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宏藝
夜幕降臨,春盛漁府內一片燈火通明,觥籌交錯。作為春盛公司旗下的一家分店,這里每晚生意紅火,客人們紛至沓來,在此飲酒聚會,大辦宴席。
我端詳著坐在我對面的一位穿著樸素的伯伯,不敢相信這位和藹可親的長輩就是建立龐大企業(yè),坐擁驚人財富的集團董事長——王澤春。
年紀輕輕便白手起家,一步步登上現在的高峰,這其中的辛酸與不易,沒有人比王澤春更清楚。
初涉塵世,白手起家
十八歲那年,來自馬鞍山市慈湖鄉(xiāng)的王澤春,開始了他艱辛的創(chuàng)業(yè)之路。他請了三四個人幫忙做小食品,在自家院子里開設作坊。
可他剛開始創(chuàng)業(yè),毫無經驗,根本沒有小販愿意買他的東西。他頂著巨大的壓力,借錢買了一輛二手自行車,親自騎車到小賣部和攤點兜售。終于,有些小販猶豫著答應幫他試賣。當時王澤春該是多么激動??!他更加熱情地投入到勞動中。
熾日炎炎,當別人坐在家中吹著涼風,吃他家生產的美味點心時,他還得踏上自行車,到處給人送貨。汗珠在烈日下不斷滴落,他瞥見路邊商店里的冰水,舔了舔干裂的嘴唇,摸摸口袋里被揉得發(fā)皺的紙幣,終究不舍得花一分錢。
盡管難熬,王澤春始終沒有喊過一句苦,因為他的生活有盼頭,他始終盼著能靠自己的努力過上好日子。
企業(yè)創(chuàng)新,市場制勝
二十二歲那年,王澤春將作坊的工作交給員工,自己發(fā)展起批發(fā)事業(yè)來。憑借薄利多銷的經營模式,質量優(yōu)勝的宗旨,他的生意越做越大。
時代在不斷變遷,王澤春超前意識很強,緊跟時代步伐,創(chuàng)辦了自己的公司。
春盛餐館內,一個新來的員工失手打碎了盤子,經理生氣地批評了他。另一個老員工驚奇地指著犯錯的員工說:“這不是我們董事長嗎?”經理面色蒼白,連忙要給他道歉。
王澤春卻說:“不,錯誤在我,我理應接受批評。”
這件事很快在員工們中傳開,他們深受震撼,從此更加嚴于律己,公司風氣日漸好轉。
不驕不躁,砥礪前行
經過十幾年的努力,春盛公司迄今已發(fā)展成擁有資產數億,人才云集的大型集團企業(yè)。
都說人一有錢就學壞,如今王澤春資產已上億,卻不驕奢淫逸。相反,他每年都會給殘聯資助一大筆錢,還親自去一些福利機構慰問。他幫助了大量失業(yè)人員重新就業(yè),對員工也極其體恤。
“我一直以為董事長都是那種嚴肅的形象,誰知道他私下里是個幽默又體貼的人。”春盛公司的一位員工這么評價王澤春。
不僅如此,王澤春還是馬鞍山市政協委員,他積極參與政治生活,為城市建設發(fā)展獻計獻策。“我年輕時只想著怎么賺錢,盡早過上好日子,現在倒想盡自己的綿薄之力為社會多做點什么了?!蓖鯘纱和比A的城市感慨道。
腳踏實地卻不乏創(chuàng)新精神,事業(yè)有成卻不忘奉獻社會。王澤春用實際行動,向我們詮釋了何為新時代的創(chuàng)業(yè)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