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云杰
摘?要:閱讀能力作為一種語言的綜合技能在英語教學中有著重要的作用,同時也是初中生學習英語必須掌握的技能。尤其近些年來隨著新課改的不斷深入,對英語閱讀教學的要求也越來越高。作為英語教師應結合學生的個性特征,不斷探究能夠提升學生閱讀能力的有效途徑和辦法,借以來推動英語教學目標的順利完成,同時閱讀能力既是衡量外語教與學水平的重要標志,也是英語教學和測試的核心內(nèi)容之一。
關鍵詞:中學英語閱讀;閱讀能力提升;詞匯量;個性化
國與國的交流使得英語已經(jīng)成為打開世界之門的手段之一。閱讀能力是學習英語必須具備的各項重要技能之一,通過有效的情感教學增加中學生興趣、教給學生正確的英語閱讀技能,是提高學生閱讀能力的重要手段。
在語言課程的教學過程中,閱讀是聽、說、讀、寫四個環(huán)節(jié)中非常重要的一種獲取信息的手段。閱讀在英語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中學英語教學的核心是課文閱讀教學,主要有兩個目的:一是通過學習對學生閱讀技能、技巧以及閱讀能力的培養(yǎng);二是通過閱讀教學,鍛煉學生獲取語言知識、提高運用英語的水平。另外在英語考試中,閱讀理解所占比例大約為40%,英語考試成績的高低,往往取決與閱讀理解所獲得的分數(shù)。因此,我們必須培養(yǎng)學生一定的閱讀速度、良好的閱讀習慣和較高的閱讀能力。
一、中學生英語閱讀中存在的問題
筆者就教師們在初中閱讀教學中發(fā)現(xiàn)的中學生普遍存在的閱讀困難進行了歸納總結,主要體現(xiàn)在三個方面:詞匯量不足;缺乏必要的文化背景知識;不良的閱讀習慣。
1. 沒有掌握足夠的詞匯量
詞匯是組成語言的最小表達單位,沒有詞匯就成不了句子,無句不成文。研究結果表明,當一篇英文文章中,陌生詞匯量達到5%時,就會對閱讀產(chǎn)生一定的影響。而詞匯量小是中學生閱讀水平無法真正提高的根本原因。中學生詞匯量有限,會造成許多學生會對所選文章失去閱讀的興趣與欲望,閱讀速度緩慢,最終造成無法堅持??梢?,閱讀能力的高低是和詞匯量的大小分不開得。
2. 缺乏必要的文化背景知識
從認知理論的角度來講,中學生在閱讀時,缺乏必要的文化背景知識,如果中學生對文章的背景或者話題、現(xiàn)象缺乏充分的了解,就無法讀懂文章。學生的背景知識的增長必將促進其閱讀能力的提高。中學生在日常生活中并沒有通過大量的閱讀書籍來充實自己的知識面,碰到陌生的文化背景時,由于閱讀面比較窄,對英美文化缺乏必要的了解,也會造成閱讀能力難以改善與提高。
3. 不良的閱讀習慣
在實際教學過程中,筆者發(fā)現(xiàn)由于本國文化的渲染,中學生在英語閱讀過程中養(yǎng)成了許多不量的習慣。
(1)譯讀。在英語閱讀的過程中,學生慣性的將英語翻譯為漢語后進行理解,變轉化變閱讀,必然會延長英語閱讀的過程,影響英語閱讀的速度。在閱讀時將英語轉換成漢語,這樣勢必會延長理解的過程,放慢閱讀速度,學生沒有形成用英語思維的好習慣。
(2)依賴詞典。大多數(shù)學生在學習英語的過程中,往往是遇到生詞就去查詞典,邊閱讀邊查詞典。這種閱讀方式雖然能讓學生及時認知生詞的意思,便于繼續(xù)閱讀,但是會養(yǎng)成學生過分依賴于詞典,使閱讀速度大大降低,在沒有應用工具的考試,學生無法應對。
(3)閱讀缺乏整體性。注意力不集中、缺乏興趣、中式閱讀、泛讀等等也是學生英語學習中的不良習慣,這些習慣嚴重阻礙了學生英語閱讀理解能力的提高。
二、中學生的英語閱讀理解能力提高的對策
針對中學生閱讀中存在的問題,提出下面幾個能有效幫助學生提高閱讀理解能力的途徑。
1. 運用各種個性化記憶方法,幫助學生擴大詞匯量
(1)構詞記憶法。英語詞匯眾多,有許多詞匯之間是有一定聯(lián)系的,是可以通過構詞法來理解的。如在中學階段教學過程中,可以教會學生一些構成前綴(un/d is/im/il/super等等)的含義,后綴(ly/less/ful/tion/inter等等),就可以根據(jù)已知詞猜出它的派生詞,從而達到擴大詞匯的目的。如:前綴un表示"不","非","無","相反",unacceptable表示“不可接受的”,unlimited表示“無限制的”,unusual表示“不經(jīng)常的”,unable表示“不能的,不會的”,通過這種方法來擴大學生的詞匯量。
(2)聯(lián)想記憶法。由一個詞聯(lián)想到和它有關或無關的詞,如看到live(生活),聯(lián)想到其他詞性及用法,如,直播的、活的等詞義。
(3)多意詞記憶。在英語詞匯中有許多單詞也有多種意思,如book作名詞時,有“書籍;卷;歌劇的歌詞;著作”等多種意思,作動詞時,有,“登記;預約;預訂座位;立案”等多種意思。通過多義詞的記憶也可以達到擴大詞匯量的作用。
2. 補充各類閱讀材料,拓寬學生文化背景知識
不管是在日常生活中,還是在中學英語考試中,英語的文章一般來自于,英美文學作品或則雜志。通常包括歷史、文化、人物傳記、科技、地理、生物、一般常識、文學等。這就要求學生要有廣泛的知識面,英語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可以通過適當注釋,改編來有意識的幫助學生擴大文化知識背景。
3. 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閱讀習慣與閱讀技巧
(1)略讀(Skimming),即迅速瀏覽全文,抓住文章大意和主題句,明確作者的態(tài)度和意圖。
(2)跳讀(Skipping),即快速查找某一相關信息,讀時要一目十行,對不相關的內(nèi)容一帶而過。
(3)猜測生詞(Guessing the new words),學生在閱讀過程中,當遇到生詞時,不要立馬去查詞典,應該根據(jù)不同的語境,單和根據(jù)上下文線索和構詞法等知識去猜測單詞在文章的意思。
三、總結
對于中學生來講,抓好詞匯教學,扎實語法知識,理解能力的基礎和前提,再通過適當?shù)拈喿x和背景知識的學習,配合正確的閱讀習慣,學生英語閱讀能力也會隨著知識體系的日積月累不斷提高。
參考文獻
[1]?黃劍萍.培養(yǎng)中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中學英語園地(教研版),2011(3):第15-16頁.
[2]?郝玉鳳.關于如何提高中學生英語閱讀能力的新探討.科海故事博覽·科教論壇,2010(4):第240頁.
基金項目:本文系2019年度駐馬店市基礎教育教學研究項目課題《實現(xiàn)中學生英語閱讀能力個性化提升的策略研究》(課題編號:JJYKT195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