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巖 黃晴 譚超
摘要:常規(guī)廠區(qū)道路設計時,通常未考慮整體施工過程,僅按廠區(qū)成型后的道路結構層做法進行設計,并待廠區(qū)主體結構基本完成后,才進行道路的鋪設;該種做法需要施工過程中先進行臨時道路鋪設、場地硬化,后期還面臨臨時道路的拆除工作,造成一定的成本和時間浪費。本文依托背景案例,在廠區(qū)道路結構層設計時,考慮新建道路基層采用水泥混凝土,作為臨時施工便道,待臨時道路功能利用完畢后,通過現(xiàn)場調(diào)查,對臨時混凝土道路進行病害處理,然后再加鋪瀝青面層,形成永久與臨時道路相結合的道路結構形式;并通過對臨時混凝土道路病害修復,道路結構設計方案選擇進行總結,為類似廠區(qū)水泥混凝土道路加鋪瀝青面層提供參考。
關鍵詞:水泥混凝土道路;瀝青路面;病害修復;現(xiàn)場調(diào)查;永臨結合;
1? 工程背景
文中背景工程為湖南省岳陽市某工業(yè)區(qū),整個廠區(qū)包括生產(chǎn)用區(qū)與生活用區(qū),項目中標后,設計進度仍處于方案階段,而項目的整體工期節(jié)點要求較高,設計和施工的時間安排顯得十分緊迫;項目初期施工部署為滿足廠區(qū)主體結構的進度要求,需要施工作業(yè)面大規(guī)模鋪開,并進行廠區(qū)臨時道路的鋪設,而該種做法場內(nèi)臨建費用占比較大且臨建耗費時間較長;以此為背景,公司通過設計與施工的深度融合,考慮廠區(qū)內(nèi)道路進行永臨結合設計,道路結構層采用水泥混凝土臨時道路+永久道路面層的設置方式,并對永久道路面層采用混凝土或者瀝青進行了相應的方案比選,爭取為項目和甲方盡量節(jié)省工期和成本??紤]到施工工期節(jié)點緊張,及岳陽市政府提出的美麗城市要求,采用瀝青面層是改善行車舒適度、美觀度、降低使用時噪聲量行之有效的設計方法,最終確定道路結構層采用臨時混凝土道路+瀝青面層的結構形式,道路結構示意見圖1。
2? 臨時路面病害調(diào)查
水泥混凝土層的臨時通行功能利用完畢后,鋪設瀝青之前,需對臨時路面進行病害調(diào)查,通過病害調(diào)查,本項目臨時水泥路面病害特征歸結為以下三類:裂縫、錯臺及斷板、接縫病害,其中裂縫主要表現(xiàn)為以下五種情況:表面裂紋、輕微裂縫、一般裂縫、局部貫穿裂縫、縱向貫穿裂縫;錯臺主要出現(xiàn)在接縫處,接縫病害表現(xiàn)為填縫料的擠出、缺損的情況。
3? 水泥混凝土路面修復措施
針對臨時水泥混凝土道路以上三類病害,分別采取相應修復措施。
3.1? 裂縫修復
3.1.1? 表面裂紋修復:出現(xiàn)表面裂紋和層狀剝落的板塊,鑿除表層破損部分。
3.1.2? 輕微裂縫、角隅斷裂修復:主要指寬度≤3mm 的裂縫、角隅斷裂,其修復采取擴槽灌漿貼防裂貼方法處理。處理方式如下:①切縫擴槽;②清理雜質,灌注環(huán)氧樹脂或改性瀝青;③縫上貼防裂貼。
3.1.3? 中等裂縫修復:主要指寬度3mm~15mm 的裂縫,可采取條帶罩面進行補縫,示意見圖2。處理方式為:①切割成槽;②清理縫中雜物;③間隔對稱設置鈀釘孔;④孔內(nèi)灌注砂漿,后插入鈀釘;⑤槽內(nèi)混凝土補平。
3.1.4? 局部貫穿裂縫:應切縫至全水泥混凝土板厚;重新澆筑底層混凝土,處理好底板脫空,新舊水泥砼板之間設置傳力桿。
3.1.5? 縱向貫穿裂縫:做路基換填,原混凝土層打碎,作為道路基層水穩(wěn)層的一部分。
3.1.6? 管道開挖放坡引起板邊脫空,形成積水,且管道較多,回填無法夯實部位:應先進行板底清淤,采用石灰拌合土回填壓實,達不到承載力要求時進行注漿處理。
3.2? 錯臺處理和接縫處理
根據(jù)板面錯臺的高差選取不同的處理方式:高差≤10mm,采用磨平處理,高差>10mm,采用瀝青處治方式進行修復。接縫處理主要包括填縫料的更換、接縫處混凝土的修復,需滿足以下要求:①清除損壞的填料、侵入的雜物。②縮縫、脹縫若破壞,需進行擴槽,并進行部分修復。③縱縫若有啃邊,可采用快凝早強聚合物混凝土修補。⑤填料可采用乳化瀝青橡膠類,用嵌縫機填灌。⑥最后在接縫上表面張貼抗裂貼。
4? 加鋪瀝青設計方案選擇
廠區(qū)內(nèi)部道路等級,按道路使用階段荷載要求選取,一般定義為次干路、支路標準,根據(jù)道路等級,確定瀝青面層厚度。加鋪瀝青面層設計時,除了進行臨時水泥路面的修復之外,應采取減緩或抑制反射裂縫的措施。主要有以下四種:應力吸收層、聚酯玻纖布、土工織物夾層、裂縫緩解層??紤]廠區(qū)道路等級,綜合施工便利性和經(jīng)濟性,擬采用玻纖格柵、應力吸收層布置方式,并在水泥路面接縫上方張貼抗裂貼。
5? 結語
廠區(qū)道路采用永臨結合的設計做法,使得現(xiàn)場臨時交通更為方便,有利于改善安全文明施工環(huán)境,減少原臨建設施施工工期,同時節(jié)省了其臨建設施建設、拆除的相關費用。廠區(qū)臨時道路平面布置時,應盡量利用建成后廠區(qū)道路位置,并將道路按永臨結合的思路進行設計,少做僅具有臨時功能的道路;在設計過程中,應針對道路施工、使用受力情況不同,結合地質情況及施工荷載作用大小,合理設計永臨結合道路結構層,做好混凝土臨時道路面層的修復工作,及混凝土與瀝青結合面的減緩反射裂縫措施??紤]永臨結合道路設計時,道路范圍內(nèi)管線要同步進行設計,在臨時道路施工時,盡量提前進行管道的預埋,避免路面的二次開挖破壞。
參考文獻:
[1]JTG D40-2011,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設計規(guī)范[S].
[2]孫夢青.公路工程瀝青混凝土路面施工研究[J].工程技術研究,2019,4(4):76-77.
[3]唐穎.基于SAMI-R的舊水泥板加鋪瀝青層力學分析[J].鄭州大學學報工學版2014,35(3): 120-123.
[4]朱士孟.舊水泥混凝土路面加鋪瀝青混凝土面層的施工方法[J].技術與市場,2011,18(2):35.
作者簡介:吳巖(1989-),男,漢,河南信陽人,研究生,工程師,研究方向:市政橋梁、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