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明霞
【內容摘要】高中語文的課堂教學中,問題的設計,不僅能調動學生的學習智慧與靈感,而且還具有牽一發(fā)動全身的教學效果。同時,問題的設計與課堂提問通常是語文教學效果提升的關鍵。因此,高中語文的教學中,問題的巧設通??梢允菇虒W效率得到有效提升?;诖?,本文主要對語文教學中問題的特征進行闡述,并提出問題巧設策略。
【關鍵詞】高中語文 ?問題 ?設計 ?教學 ?效率
高中語文的課堂教學中,問題的巧設,不僅可以使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得到有效提高,使學生充分體會到積極思考的樂趣,而且還能激發(fā)出學生學習的動力,使學生勇于發(fā)現(xiàn)問題,從而使學生分析與解決相關問題的能力得到有效提高。因此,高中語文的課堂教學時,在提問的時候,需注重觀察學生自身的反饋狀況,以此提出具有針對性問題,并根據問題的設計特征,對教學內容以及教學狀態(tài)進行相應調整,從而使語文課堂的教學效率得到有效提高。
一、語文課堂教學問題的特征
1.精簡性
問題的設置需注重精簡性,其主要是從問題的質量與數量兩方面開展,就數量而言,其看起來是少的,而就質量而言,其看起來是精的,也就是少而精。課堂上的問題巧設,數量必然是少的,如果問題太多,問題沒有主線,也缺乏相應的核心問題,提出較多的零散問題,學生不僅會無暇思考,而且還會使學生在上課時處于跑題的狀態(tài),因此,一節(jié)課最多設計兩三個問題即可①。另外,“簡”并非是簡單,而是簡約,也就是問題的設計需簡明扼要,在設計的所有問題中選擇出能支撐整節(jié)課教學的問題,并能夠串聯(lián)起整篇文本的教學,從而使語文課堂上的教學效率得到有效提高。
2.整體性
語文教學的問題設計的一個重要特征就是整體性,其問題的設計需著眼于材料的整體,將問題作為課堂教學的主線,因此,其必須具備全局性的關照特征,同時,問題也會成為引導學生對文本整體內容進行深度思考的,也就是牽一發(fā)動全身,具有支撐的作用。因此,問題的設計時,需注重從整節(jié)課的角度進行設置,其相對于局部問題,更注重問題輻射于整節(jié)課。同時,設計問題時,教師關注局部通常無可厚非,但是,局部通常是有指向的,通常需圍繞整節(jié)課的中心,就像是車子的發(fā)條與軸承關系,軸承則是整體,而發(fā)條則是局部,局部只有成為整體的一個部分,才具備存在的價值②。因此,在具體教學時,教師在引導學生對不同層次進行分析理解時,就需注重指向性,也就是在課堂的教學中需有核心。
3.層次性
語文教學的問題設計另一個特征就是層次性。問題的層次性通常有著鮮明的邏輯性,主要指層層推進、由淺至深。該層次的安排通常指根據文本的理解以及學生的思維發(fā)展特征,進行問題設計。文本的層次通常包括遞進、并列、總分、分總、總分總、假設、選擇等關系。對于學生而言,其思維發(fā)展的特點通常是根據學生自身的認知發(fā)展順序,促使學生進行解釋驗證,并將其作為依據,調動學生對問題層次進行深層次的探討③。總之,問題層次性主要是指整節(jié)課的問題設計合理順序,并經過各問題之間的關聯(lián)性,促使學生實現(xiàn)知識網絡的構建。
二、高中語文教學中問題巧設策略
1.基于情境化的問題設計
