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偉
摘要:隨著我國科技和教育的不斷發(fā)展進步,智能家居課程也逐步引入我國的教育當中,其對于我國物聯(lián)網(wǎng)技術(shù)的發(fā)展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在我國新課改背景下,有效利用項目教學法進行智能家居課程的組織與設計,往往能夠讓智能家居的課程教學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本文結(jié)合項目教學法,對智能家居的問題和不足進行分析,就如何有效在智能家居課程教學中利用項目教學法組織和設計進行了探究。
關(guān)鍵詞:智能家居;項目教學法;課堂組織與設計
中圖分類號: G642? ? ? ?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3044(2020)35-0130-03
開放科學(資源服務)標識碼(OSID):
Project Organization and Design of Smart Home Course
LIU Wei
(Zhengzhou Electronic & Information Engineering School , Zhengzhou 450007, China)
Abstract: With the continuous development and progress of my country's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nd education, smart home courses are gradually introduced into my country's education, which has very important significance for the development of my country's Internet of Things technology. In the context of my country's new curriculum reform, the effective use of project teaching methods for the organization and design of smart home courses can often make smart home course teaching more effective. This article analyzes the problems and deficiencies of smart home in combination with the project teaching method, and explores how to effectively use the project teaching method to organize and design in the teaching of smart home courses.
Key words: smart home; project teaching method; classroom organization and design
在物聯(lián)網(wǎng)技術(shù)的不斷成熟和發(fā)展下,智能家居越來越成社會和人們的理想選擇。智能家居以其較高的便利性和智能性,受到了很多居家人士的愛戴。而促進智能家居不斷發(fā)展的根本,無非是智能家居課程教育的有效性。在我國當下的教育環(huán)境下,對于智能家居這種實操性較強的課程,無疑選擇項目教學法是最佳的教學模式,能夠有效讓學生在學習理論知識的過程中,又能得到足夠的實訓體驗,真正讓學生進入智能家居領(lǐng)域就能夠完成設計任務。
1 智能家居課程中運用項目教學法的重要意義
1.1 有效發(fā)揮學生的學習主體地位
在智能家居課程中,運用項目教學法進行課程組織與設計,能夠有效發(fā)揮學生的學習主體地位,讓學生在學習中能夠充分調(diào)動其學習積極性,進而提高智能家居課程教學的質(zhì)量水平。項目教學法中,主要是通過“項目”的形式進行課程教學,并且利用項目教學法,讓學生更多地自主學習,主動參與,真正發(fā)揮出了學生的主體作用,提高學生的綜合學習能力[1]。
1.2 充分將課程理論與實踐相結(jié)合
在智能家居課程教學中,利用項目教學法可以讓學生在學習理論知識的同時,在“項目”任務中參與動手實踐操作,這和傳統(tǒng)的“灌輸式”教學有著根本性的區(qū)別,也有著絕對性的優(yōu)勢。在智能家居中運用項目教學法,學生可以通過先練后講,從動手嘗試開始入手,將理論與實踐能夠有機融合運用,既能夠提高學生對理論知識的理解和掌握,又能夠提高學生的實踐操作能力,進而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2]。
