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漢昆
(山西工程職業(yè)學院 山西省太原市 033000)
為了確保在線學習與線下課堂教學質量等質等效,推動教學模式創(chuàng)新取得新成果。本文推廣基于“職教云”+“騰訊課堂”平臺的云課堂構建與應用,對保證教學質量的提升有極大的現實意義。
《模擬電子技術》是電子信息、自動化、通信以及其它電類專業(yè)的一門重要的專業(yè)基礎課程。該課程通過對常用電子元器件、模擬電路及其系統(tǒng)的分析和設計的學習,使學生獲得模擬電子技術方面的基礎知識、基礎理論和基本技能,為深入學習電子技術及其在專業(yè)中的應用打下基礎。該課程兼具理論性、工程性、實踐性,是一門學生學習比較有難度的課程。在課程的教學內容中,既有電子技術的基礎原理,又有工程技術上的一些分析思想和方法,所以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存在一個從理論到實踐的過渡過程。如何開闊學生的思維,如何引導學生上升學習的高度和廣度,如何在特殊時期如何保證學生學習效果不打折,“智慧云”+“騰訊課堂”的云課堂模式解決了這一問題。
“職業(yè)教育數字化學習中心”(亦稱“智慧職教”網站)是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建設和運營的職業(yè)教育數字教學資源共享平臺和在線教學服務平臺。職教云是以學校為單位面向師生的在線教學平臺。教師可以將國家資源平臺——智慧職教中的課程(素材或題目)直接導入到職教云中,開展授課。通過手機APP[云課堂智慧職教]教師可以實時的掌握學生的動態(tài),也可以通過APP與學生進行豐富多彩的課堂活動;學生可以通過APP學習課件、提交作業(yè)和考試等完成一系列課程要求;既發(fā)揮了教師引導、啟發(fā)、監(jiān)控教學過程的主導作用,又充分體現了學生作為學習過程主體的主動性、積極性與創(chuàng)造性,從而真正的達到翻轉課堂的目的。
在課程中建設課程設計、題庫建設、作業(yè)、考試,所需資源可以經資源庫,MOCC學院,本地資源直接導入。智慧職教平臺提供了158個國家級職業(yè)教育專業(yè)教學資源庫,9000余門標準化課程,1200余門職教MOCC,從源頭上解決了課程資源的問題。針對題庫建設,老師先建設題庫,再使用題庫組成作業(yè)和測試,可以實現對于學生的課程階段性考核。如圖1所示。
在教師空間,點擊[我的課程]下[新增課程]按鈕。在彈窗中填寫相關信息后,點擊確認即可新增完成。在課程中,點擊相應授課班級進入班級首頁。點擊新增班級有三種班級類型,本校班級,外校班級和培訓班級。點擊相應的班級即可把資源庫內的學生加入班級進行教學。
圖1:新建課程
課堂教學包括引入活動,導入課件,發(fā)布簽到,新建提問,新建討論,新建測驗,新建投票,引入作業(yè),引入考試,引入小組PK,新建頭腦風暴,新建問卷調查環(huán)節(jié)。進入課堂教學,點擊引入活動,進入活動選擇頁面,可根據學期、班級篩選活動,勾選所需要的活動。如圖2所示。
在職教云平臺建課過程中,基于其平臺提供了豐富的資源,可以篩選出對學生有用、有趣、有挑戰(zhàn)的內容,以鏈接、視頻、課件、文檔、資源包的形式,提供給學生。這些內容與學生密切相關,對他們有吸引力,且能促進課程教學及技能培養(yǎng)的質量。
在《模擬電子技術》課程中,學生首先接觸到二極管,三極管和場效應管等專業(yè)概念,這些知識新穎,概念抽象。如果學生對這部分內容概念理解不夠透徹,會給后續(xù)的學習造成很大的困擾。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只能通過給學生從理論上講述晶體管的內部結構,用語言來描述其內部結構、在外電場作用下自由電子和空穴的運動過程等內容,導致學生感覺內容枯燥且晦澀難懂。而通過職教云海量的教學資源可以選取學生喜聞樂見的視頻、動畫、3D 仿真等形式展開教學。通過FLASH動畫形象的展示三極管的內部結構,自主搭建電路來模擬在外電場作用下自由電子和空穴的流動過程,學生通過動態(tài)展示很好的理解了章節(jié)內容。而在對三極管管型的判別過程中,傳統(tǒng)的方式學生需要背誦記憶大量的鑒定“口訣”,而通過職教云的視頻實踐教學,學生可以通過觀看老師手把手的教學,很快的掌握測量方法,為下一步在實驗室自主測量判斷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智慧職教”題庫提供了豐富的資源,在課程中,點擊[題庫]進入題目管理頁面。點擊[從智慧職教導入],左側按照知識節(jié)點篩選,右側按照題型篩選,勾選相應題目后,點擊[導入]即可把智慧職教題目導入職教云課程中。題目導入后,可以在每節(jié)課堂教學中自主組成作業(yè)和測試,學生經過理論學習后對知識點已經有了初步的掌握,再經過對相應章節(jié)練習題的鞏固,可以對所學知識有全面的掌握。通過測試,反饋學生的學習效果良好。如圖3所示。
圖2:課程設計
圖3:題庫設計
利用互聯(lián)網開展課堂需要教師和學生具備必須的開課條件,在硬件上要求比較高,從而使得教學效果很大程度上依賴于網絡基礎建設的完善。
由于學生使用電腦或者手機上課,部分自制力不強的學生會在課堂上利用手機進行與課堂無關的活動。而主要依賴學生的自覺性來維護課堂秩序,使得學生學習效果差異性比較大。
由于考核方式不是“面對面”,部分同學平時不看學習資料,更由于缺少面對面的討論和思考環(huán)節(jié),使得老師不能及時掌握學生的學習狀態(tài),師生交流相對滯后。
通過推廣“智慧職教”平臺的云課堂教學模式,改變了教師滿堂灌的傳統(tǒng)教學模式,開展教師引導、學生主導的基于“智慧職教云”的翻轉課堂教學可以使大部分學生達到與線下課堂教學質量等質等效的效果,為“教師不停教、學生不停學、教學不斷線”打下了堅實的基礎。希望在國家的大力支持下,“智慧職教”平臺能長期開放,提供教師教學,學生學習的優(yōu)質平臺,高校能集中力量打造更多的國家級,省級優(yōu)秀課程,保障和促進我國高職教育事業(yè)的大力發(fā)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