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曉瓊
(南寧市第一人民醫(yī)院,廣西 南寧 530022)
尿管留置術是手術室執(zhí)行頻率較高的一項技術,它能及時排空膀胱,減少術中誤傷膀胱,同時,也為麻醉醫(yī)生補液情況提供了參考;然而,傳統(tǒng)的全麻插管后留置尿管雖能降低患者的痛苦,但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患者蘇醒期的躁動發(fā)生率[1],不利于患者術后復蘇,因此,如何減少術后患者躁動的發(fā)生的相關研究顯得尤為重要?,F(xiàn)將我院手術室2018年1月至2018年7月實施全身麻醉的男性患者,且為術前需要留置尿管,并帶回病房者,進行不同時機留置尿管的觀察,現(xiàn)匯報如下:
選取2018年1月至2018年7月在我科實施全麻下手術,術前需要留置尿管且?guī)Щ夭》空?,年齡18~60歲,排除包皮過長、包莖、尿道狹窄、前列腺增生病史、不能配合檢查、聽力障礙者及長期服用精神類、鎮(zhèn)痛藥物者,共80例,隨機分為兩組,各40例,兩組患者臨床資料無統(tǒng)計學差異。
患者入室后常規(guī)建立靜脈通道,兩組均采取相同的麻醉藥物進行誘導。對照組在全身麻醉氣管插管后留置尿管,觀察組在麻醉誘導期間即行留置尿管。所有尿管留置方法均按教科書要求,統(tǒng)一使用一次性無菌導尿包(新鄉(xiāng)市華西衛(wèi)材有限公司),檢查水囊的完整性,經(jīng)石蠟油潤滑導尿管后,男性患者置管深度為20~22cm,導尿管置入見有尿液流出后,氣囊注入生理鹽水10ml,輕輕向外拉動導尿管,遇有阻力即刻停止,隨后繼續(xù)將尿管送入3~4cm即可。所有患者入室后均連續(xù)監(jiān)測收縮壓(SBP)、舒張壓(DBP)、平均動脈壓(MAP)、心率、脈搏血氧飽和度(SpO2),手術結(jié)束前30min停止吸入麻醉藥,芬太尼1ug/kg靜脈注射;術后蘇醒期按照CRBD嚴重程度分級標準:0級:未表達不適;1級:輕度不適,可以忍受;2級:中度不適,難以忍受;3級:嚴重不適,極度不能忍受,并可觀察到不自主行為,例如肢體躁動、試圖拔出尿管等,可伴有心率增快、血壓增高等生命體征的改變。
觀察組出現(xiàn)評級在1級以下的有35例,評級在2級的有5例,無3級評級;而對照組0~1級出現(xiàn)8例,2級有18例,3級有14例。
組別 0~1級 2級 3級對照組 8 18 14觀察組 35 5 0
由于目前對全身麻醉手術患者尿管留置時機沒有統(tǒng)一標準,有研究表示術前留置導尿管,因隱私暴露及侵入型操作,易出現(xiàn)緊張、害怕甚至恐懼的不良心理,從而引起患者生命體征波動,并降低一次置管成功率[2]。王婧[3]認為麻醉后行尿管留置操作可以有效增加成功率和尿道損傷,降低病人不適;然而也有學者提出,全麻后留置尿管雖然能夠降低患者導尿管插入時的不適感,但是在術后復蘇期會使患者感受到尿道疼痛、下腹脹痛、尿頻尿急等不適,從而增加蘇醒期的躁動發(fā)生率[4],不僅易引起一系列并發(fā)癥的發(fā)生,而且還會影響手術效果,甚至危及患者的生命安全,必須予以高度重視[5]。
出于人文關懷考慮,本次主要研究探討麻醉誘導期留置尿管和麻醉氣管插管后留置尿管的分析比較,結(jié)果顯示氣管插管后留置尿管患者術后復蘇期有18例出現(xiàn)2級表現(xiàn),3級表現(xiàn)有14例,大部分患者出現(xiàn)術后躁動情況。而麻醉誘導期留置尿管者無3級癥狀,2級表現(xiàn)僅5例,大部分患者無尿道不適或表示可以忍受,這可能是麻醉鎮(zhèn)靜鎮(zhèn)痛藥物作用,解除尿道痙攣,并松弛括約肌,這樣不但能夠減輕導尿管留置時的痛覺,而且能夠使患者大概了解尿管留置的感受[6],從而減輕術后引起的躁動。
我們本著為人民服務為宗旨,一切以病人安全為中心,麻醉誘導期留置尿管病人滿意舒心,因此值得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