《高中語文課程標準》中明確提出,語文課程的教學需積極指導學生位于真實語言的應用情境當中,以自主性語言活動,注重言語經驗的積累,注重語言的特點及其應用規(guī)律的把握,深化對語言文字的有效理解與熱愛④。相應的情境創(chuàng)設,不僅能有效觸動學生內心的情感,而且還能使學生對知識學習產生濃厚的興趣。美好情境的創(chuàng)設,通常能有效激發(fā)學生自身身處的情感火花,并調動學生的思維,從而使學生融入到情境學習中。因此,高中語文在進行問題設計時,需注重適時情境的創(chuàng)設,以激發(fā)學生學習的共鳴⑤。例如,對古詩文進行教學時,部分語文教師通過播放音樂調動學生情感上的共鳴,通過樂曲進行問題的導入,這通常是較有效的一種教學方法,但是,教師需把握好相應的教學情境。同時,語文教師需充分明確情境的創(chuàng)設時機,如何時播放音樂,播放什么樂曲,怎樣將樂曲與問題有效結合,這些都需要教師在課堂上進行合理有效把握。例如,對《念奴嬌·赤壁懷古》開展教學時,語文教師可創(chuàng)設如下情境:播放《臨江仙》樂曲朗誦的詞作,學生可以一邊聽一邊勾畫,在讀完之后,可將長江航拍視頻進行播放,以此使學生深刻感受到長江的波瀾壯闊。然后,讓學生說出自己的感受,并通過配樂朗讀,感受到詩詞呈現(xiàn)的豪邁之情。在對課文進行體悟時,語文教師可以讓學生根據自身的經驗,赤壁之戰(zhàn)進行解說,并將赤壁的圖片進行展示。同時,在主旨體悟時,語文教師可以將“周瑜”與“蘇軾”視頻短片進行播放,引導學生根據二者的經歷,充分找出相同之處,以深刻的體悟到“人生如夢,一尊還酹江月”的意味。在全部的教學設計時,語文教師進行情境、問題設計時,需努力尋找到學生比較熟悉的畫面,調動學生的情感。在教學時遇到學生比較陌生的內容,語文教師可通過播放視頻,調動學生學習語文知識的興趣,并引導學生積極聯(lián)系自己已具備的知識,實現(xiàn)思維發(fā)散,從而深刻體悟到作者寫作時的情感。
2.基于層次化的問題設計
高中語文教學中問題設計時,一節(jié)課既有主問題,也有相應的次要問題,此時,語文教師就需有效處理主問題與次要問題之間的關系。主要問題通常是一節(jié)課需解決的主要問題,通常是不能被次要的問題所沖淡的,而次要問題也不能喧賓奪主,實現(xiàn)問題的轉化。但是,在部分教學中,教師所設計的問題通常沒有突出主要性,而是在次要問題花了較多時間,教師和學生之間的互動相對活躍,這通常是教師設計及處理問題時產生了一定問題⑥。主要問題通常是根據教學目標以及教學重點進行設置的,如果教師所設置的主要問題只需要簡單探討就能解決,這就表明問題的設計失敗,且沒有充分突出教學的重點。同時,語文課堂的教學中,教師如果無法按照學生自身的認知規(guī)律以及知識經驗進行問題設置,就會使整節(jié)課的氛圍較為沉悶,且學習效率較低。這種教師自問自答、自說自演,主要是因為教師在問題設置時,無法把握好“度”。在具體教學時,教師只有合適的提問,才能使學生充分獲得成就與樂趣。例如,對蘇軾的《后赤壁賦》開展教學時,教師可指導學生從標題作為出發(fā)點,根據兩個主體進行問題設計,也就是“赤壁”形式與“賦”的特點,語文教師可通過這兩個主線,從淺至深的進行問題設計:(1)剛到赤壁的時候,詩人看到了什么景象,請簡要的概括。(2)根據赤壁的景色,作者抒發(fā)了什么感慨?(3)作者陶醉于赤壁景色中,又做出了什么行為?(4)作者為什么“劃然長嘯”?又什么“悄然而悲”?(5)作者的情感產生了什么轉變,請根據《前赤壁賦》談談轉變的原因。根據教學設計,語文教師的教學設計需與教學目標緊扣,充分抓住文本的特點,從淺至深的對文本實施分析。通過該問題的設計,不僅能夠使學生全面的掌握相關知識,而且還能使學生充分的掌握梯度學習法,從而使學生的學習能力得到有效提高。
3.基于有效性的問題設計
