±0.1 1.2±0.2 t 24.4826 30.1081 19.0420 16.3217 P 0.0000 0.0000 0.0000 0.0000
綜合組護理滿意度97.2%,較高基礎組75.6%,組間對比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如表2。
表2 患者護理滿意度對比[n=37、%]
目前,急性冠脈綜合征比較常見危險因素有高血壓、血脂異常以及糖尿病等,主要發(fā)病于中老年人群,如果患者沒有及時治療,可能引發(fā)心力衰竭等并發(fā)癥,甚至猝死。因此,急性冠脈綜合征發(fā)病時,未有效治療,除了會加重病情,還可能增加并發(fā)癥發(fā)生率,需要患者發(fā)病后維持臥床休息狀態(tài)。然而,部分臨床數(shù)據(jù)顯示,治療過程患者普遍出現(xiàn)臥床依從性較差情況,主要原因包括以下幾點:(1)患者缺少急性冠脈綜合征正確了解,未掌握臥床休息重要性[5]。(2)當患者長期進行生活活動,無法適應臥床休息,最終出現(xiàn)臥床依從性持續(xù)下降。(3)因過于擔心預后效果和治療費用等,通常會出現(xiàn)許多不良情緒,會對其依從性造成影響。由此可見,急性冠脈綜合征患者臨床治療中,采取有效護理措施進行加強,可以加快患者康復[6]。本次研究中,綜合組是以綜合護理方式干預,具體包括:健康教育和心理護理等,不僅可以提升患者認知水平,而且還能緩解患者不良情緒,以便于為患者營造良好治療環(huán)境,避免出現(xiàn)臥床依從性較差等情況。
研究數(shù)據(jù)顯示,綜合組合理作息、飲食習慣、更換體位和用藥等指標均比基礎組理想,其護理滿意度為97.2%,各指標均優(yōu)于基礎組,組間比較差異有意義(P<0.05),可見,綜合護理可以提高患者臥床依從性和滿意度,以促進患者早日恢復健康,使其具有較高護理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