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洪斌
[摘要] 目的 探討以問題為中心教學方法在冠心病帶教中的臨床應用。方法 該研究涉及對象為80名實習生,研究時間為2016年3月—2019年3月,分為對照組(40名)和觀察組(40名),給予對照組傳統(tǒng)教學,給予觀察組以問題為中心教學模式,回顧分析兩組實習生一般情況,對比學習成績、思維能力與滿意度,采用統(tǒng)計學軟件進行分析。結果 對于實習生的學習成績,觀察組的理論成績、綜合成績、操作成績均高于對照組(P<0.05)。觀察組實習生教學后的思維評分高于對照組(P<0.05)。觀察組實習生的滿意度高于對照組(P<0.05)。結論 在冠心病帶教中應用以問題為中心教學方法,有效提高學生學習成績,改善思維能力,得到滿意評價,應用價值高,值得在教學中使用及推廣。
[關鍵詞] 以問題為中心教學方法;冠心病;臨床帶教
[中圖分類號] R541.4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2-5654(2020)03(a)-0125-03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clinical application of problem-centered teaching method in the teaching of coronary heart disease. Methods The study involved 80 intern students. The study period was from March 2016 to March 2019. They were divided into control group (40 cases) and observation group (40 cases). The control group adopted traditional teaching, and the observation group adopted center teaching model, retrospectively analyze the general situation of the two groups of interns, compare academic performance, thinking ability and satisfaction, and use statistical software for analysis. Results For the interns' academic performance, the theoretical, comprehensive, and operational performance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higher than those of the control group(P<0.05). The observation group's thinking score after teaching was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P<0.05). The satisfaction rate of the intern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high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P<0.05). Conclusion The application of problem-centered teaching method in the teaching of coronary heart disease can effectively improve students' academic performance, improve their thinking ability, obtain satisfactory evaluation, and have high application value. It is worthy of use and promotion in teaching.
[Key words] Problem-centered teaching method; Coronary heart disease; Clinical teaching
臨床教學是醫(yī)學教育中一個重要環(huán)節(jié),屬于醫(yī)學教育重要組成部分。近年來,隨著全球教育規(guī)模不斷擴大,對臨床教學質量提出更高要求,而醫(yī)院需加強培養(yǎng)護理創(chuàng)新型人才,在重視護士操作技能與理論知識的基礎上,還應當注重型護理意識與創(chuàng)新思維[1]。傳統(tǒng)教育模式主要為灌輸式學習,其教學內容較為死板,方法單一,無法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影響學習成績,且不利于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新思維。近年來,隨著臨床研究的深入,更多帶教管理應用于臨床,例如以問題為中心教學方法等,取得顯著效果?;诖?,該文將以該院2016年3月—2019年3月80名實習生為對象,探究以問題為中心教學方法在冠心病帶教中的臨床應用?,F(xiàn)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該研究涉及對象為80名實習生,分為對照組(40名)和觀察組(40名)。其中對照組,男、女分別為21名與19名,年齡為18~23歲,平均年齡為(22.12±0.42)歲;觀察組,男、女分別為22名與18名,年齡為19~24歲,年齡平均值為(22.18±0.62)歲。年齡、性別等一般資料應用統(tǒng)計學軟件分析,結果可見,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1.2 ?教學方法
1.2.1 對照組 ?對照組采用傳統(tǒng)教學:由教師帶領下,根據(jù)教學大綱內容授課。實習生跟隨教師診治患者,并由教師分析與診斷,并提出有關診療意見。