高中語文課堂的教學中,教師需注重把握新問題的生成,教師需直面生成性問題,充分考慮到生成問題與教學內容的關聯(lián)性。生成性問題的產生通常將教師的教學作為出發(fā)點,以引發(fā)學生的想象或聯(lián)想以及相關聯(lián)思考。此時,語文教師就需充分關注具體教學語境,引導學生思考生成性問題觸發(fā)點,并需注重生成性問題與教學目標與內容的關聯(lián)性,因此,教師需因勢利導,注重問題提出的有效性。同時,教師只有合理科學的設計問題,才能實現(xiàn)高效的課堂,因此,教師需緊扣具體教學目標與內容進行問題的設計。例如,小說閱讀的時候,語文教師則需根據小說三要素進行問題設計。例如,在對《祝?!穼嵤┙虒W時,其主要的對象為祥林嫂,教師可提問:祥林嫂具備什么特點?前后都發(fā)生了什么事情?是否有情節(jié)突轉?這種突轉設置對主體表達有什么作用?其他的人身上有什么特點,對其他人的描述對祥林嫂的表現(xiàn)有什么作用?通過這些問題的設計,通??筛鶕黝}進行無限延展,教師也可以設置矛盾問題。學生學習到文本的矛盾處,通常會產生理解困難,此時,語文教師則抓住機會進行設問,以促使學生通過矛盾的化解,有效理解文章內容,并實現(xiàn)自身思維的深化?!蹲8!肺谋镜慕Y尾處,“祥林嫂是怎么死的?短工的回答則是:怎么死的?還不是窮死的?”此時,教師可設問:“短工的回答后半句本是肯定句,為什么句末卻是問號呢?”學生通過全篇的探究,通常會發(fā)現(xiàn),祥林嫂死是另有原因的,是受封建專治的迫害而死的。教師通過該矛盾點實施設問,通??梢允箤W生更高效的理解與掌握文本的內涵。除此之外,語文教師在問題的設計時,可根據文本的細節(jié)對文本內涵進行有效挖掘,例如,對《荷塘月色》實施教學時,通過文本語言美進行品味后,教師可根據作者描述的“寧靜是他們的,我什么也沒有”進行問題設計:為什么寧靜是他人的?作者為什么不寧靜?根據該情感主線,讓學生在文本當中找出原因,并根據相關閱讀資料,將朱自清的寫作背景進行講解,以促使學生深刻的感受到文本的情感。因此,語文教師在進行問題設計的時候,需注重問題有效性,通過教學目標的高效完成,禁止為了熱鬧而偏離教學目標,而隨便設計問題。
結束語
綜上所述,高中語文的教學中,問題的設計通常是課堂教學的重點,其不僅有助于高效課堂的實現(xiàn),而且還是課堂文本閱讀、作文教學、學生思維發(fā)展的重要方式,從而使課堂結構展現(xiàn)出主線教學審美性,并實現(xiàn)層次性的開展。因此,語文教師在具體教學時,需巧設問題,從材料的關鍵詞、句、段落,或者理解困難、寫作手法、矛盾處等進行問題的設計,從而使學生實現(xiàn)高效學習。
【注釋】
① 高平. 解析高中語文高效課堂教學開展策略[J]. 名師在線,2020(18):41-42.
② 紀鵬飛. 高中語文教學中問題教學模式的運用[J]. 甘肅教育,2020(11):74.
③ 王雅琴. 問題教學模式在高中語文教學中的應用[J]. 科學咨詢(教育科研),2020(04):257.
④ 曹建軍. 基于問題教學的高中語文課堂教學改進策略研究[J]. 科技資訊,2020,18(08):87+89.
⑤ 李有錦. 問題教學模式在高中語文教學中的應用[J]. 名師在線,2020(03):62-63.
⑥ 廖聰文. 基于核心素養(yǎng)的高中語文教學問題設計[J]. 語文教學之友,2019,38(11):10-12.
(作者單位:甘肅省皋蘭縣第一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