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是由于胰島素分泌不足或胰島素抵抗所致的以持續(xù)高血糖為主要特征的慢性代謝性疾病。其中,遺傳是一方面的因素,但更主要的是不良生活方式導(dǎo)致。除了這些因素外,還有研究表明,負面情緒可增加糖尿病的風險。
心情對身體健康影響很大,糖尿病是身心疾病的一種,所以好的心情對患者也有很大的幫助。
心理學研究表明,人體內(nèi)有各種生物鐘,并有各自的循環(huán)周期,如情緒生物鐘為28天一循環(huán),所以人有時感覺情緒波動和心情煩躁是很正常的。雖然我們不能改變自己的生物節(jié)律,但可以通過調(diào)節(jié)緩解不良情緒,縮短情緒波動的時間,減少心情煩躁帶來的不良影響。
心理暗示法 心情不佳時,應(yīng)該對自己采取積極暗示,告誡自己這是正?,F(xiàn)象,烏云終會散盡,同時多回想一些以前經(jīng)歷過的美好情景和值得自豪的事情,幫助緩解心理壓力。
目標轉(zhuǎn)移法 如果因為某件事或某個人而感覺心情煩躁,注意力無法集中,就不要強迫自己做事。這時不妨看看電視、聽聽音樂、寫寫日記,或者讀一兩篇美文。這樣情緒會很快得到緩解和放松,如此才能更好地做自己該做和想做的事。
思想交流法 有些人不想讓別人知道自己的心事,不愿意把心里的苦惱、委屈和悲傷說出來,這樣不僅無助于問題的解決,而且會加重自己的煩躁,久而久之還可能產(chǎn)生心理障礙。正確的做法是找一位知心朋友交流、談心,也可以找一位網(wǎng)友聊天,或者對著家里的某一件物品說話,傾訴自己的心事,起到逐漸消除煩躁的效果。
運動釋放法 心情煩躁時,可以到操場跑上幾圈,打一場球,活動一下筋骨,或者對著遠方吼上幾聲,高歌一曲,讓自己全身放松。這些做法經(jīng)實踐證明也很見效。
(戴曉江/文,據(jù)《保健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