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思雨
提起買東西,很多人都知道要貨比三家,為的就是能夠買到物美價廉的產(chǎn)品。
我們父母那一代人,為了能夠買到更便宜的產(chǎn)品,甚至會走遍全城,直到找不出價格更良心的店家為止。
但是到了現(xiàn)在,消費者似乎完全變了。不但不愿意花費過多的時間和精力去搜尋更實惠的產(chǎn)品。很多時候甚至更愿意選擇價高的同類產(chǎn)品,想著法子讓自己吃虧。
比如超市里常見的可樂,小瓶可樂500ml賣3元,大瓶可樂2L賣6.5元。
稍微一算就知道大瓶更劃算,事實卻是小瓶的銷量高過大瓶,更多人在有選擇的情況下主動讓自己吃虧。
近幾年,類似三只松鼠、良品鋪子這樣的零食品牌崛起,更讓小包裝食品成為市場的一種趨勢。
甚至于隨著每日生鮮、天貓超市等平臺的崛起,連日常所需的水果、蔬菜都有了小包裝。許多水果不再如往常一樣論斤賣,而是按個賣。
小包裝的盛行看起來只是一種簡單的改變,背后卻隱藏著許多秘密。這種改變并非一蹴而就,而是由許多因素共同促成。
在眾多影響因素中,首先是消費者觀念的改變。
畢竟,對于企業(yè)來說任何改變都是為了能在市場競爭中勝出。基于此,當眾多消費者對某一類產(chǎn)品表現(xiàn)出偏愛時,就會促使廠商往那個方向轉(zhuǎn)變。
還是拿生活中常見的可樂舉例。
前幾年,可口可樂曾推出200ml迷你裝汽水。有趣的是,東西少了,價錢卻和300ml罐裝汽水一樣,讓人有點摸不著頭腦。
2019年可口可樂發(fā)布的半年報顯示,今年上半年可口可樂汽水銷量高速增長,漲幅達到22.7%。
然而,通過分析銷售數(shù)據(jù)可以知道,相比起小包裝,像1.5L或者2L的大包裝可樂銷量其實是下滑的。也就是說,是小包裝產(chǎn)品的銷量大幅增長才帶來了整體銷量的上漲。
所以,不難看出,如今的消費者們確實越來越喜歡小包裝產(chǎn)品。
那么到底為什么如今的消費者更加偏愛小包裝產(chǎn)品呢?
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新一代的消費者在很多方面都跟上一代不同。
在以前,由于物質(zhì)條件的限制,人們購物的時候愿意一次多買點來省錢。但是現(xiàn)在的消費者更喜歡在合理的價錢內(nèi)買到合適的產(chǎn)品,而不會一味追求劃算。
許多產(chǎn)品,更換小包裝后確實會帶來更好的體驗。
像餅干、堅果一類的零食,如果打開包裝后放置時間過長就容易影響口感,小包裝則完美解決了這個問題。打開后可以迅速吃完,根本不用擔心口感變差。
再比如可樂這類汽水,即便打開后蓋上蓋子,依然避免不了氣體偷偷溜走。如果放置時間夠長,最后喝起來就像糖水一樣,完全失去了汽水的口感。
對于新一代消費者來說,他們愿意多付一些錢,獲得這些方面的提升。
另一個影響如今消費觀念的因素就是健康。
隨著越來越多人接受了健康生活的觀念,也知道了生活中許多令人喜歡的食物都對健康有負面影響。
餅干、面包、巧克力等食品,雖然美味,但卻都是高熱量食品,吃的過多就難免影響健康。
有了小包裝后,一方面在饞嘴時滿足自己,另一方面可以精準地控制攝入量,讓自己吃的安心。
隨著人們越來越重視健康問題,兼具美味和營養(yǎng)的水果也越來越受到歡迎。
而水果作為一種特殊食物,往往越新鮮口感越好,營養(yǎng)成分也越多。因此許多人在購買時都會選擇小包裝,為的就是每次都能吃到新鮮水果。
對于如今的消費者來說,是否購買一樣產(chǎn)品并不完全取決于產(chǎn)品質(zhì)量,產(chǎn)品的其他方面也是非常重要的指標。
三只松鼠、良品鋪子這樣的品牌,不是簡單地減少產(chǎn)品分量,而是在包裝和營銷方面都做出了改變。
他們的包裝設(shè)計讓零食變得精致,因此更容易受到年輕人的歡迎。
對于上班的年輕人來說,肯定不愿意在辦公室用錘子砸核桃吧,既然這些產(chǎn)品可以解決這個讓人尷尬的問題,那它們自然就會受到追捧。
在營銷上,他們深知如今的年輕消費者十分注重健康,便投其所好推出“一日型”堅果。通過合理的種類搭配和數(shù)量控制,幫助你實現(xiàn)營養(yǎng)均衡。
有了這些貼心的舉動,再加上多年積累的品牌形象,自然就能贏得市場。
雖然市場上小包裝食品越來越受歡迎,但大包裝并未消失,只不過會以另一種方式出現(xiàn)。
相信不少人都曾看到過什么最大月餅、最大蛋糕之類的新聞吧。這些體型巨大、制作困難的大型食品顯然不會真的賣給消費者,它們其實是用來進行品牌營銷的。
相比于純粹的市場產(chǎn)品,這種夸張、奇特的產(chǎn)品無疑更容易吸引人們的眼球,也就更容易通過媒體進行傳播。
2019年10月,旺旺官方微博曾發(fā)布一張大饅頭的照片,讓許多人以為吃了很多年的旺仔小饅頭終于要變大了。
實際上,這個大饅頭并非旺仔小饅頭的升級版,而是食品周邊,一種仿真玩具。
雖然旺仔小饅頭并沒有變大,但這次營銷卻取得了很好的效果,給品牌制造了不小的熱度。
無論是大包裝還是小包裝,人們選擇它都是出于自身需求,當需求改變,結(jié)果當然就會改變。
所以說消費者選擇小包裝并不是喜歡吃虧,而是小包裝更好地滿足了自己的需求。
于廠商而言,推出小包裝也不是什么奸商行為,而是迎合消費者的需求做出改變。某種程度上,這類“奸商”對消費者來說反倒更加貼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