1.3 培養(yǎng)學生的合作解決問題的能力
智能家居課程本身就是一門操作性比較強的課程,而在利用項目教學法中,不僅能夠讓學生積極參與到“項目”中進行動手實操,還能夠通過小組合作共同完成布置的教學任務,從而有效培養(yǎng)學生與他人或團隊的配合協(xié)作及解決問題的綜合能力。所以在智能家居教學中合理運用項目教學法,是讓學生真正學會知識與能力的有效途徑,是我國人才培養(yǎng)的重要模式。
2 智能家居課程中項目組織與設計存在的問題
2.1 項目組織與設計的課前準備不足
隨著我國教育改革的不斷推進和完善,項目教學法已經(jīng)被很多學校積極引入到各科的教學當中,但是在智能家居課程的組織和設計中,還存在著對項目教學法認識不足,在設計和組織前缺乏充分合理的課前準備工作,導致項目教學法在智能家居課程教學中的效率不高,學生也對課程的參與度和積極性不高。另外,一些智能家居教學老師由于自身受傳統(tǒng)教育的影響,在實際教學中,依舊采用滿堂灌的講述教學,只是簡單地進行模擬實操教學,并沒有提前對要學習的智能家居課程知識進行精心的籌備和項目分類,導致學生無法適應,所以在項目進程中學生出現(xiàn)消極情緒,從而達不到理想的教學效果。
2.2 項目設計中缺乏教學情景的創(chuàng)建
在項目教學法的運用中,一些智能家居教學老師只是一味地照抄照搬項目的組織與設計方法,在實際教學中并沒有認識到智能家居課程與其他學科的差異性,所以套用的課程情景模式脫離實際,導致學生在認知上無法接受。另外,一些教師在項目的制定和設計中,并沒有考慮學生的心里想法,只顧按自己的想法進行設計與組織,而制定的項目任務學生并沒有興趣去主動參與其中,也不想去積極動手實訓,所以教學質(zhì)量一直不高。
2.3 項目組織中學生依舊缺乏實訓空間
智能家居課程是動手實踐性非常高的一門學科,項目教學法就是讓學生能夠有充足的空間進行動手實踐,在實踐中加深對理論知識的理解和認識。然而,在實際教學中,一些教師只是表面打著“項目教學法”的旗子,經(jīng)常占用學生的實踐操作時間,進行理論知識講解,導致學生的實踐時間嚴重不足,長期以來,學生便開始產(chǎn)生抵觸心理,所以在智能家居課程中也沒有熱情和積極性去參與其中,導致教學質(zhì)量無法達到要求。
2.4 教師在學生的項目完成過程中缺乏引導
目前,雖然很多學校已經(jīng)開始采用項目教學法進行教學,但是由于一些教師在學生項目任務完成的過程中缺乏必要的引導,導致學生思考和實踐方向偏離而適得其反。由于智能家居相關(guān)的書籍目前仍舊較少,加上學生對智能家居的理解本就不多,所以在學習過程中很容易偏離正軌,所以會出現(xiàn)一些鉆牛角尖的現(xiàn)象,這往往是教師在學生完成項目任務中缺乏對學生情況的掌握,所以沒有進行及時的糾錯引導所導致的,這也是影響教學效果的重要原因。
3 智能家居課程中有效進行項目組織與設計的途徑
3.1 課程設計要符合學生的學習和發(fā)展需求
尊重學生的學習主體地位是我國新課改的核心要求之一。在智能家居課程中運用項目教學法,教師必須充分認識和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在項目的組織和設計中,一定要充分考慮學生的學習需求,提前對學生的需求進行統(tǒng)計和調(diào)查,做好充分課前準備工作,從而讓項目計劃的制定和設計既能夠讓學生有效加深對智能家居專業(yè)知識和技能的理解與應用,又能夠滿足學生的學習需求和職業(yè)發(fā)展需求,進而真正實現(xiàn)素質(zhì)教育,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例如,在學習“智能信息服務系統(tǒng)”時,教師可以對本知識的內(nèi)容進行研究,再對“智能信息服務系統(tǒng)”進行項目內(nèi)容設計,將其分成“家庭智能抄表系統(tǒng)”與“智能醫(yī)療服務系統(tǒng)”兩個項目任務,再讓學生分別對子項目進行研究與思考。
3.2 合理進行項目學習的情景設計與內(nèi)容安排
在智能家居教學中,教師必須根據(jù)項目教學法的結(jié)構(gòu),合理創(chuàng)建一定的學習情景,再對整個“項目”的任務和內(nèi)容進行科學分配。教師可以根據(jù)智能家居系統(tǒng)的實際工作崗位需求,引入具有較好代表性的應用項目案例,然后將其中的知識點拆分為子項目,根據(jù)由簡到難的原則,劃分4~5個學習情境,然后組織學生以行動為導向,最后讓學生合作完成“項目”任務。例如,在創(chuàng)設“了解智能家居系統(tǒng)”的學習情境時,教師可以將“了解智能家居系統(tǒng)的概念、智能家居的應用前景、智能家居系統(tǒng)的功能與節(jié)后、智能家居的標準化建設”等內(nèi)容分為5個子項目,然后讓學生通過小組完成每個子項目的任務,從而有效加深學生對智能家居系統(tǒng)相關(guān)知識的理解。如圖1就是智能家居系統(tǒng)的構(gòu)架圖,可以通過這個圖中的子項目引導學生系統(tǒng)學習。
