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時代的白居易,為了能在京城長安嶄露頭角,拼命苦讀,勤奮寫作,以致嚴重影響了身體健康,二十來歲便有了發(fā)白、牙齒松動的情況,到了中年親人零落,之后他被貶,“謫居臥病潯陽城”,按常規(guī)難以高壽。但他以多病之軀活到75歲,其秘訣正是他的養(yǎng)生觀。
首先,白居易樂天知命,始終保持性格開朗、胸襟豁達。他有一個著名的觀點:“心是自醫(yī)生。”《舊唐書》說他“常以忘懷處順為事,都不以遷謫介意”。他高歌“無憂樂性場,寡欲清心源”“寡欲雖少病,樂天心不憂”。就是對人類無法避免的衰老現(xiàn)象,他也是曠達視之。比如他的頭發(fā)脫落嚴重,他不憂不躁,認為這樣“既不勞洗沐,又不煩梳掠”,反倒省事。正是由于樹立了這種樂天知命的思想,白居易才總是處于一種安然自得的恬淡心境,對身心健康極為有益。
其次,白居易十分注重飯食之補。他的早餐很簡單,不外乎“一杯云母粥”或“烹葵炮嫩筍”。嫩筍其味鮮美,增人食欲,據(jù)現(xiàn)代科學分析,還含有人體必需的氨基酸和多種微量元素,對高血壓、高膽固醇血癥有一定療效。他的午、晚餐也以素食為主?!梆嚶劼橹嘞?,渴覺云湯美”“午齋何儉潔,餅與蔬而已”。就是開葷,不過是“飯熱魚鮮香”。
當然,在積極的練功方面,白居易更是深知其中三昧的。堅持散步,是白居易多年的習慣。少則,“繞庭行數(shù)匝”;中則,“散步中門前”;多則,遠足“勞童仆”。參禪打坐,精習氣功,也是白居易養(yǎng)生健身的重要手段。有時“淡然臨水坐”,有時面對前庭挺拔的松樹,“月好好獨坐”,還常?!耙拱肫鸲俗?。由于白居易具有很深的氣功功夫,儼然達到了“坐穩(wěn)夜忘眠”或“中宵入定跏趺坐,女喚妻呼多不應”的奇妙程度,從而蘊蓄起旺盛的精力?!巴デ氨M日立到夜”,不覺得累;“燈下有時坐徹明”,也無倦意,這就從身體條件上保證了詩人寫出了那么多的傳世之作。白居易身體力行,潛心鉆研,最終成為古代養(yǎng)生的大家之一。
(孫光有/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