1.2.2 觀察組 ?觀察組采用以問題為中心教學方法:運用小組形式、入科教育對學生進行教育,講述此教學模式,并由學生提問,教師解答,使學生充分掌握此模式有關知識。共由4個教學階段組成,分別為問題提出、文獻查閱、討論、總結,詳細如下:①問題提出。帶教老師首先應當選擇案例,由冠心病患者中選出經(jīng)典案例,學生詢問患者的疾病情況,隨后教師需分析其治療方法,針對性設計有關問題,并指導學生查閱有關文獻、書籍進行學習。②文獻查閱。在帶教老師提問以后約2~4 d,由學生結合問題查閱文獻,利用教科書、萬方數(shù)據(jù)庫等工具,閱讀以后,匯總查閱資料,對教師所提出問題進行分析、解答。③討論。教師組織學生開展討論課,2次/周,通過視頻、PPT等生動形象的方式開展,學生對病例詳細介紹,并陳述個人觀點,結合臨床病例,對查閱資料匯總,回答教師問題;教師則需關注學生的討論過程,對偏差及時給予糾正。④總結。由教師總結討論結果,分析重點、難點,回答所提出問題。
總結。最后教師根據(jù)學生討論結果進行總結,對重點與難點進行分析,逐一解答自己提出的問題,并客觀評價討論過程與結果。
1.3 ?觀察指標
首先由醫(yī)院出題對學生進行考核,由理論、操作實踐與綜合三方面組成,共0~100分,采用閉卷考試。隨后,運用評判性思維量表(CTDI-CV)對帶教前后進行評估,分數(shù)越低表示思維越好。最后,發(fā)放滿意度評估量表進行評估,由比較滿意、滿意、不滿意3個等級組成。
1.4 ?統(tǒng)計方法
該實驗涉及信息采用SPSS 20.0統(tǒng)計學軟件分析,計量資料(學習成績、思維評分)用t檢驗,用均值標準差表示,滿意度用χ2檢驗,用(%)表示,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學習成績調查結果
給予對照組傳統(tǒng)教學,給予觀察組以問題為中心教學模式,學習成績調查結果:觀察組實習生的理論成績、操作成績、綜合成績均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 ?思維評分結果
給予對照組傳統(tǒng)教學,給予觀察組以問題為中心教學模式,思維評分調查結果如下:觀察組實習生教學前的思維評分與對照組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實習生教學后的思維評分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2.3 ?兩組實習生滿意度結果
給予對照組傳統(tǒng)教學,給予觀察組以問題為中心教學模式,滿意度調查結果如下:觀察組實習生的滿意度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3。
3 ?討論
以問題為中心教學方法屬于一種新型的教學模式,在國內外的醫(yī)學教育中廣泛應用,強調教師為引導作用,學生占據(jù)教學中心,針對具體疾病,采用問題是教學開展,并利用自主式與啟發(fā)式教學,激發(fā)學生的學習激情,調動主動性,促進學習能力提高[2]。心腦血管科室擁有實戰(zhàn)型特點,要求學生應當前面掌握基礎知識,且對實踐性臨床操作較為重視,這就要求學生應當不斷加強心腦血管疾病基礎知識學習。在傳統(tǒng)教學中,教師占據(jù)主體地位,且灌輸式教學方法使得學生呈被動狀態(tài),且?guī)熒有匀狈?,學習熱情降低,隨著時間的延長,影響學習積極性,表現(xiàn)為學習懈怠等情況,不利于提高學習成績。有研究指出[3],心臟內科教學中應用傳統(tǒng)教學模式,學生出現(xiàn)記憶不深、知識掌握差等現(xiàn)象,使得理論知識在實踐中應用存在難度,對臨床思維的形成、發(fā)展產生影響,最終出現(xiàn)高分低能現(xiàn)象??梢?,傳統(tǒng)教學模式無法使教學需求得到滿足,應當給予改革。與傳統(tǒng)教學相比,以問題為中心的教學模式將學生視為學習中心,改變被動狀態(tài),使其學習積極性充分調動,有助于疾病知識的掌握和學習,另外,向并發(fā)癥預防、病情觀察等知識延伸,熟練運用于臨床實踐中,對準確、及時治療疾病具有積極意義,改善預后[4-6]。
該次研究中,對40名學生實施以問題為中心教學方法,由病例引入教學,以問題提問方式開展教學,指導學生查閱文獻、研究討論,之后闡述教師所提問題,并由教師進行總結,培養(yǎng)學生學習興趣,改善專業(yè)知識的掌握情況,提高實踐能力與操作水平[7]。結果可見,對于實習生的學習成績,觀察組的理論成績、綜合成績、操作成績均高于對照組(P<0.05)。觀察組實習生教學后的思維評分高于對照組(P<0.05)。觀察組實習生的滿意度高于對照組(P<0.05)。
綜上所述,在冠心病帶教中應用以問題為中心教學方法,有效提高學生學習成績,改善思維能力,得到滿意評價,應用價值高,值得在教學中使用及推廣。
[參考文獻]
[1] ?朱明欣,徐鈺,張華楸,等.PBL聯(lián)合手術觀摩教學法在神經(jīng)外科臨床實習帶教中的應用[J].中國繼續(xù)醫(yī)學教育,2017,9(8):20-21.
[2] ?劉丹丹,劉佳.建立"以學生為中心、以解決實際問題為導向"的法學教學方法的意義[J].才智,2017(8):144-145.
[3] ?張婧,濮月華,于丹丹,等.以問題為基礎教學法在腦動脈夾層臨床教學中的應用[J].中國卒中雜志,2017,12(5):468-470.
[4] ?楊博,羅俊.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法在電子創(chuàng)新設計中的應用[J].長江叢刊,2017(15):206.
[5] ?劉萍,侯睿娜.以問題為導向與標準化患者相結合教學方法在危重癥學科護理帶教中的應用[J].護理實踐與研究,2018, 15(22):139-141.
[6] ?付景云,關雅心,黃世英,等.以問題為中心結合標準化臨床路徑實習帶教法對MBBS留學生的教學[J].昆明醫(yī)科大學學報,2018,39(7):137-140.
[7] ?王明波,張平平.兩種教學方法在《急救護理學》教學中的應用與研究[J].中西醫(yī)結合護理:中英文,2017,3(5):60-61.
(收稿日期:2019-1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