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修鋒 史雄
摘要:本文通過介紹生命化課堂的本質特點,從學生的角度出發(fā),歸納了構建生命化課堂的策略,為構建生命化課堂提供了值得借鑒的方法。
關鍵詞:生命化課堂? ?構建
葉瀾發(fā)表了一篇文章《讓課堂煥發(fā)生命的活力》,其中“從更高的層次——生命的層次,用動態(tài)生成的觀念,重新全面地認識課堂教學,構建新的課堂教學觀”的思想,向教師展示了一個全新的、具有生命活力的課堂,使得教師對課堂價值的追尋從對知識的關注轉移到了對人的關注。
課堂是生命的往來,生命化課堂就是對生命成長的美好追求。學生是課堂的主體,教師理應培養(yǎng)學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習慣,促進學生思維活力的提升,實現學生生命健康的發(fā)展,這樣的課堂才具有了生命。筆者以“四學”為基本教學流程,用“互動生成”激活課堂,依照認知規(guī)律循序漸進,層層遞進,即“預學-互學-研學-拓學”形成了各“學”之間相輔相成、相互促進的課堂學習環(huán)節(jié)。
一、互學:學生之間相互學習,組成學習共同體
為了研究更加深入,長沙市稻田中學成立了“生生互動”課題研究小組,它深入課堂,通過觀察和量表,對互學效果進行了評估和總結?;W的主要形式有互助式互學、互啟式互學和互查式互學,具體操作方法有組內互學、組間互學、小老師帶學、基于網絡的互學。在課堂教學中,教師構建了生生學習共同體,在預學基礎上進行了充滿活力的互教互學、彼此交流合作學習。合作是一種技能,教師要花時間教學生如何進行合作,以及合作的步驟、要領和方式,即教師在學科教學之外,還要增加一項教學內容。
二、互評:在教學中對于已有結果的觀點表達,價值判斷,評價和評議
筆者通過中學生互評學習表現的方式,結合教學內容和特色,總結出五種評價形式,即學生互評、小老師點評、組內互評、組際評議和網絡點評。從作用來看,評價有激勵性評價、賞識性評價、補充性評價和建議性評價。另外,互評是有層次和深度的,教師應根據教材的要求和標準,對低、中、高年級的互評由互學到評價再到評議,層層深入。
在課堂教學中,教師應構建師生學習的共同體,在預學、互學的基礎上針對核心問題進行討論,并進行深入性學習。同時,教師可以設計開放性問題,打開學生思維的廣度和深度。合作與競爭是一對矛盾,合作是人人需要的,競爭是人人面臨的社會生存環(huán)境,學生只有學會與別人合作,才能立足未來社會,培養(yǎng)競爭精神,才能適應社會的生存環(huán)境,善于合作和競爭是學生將來能夠獲得幸福人生的必備技能。
核心環(huán)節(jié)的層層推進,給每個學生提供了獨立思考和解決問題的時間,以及學生活動的空間,推動了學生的思維進一步向縱深發(fā)展。
三、互辯:釋放學生的生命潛能,是生命化教育的重點
在學習過程中,學生應在與學習目標達成有意見分歧處進行互辯。針對有爭議的觀點、看法、重點、難點、核心點、學生思維的模糊點進行互辯,能讓學生共同參與、交流信息、互相學習、互相促進、共同提高,具有強大的感染力和啟發(fā)性。在教學中,教師應充分發(fā)揮群體活動的功能,當學生意見不一致又相持不下時,教師可以組織學生共同討論,使學生互相補充,互相借鑒,集智取長,協作創(chuàng)新,讓學生的學習更加深刻,綜合能力得到提升,實現生命質量的提升。
四、共探:學習的鑒賞和創(chuàng)造層面,是最高級別的思維形式
共探的形式主要包括兩人共探、小組內共探、組際共探和網絡共探。探究與合作成就了學生思維的厚度,是對學生綜合能力的培養(yǎng),它可以是操作的(數學、科學)、辯論的(語文)、討論的,主要針對某個難點話題進行多元化、多角度的思考、嘗試、實踐。這種找尋的過程叫作探究,它的特點就是實踐性和研究性,基于教學內容的補充性、開闊性學習。拓學是一種開放式的延伸,能夠引導學生運用“三學”所得的知識解決實際問題,檢索內化知識,提升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創(chuàng)新能力和社會實踐能力。
參考文獻:
[1]馮光偉.主體 主題 主動:對課堂教學設計的思考[J].教育研究與實驗,2017,(2).
※本文系湖南省教育科學十二五規(guī)劃課題《“三主合一”構建中學高效課堂教學策略研究》系列成果之一,課題立項號:XJK012AZXX007;長沙市雨花區(qū)規(guī)劃課題《核心素養(yǎng)背景下中學生化學微粒觀的養(yǎng)成研究》系列成果之一,課題立項號:YHKT2017015。
(作者單位:長沙市稻田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