3.3 給予學生充分的動手實踐時間和空間
在智能家居的項目教學中,給予學生充足的實踐時間與空間是非常必要的。智能家居課程本身就是一門理論性與實踐性相結(jié)合的課程,所以教師必須堅持“以實際應用為主、以理論講授為輔”的教學模式[3]。尤其在實際教學中,盡量讓整個課程的教學形式多樣化、開放化,留給學生們更多的實踐和動手的時間,讓學生能夠在實踐中加深對理論知識的理解和認識,從而變被動為主動,增強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激發(fā)學生學習智能家居知識的熱情。例如,在學習“智能家居內(nèi)部組網(wǎng)”的知識時,教師在講授相關(guān)的知識點后,就可以放手讓學生動起來,讓學生用同軸電纜、雙絞線無線局域網(wǎng)、無線個域網(wǎng)等進行組網(wǎng)操作,通過小組配合,讓學生在動手實訓中真正學會如何進行智能家居的設計專業(yè)技能。
3.4 增加校企合作提高學生的專業(yè)素養(yǎng)
教育的目的是讓學生能夠?qū)W會知識和技能,智能家居課程教學同樣也是為了讓學生學到專業(yè)知識,更重要的是獲得專業(yè)技能,才能真正為社會所用。所在在智能家居的教學過程中,除了對理論知識的講解,學校還要增加與智能家居企業(yè)的合作,為學生提供到企業(yè)參觀學習、現(xiàn)場實踐的機會,讓學生能夠親身體驗到智能家居相關(guān)工作,從而加強對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yǎng)。例如,在進行“智能家居安防報警系統(tǒng)”的學習時,教師可以組織學生到當?shù)氐闹悄芗揖又圃炱髽I(yè)去參觀學習,通過現(xiàn)場觀察和實踐,讓學生切實學習到視頻監(jiān)控、門禁系統(tǒng)以及報警系統(tǒng)的設計原理,利用實踐提升學生對智能家居系統(tǒng)知識的理解和記憶。圖2便是視頻報警一體機設計思路,按照這些設備需求去設計,才能達到更實用的功效。
3.5 在教學中充分發(fā)揮教師的引導作用
在智能家居的項目組織和設計中,學生是學習的主體,而教師則是學習的引導者和組織者。所以在智能家居的項目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在整個項目的完成中要積極發(fā)揮引導作用,及時幫助學生糾錯指正,從而讓學生能夠往正確的方法進行思考和探究。例如,在“智能家電控制系統(tǒng)”的項目教學中,教師除了對基本理論知識進講授,還在學生小組進行項目完成與設計中,及時引導學生思考如何組網(wǎng)設計才能完成對家電的智能控制,并且引導學生思考其中的原理是什么,從而幫助學生能夠更好理解家電控制系統(tǒng)中的相關(guān)知識,在動手實踐中就會提高學生的專業(yè)技能水平。
3.6 完善智能家居項目教學的評價機制
在項目教學法中,評價是最后一個環(huán)節(jié),同樣也是一個承上啟下,有效銜接下一個項目的準備環(huán)節(jié),評價機制往往會影響學生對完成項目以及下一個項目的學習效果。因此,教師必須建立完善、合理的評價機制,從而對學生的項目完成進行綜合全面評價。瑕不掩瑜,教師在對項目進行評價時,除了對學生存在的問題和不足及時指出和糾正以外,還要對學生完成任務過程中的優(yōu)點、亮點進行表揚。只有這樣全面地評價機制,才能讓學生既能了解自身存在的問題,又能了解到自身的優(yōu)點,從而更好幫助學生取長補短,全面發(fā)展。
4 結(jié)束語
物聯(lián)網(wǎng)技術(shù)的不斷發(fā)展,極大地推動了我國智能家居行業(yè)的不斷進步。越來越智能化、自動化的智能家居已經(jīng)成為人們頗為歡迎的產(chǎn)品。在高校的智能家居的項目組織和設計中,只有做好課前準備工作,立足學生需求進行項目設計與制定,在學生完成過程中及時進行引導,全面合理的對學生的情況進行評價,通過給予學生充分的動手實踐空間,加強校企合作,才能真正讓學生掌握智能家居系統(tǒng)的理論知識,增強學生的專業(yè)技能和實踐能力,從而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將來更能夠為智能家居行業(yè)培養(yǎng)高素質(zhì)的人才。
參考文獻:
[1] 李林林,吳建勝,孫良旭,等.智能家居應用背景下物聯(lián)網(wǎng)實驗教學研究[J].計算機時代,2017(12):73-75,78.
[2] 游原.基于小米智能家居在應用型高校課程中的教學實踐與創(chuàng)新[J].信息記錄材料,2018,19(10):169-170.
[3] 蘭曉林,馬冬,劉青藍,等.室內(nèi)設計中家居智能化課程教學研究[J].建材與裝飾,2020(15):174-175.
【通聯(lián)編輯:唐一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