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婷婷
(鹽城市婦幼保健院,江蘇 鹽城 224002)
急救儀器設備是急診科常用的輔助急救工具,可為急診患者提供基礎的救助設施,是醫(yī)療管理的重點之一。隨著急救措施的完善,對急診科急救儀器設備管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管理需求,以保障患者急救安全性。因此,改進與完善急救儀器設備管理效果是控制急救風險的關鍵所在[1]。基于此,本文對比和分析了急診科急救儀器設備的"9S"管理效果,現將研究結果報道如下。
以本院急救儀器設備20件作為研究對象,“9S”管理后2019年1月~2019年12月作為實驗組,“9S”管理前2018年1月~2018年12月作為對照組,對比兩組的管理效果,且這兩個階段中醫(yī)務人員均為發(fā)生變動。
我院自2019年1月起急救儀器設備開始實施"9S"管理,具體內容如下:(1)對急救儀器設備進行定期的清掃清潔,并做好設備編號記錄與標識,統(tǒng)一位置進行標記粘貼,嚴禁出現標識與實際設備不符的現象發(fā)生。設備檢查完畢確認無誤后掛上“正常使用”吊牌,存在故障的儀器需掛上“故障停用”吊牌,并予以上報維修。(2)急救儀器設備需根據頻率進行歸納放置,并做好序號標識,便于取出使用,儀器存放取出管理需要嚴格記錄負責人姓名,檢查急救儀器設備包裝、外形、品牌、附件、技術參數、規(guī)格型號的完整性,并認真查看其相關說明數據,充分了解急救儀器設備的使用詳情與細節(jié),保障資料的完整性并詳細記錄。(4)日常維修、維護:急救儀器設備需放置在干燥室內,并由相關人員進行專業(yè)化的管理、維修與維護。日常管理中需加強避免有害物質對急救儀器設備的影響,定期檢測與更換連接管口。(5)在日常使用過程中,管理人員應當對急救儀器設備的使用情況與細節(jié)進行詳細的記錄,并向相關醫(yī)護人員充分講解急救儀器設備的正確使用方法,對于錯誤的用法進行及時的糾正。(6)在使用急救儀器設備前,管理人員可進行通電模擬實驗,檢驗儀器設備是否有效連接,檢查急救儀器設備參數是否重置。嚴禁使用故障設備,并定期更換過期配件設施,檢查相關附件的連接情況。
(1)觀察“9S”管理前后急救儀器設備的管理效果,分為:規(guī)范放置、設備完好、使用記錄完整等。(2)對比“9S”管理前后儀器取用與整理耗時。
采集兩組急救儀器設備的各項指標與信息,使用SPSS20.0軟件將所有研究數據納入,其中兩組急救儀器設備儀器取用與整理耗時對比行t值檢驗,通過(±s)表示;兩組急救儀器設備急救儀器設備的管理效果對比行x2值檢驗,通過率(%)表示。最后,判定統(tǒng)計學差異的標準為P<0.05。
對比兩組急救儀器設備的管理效果,實驗組低于對照組,"9S"管理效果顯著,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詳見表1。
表1 兩組急救儀器設備管理效果對比[n(%)]
對比兩組急救儀器設備儀器取用與整理耗時,實驗組儀器取用耗時(3.22±1.36)h低于對照組(15.31±3.14)h,(t=10.8542,p=0.0000);實驗組整理耗時(13.15±4.35)h低于對照組(32.14±10.36)h,(t=12.5681,p=0.0000),“9S”管理效果顯著,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急救儀器設備管理控制的結果直接影響到患者的急救結果,若科室所使用的醫(yī)療急救儀器設備未能達到合格的檢測標準、出現故障,或取用耗時較長,導致實際運行中危險到患者的生命安全,會引起醫(yī)療糾紛事件的發(fā)生[2]。因此,需要提高急救儀器設備的管理效果?!?S”管理模式能夠從整體的角度上對急救儀器設備管理效果工作流程、環(huán)節(jié)采取有針對性的干預措施,從細節(jié)上嚴格把控各個環(huán)節(jié)質量,進而加強對整體管理的控制,可有效優(yōu)化工作流程,解決潛在問題,提高急救儀器設備管理工作質量。應用“9S”管理能夠顯著提高儀器設備規(guī)范放置、設備完好、使用記錄完整等管理效果,降低工作人員工作壓力,提高急救效率,保障患者的生命安全[3]。通過本文論述可知,觀察“9S”管理前后急救儀器設備的管理效果、儀器取用與整理耗時,實驗組均優(yōu)于對照組,數據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綜上所述,"9S"管理在急救儀器設備管理中的應用價值顯著,能夠有效減少急救儀器設備的使用風險,縮短取用與整理時間,減少醫(yī)療糾紛,提高急救效率。因此,值得臨床推廣和運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