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媛斐 郭曉玲
(1.陜西省寶雞市林業(yè)科技信息中心 陜西寶雞 721001 2.陜西省寶雞市馬頭灘林業(yè)局 陜西 寶雞 721000)
鳶尾屬(JrisLinn)是單子葉植物鳶尾科中的最大屬,目前全世界已定名的鳶尾屬植物約有300 多種,陜西野生有10 種變型。鳶尾屬也是單子葉植物中最進化的屬之一,作為多年生草本,具有匍匐莖、根狀莖或鱗莖多種可供越冬無性繁殖的器官形態(tài),花色有淡紫、藍紫、白色、淺藍及黃色等多種色彩,且常內(nèi)外輪花被色彩有變化或呈現(xiàn)不同斑紋、斑點色,使作為蟲媒地被植物在森林或開闊空曠地或溝隙等各種地貌上具有一定基因傳播的競爭優(yōu)勢,其蒴果局3~6 枚,使種子相對廣泛傳播的能力增強。
鳶尾屬植物的進化能力使人們在城市自然環(huán)境建設中不能沒有他的最充分理由。
寶雞位于陜西省中西部,南依秦嶺北麓,西邊是秦嶺山地,向北與關山山脈的過渡地帶,北部為渭北黃土臺塬地貌,向東因為誰中流而使寶雞成為處于關中渭河川道最西端的山地城市。近10 年來,寶雞城市森林建設成效顯著,城市人均公共綠地由10年前的不足9m2增加到目前的14m2,而鳶尾屬植物在城市公共綠地建設中發(fā)揮了重要作用。
鳶尾在寶雞城市中生態(tài)環(huán)境綠地建設中的應用包括公園綠地、花鏡、花壇、街旁綠地及居民小區(qū)、小游園綠地建設等,適宜的種有:馬藺、鳶尾Iristectorum、蝴蝶花(日本鳶尾)I.japonica、德國鳶尾I.germanica、野鳶尾(白射干)I.dichtoma 等,其中日本鳶尾、德國鳶尾耐蔭性更強,更多用于公園疏林花鏡或行道樹下,野鳶尾更多用于有坡度的陽面開闊地或街頭綠地等。
鳶尾屬植物根系發(fā)達,且抗污能力強,用于水岸綠化有較好的固土作用,也能遏制水體富營養(yǎng)化污染,凈化水質(zhì),增強水岸花鏡景觀。較常用的適宜種有花菖蒲、溪蓀I.sanguinea、燕子花、黃菖蒲I.pseudacorus、德國鳶尾等。馬藺I.lacteavar.chinensis 具有較強的抗干旱、抗鹽堿能力又能適應夏濕地生長,常用于多石礫的近水岸綠化。
寶雞市南、北城郊多具山地地貌,且季節(jié)性干旱特征明顯,不少地段常以耐干旱的馬藺、黃菖蒲I.pseudacorus、蘇聯(lián)鳶尾I.ruthenica 等作為先鋒地被用于固土綠化。
城市公園中的假山、街頭綠地中的石隙等地段,往往需要一些適應性較強的花落進行點綴,野鳶尾(白射干)I.dichtoma、鳶尾I.tectorumdeng 等既耐一定寒冷和干旱,又能耐季節(jié)性水濕,常用于觀賞點綴材料。
就單子葉植物而言,鳶尾是其中少有的幾個有花植物屬之一,且花色類型多而醒目,觀賞性強?!盎橘p者容”,這就為以昆蟲為主的幼物頻繁幫其傳粉增加了機會,這也是鳶尾“家族”之所以如此龐大的主要原因。
日本鳶尾具有橫生、粗厚、多節(jié)間的根狀莖。馬藺根狀莖粗短成團,使徑根堅硬且能垂直入地達100cm。射干具有發(fā)達的徑根。鳶尾具有粗厚且能分生出較多分枝的短根狀莖。這是鳶尾作為多年生宿根性既相對耐寒、耐旱,又多能適應夏濕環(huán)境的形態(tài)學基礎。
