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以來,民間都有一個傳說,認為“蜂蜜是唯一一個可以永久保存的食物”。傳說的來源是1913年美國人在金字塔發(fā)現了一罐3300年前的蜂蜜,竟然還能吃。此故事的真實性不好考證,但蜂蜜永久保存在理論上確實可行,但實際上比較難實現。
當然,實現“永久”還需要好幾個前提條件:成熟蜜(成熟蜜是指蜜蜂采花蜜后,將其唾腺分泌物裝到巢房中,經過釀造、脫水,自然成熟的蜂蜜。其標志為蜜蜂用蜂蠟蓋住蜜巢,所以成熟蜜又被稱為“封蓋蜜”)、密封、耐腐蝕容器(金屬的不行)、陰涼處保存。
可惜,消費者在家中食用蜂蜜需反復開關瓶蓋,用各種餐具攪動,且夏季室溫較高,因此“永久保存”并不可靠。
既然蜂蜜不用防腐劑就能長期存放,為什么蜂蜜還標保質期呢?這是因為按照我國食品安全標準(GB7718)的規(guī)定,除了10度以上的酒、醋、固態(tài)糖、鹽和味精,其他所有食品都需要標注保質期!
這個規(guī)定并不是當時標準制定者忘了蜂蜜“超長待機”的特點,而是基于合理的科學依據。發(fā)酵的蜂蜜會產生輕微的酸味、酒味,雖然并不會影響食用安全性(能吃),但是影響蜂蜜品質(不好吃)。
因此,蜂蜜盡管是耐儲存食品,但通常還是會將保質期標注為18~24個月。
蜂蜜非常耐存放,關鍵就兩點:一是,蜂蜜應當放在陰涼、通風、避光處,可以冷藏。(冷藏出現白色絮凝屬正?,F象);二是,蜂蜜需要密封防吸潮,且取用蜂蜜的時候不能用帶水的勺子,也不要用舌頭舔瓶邊的蜂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