南京林業(yè)大學劉國華研究認為,鳶尾屬植物作為園林地被植物,耐蔭順序為日本鳶尾>鳶尾>溪蓀>馬藺。這在有花植物中式較少具備的特性,也使其在城市園林綠化中的用途更為廣泛。
馬藺(IrisensataThunb),亦稱馬蓮(花、草)、蘭花草,是鳶尾科鳶尾屬多年生草本宿根植物,其生態(tài)類型復雜,分布廣泛,并且是鳶尾科植物中價值最高、分布最廣的植物之一。2008 年從寶雞市太白縣引進栽植在寶雞市植物園游覽區(qū),長勢好,開花結(jié)果正常,觀賞價值高。
馬藺高10~60cm,密縱生,根狀莖粗短,須根細長而堅韌;葉基生,多數(shù)堅韌,狹線形,長50~60cm,寬0.4~0.6cm,無明顯主脈,灰綠色,漸尖,兩面具突起的平形脈,基部是纖維狀老葉鞘,葉下部帶紫色,質(zhì)地較硬;花蕊直立光滑,與葉近等高,花常單生苞片3~5 枚,革質(zhì),內(nèi)含花2~4 朵;花藍紫色或天藍色。果實蒴果長橢圓狀柱形,有6 條明顯的肋,頂端有短喙,種粒大,近球形,有棱無形,種子綜褐色,胚乳豐富,質(zhì)地堅硬,有臘質(zhì)層保護,千粒重23~27g。
苗圃地應選擇排水良好灌溉方便的地勢平坦土壤肥沃的土地,土壤以沙質(zhì)土地的壤土為宜,播種前耙平整地做畦,畦寬3.5m,長10m,陽畦翻耙后撒多菌靈,辛拌磷處理5d 后播種。夏播種的種子,播種前先對種子進行浸種,一般用30℃~40℃的溫水浸泡72h,可縮短種子出苗期,種子發(fā)芽的適宜溫度范圍15℃~30℃之間,在適宜的土壤水分溫度條件下播種約25d 開始發(fā)芽出苗,秋播種子一般不浸種催芽。播種時間春天在土壤解凍后進行,夏天在8 月份進行。播種方法是用刃面寬5cm 的開溝器或镢頭開溝,行距20cm,播種深度10cm,數(shù)量1000 粒,無覆蓋,詳見表1。
表1 播種試驗
結(jié)論:8 月初隨采隨播出苗率高,效果好。
馬藺根系繁盛,葉量充沛,屬深根性植物,其對環(huán)境適應性和抗逆性強,長勢旺盛。管理粗放,抗寒,抗旱,抗踐踏,抗鹽堿,抗病蟲鼠害,是優(yōu)質(zhì)的觀賞地被植物、園林植物、水土保持植物、防風固沙植物。種植馬藺可以防風固沙,縛土、護坡;馬藺葉綠柔軟,纖維多,可造紙、搓繩,根還可以制作刷子,干草營養(yǎng)成分豐富,可作為牧畜飼料,又能產(chǎn)生一定的經(jīng)濟效益;馬藺花色淡雅美麗,花密清香,花期長,可形成美麗的園林景觀;馬藺管理粗放,一年栽植,二年成墩開花,綠期基本沒有干枯葉,且耐踐踏,經(jīng)歷踐踏后無須培育都可自我恢復;馬藺具有較強的貯水保土,調(diào)節(jié)空氣濕度,凈化環(huán)境作用;馬藺耐干旱、貧瘠,在惡劣的環(huán)境條件下,馬藺的地上部分會變的相對低矮,適應高溫、干旱、鹽堿、水澇等不良環(huán)境中正常生存,是很好的防水防沙治沙植物。對改善生態(tài)環(huán)境、生態(tài)文明建設意義深遠,應大力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