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身處新時代,積極培育少年兒童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用正確的價值觀來引領小學生的人生航向意義重大。在教育教學工作中,教師應把握好立德樹人的主陣地,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與學科教學有機結合起來,實現(xiàn)育人功能。本文主要闡述了如何在小學英語課堂教學中培育核心價值觀,讓學生在潛移默化中接受教育。
關鍵詞: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小學英語;課堂教學
黨的十八大提出,倡導富強、民主、文明、和諧,倡導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導愛國、敬業(yè)、誠信、友善,積極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對于我們堅定理想信念、促進人的全面發(fā)展、保持社會進步、凝聚中國力量實現(xiàn)中國夢都有著積極而深遠的意義。
一、 小學課堂教學中培育核心價值觀的重要性
價值觀的培養(yǎng)要從小開始,學校是開展教育的地方,也是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主要陣地。處在小學階段的少年兒童,自我認知水平和判斷能力還不足,易被外界因素影響,價值觀沒有完全定型,此時需要為他們指明正確的發(fā)展方向,用新時期的主流價值觀引領學生健康發(fā)展、全面成長。課堂教學是學校教育的主戰(zhàn)場,無論哪門學科,教師不僅要致力于認真教學學科知識,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和學科核心素養(yǎng),更要緊扣我國教育的根本任務——立德樹人,讓學生在課堂的浸潤中,逐步理解并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牢牢扎根于頭腦中。
二、 小學英語課堂教學培育核心價值觀的策略
在小學英語課堂中,語言成了文化學習的重要載體,學生在掌握語言知識的過程中,習得蘊藏在詞匯、句子、語篇背后的社會和人文因素。英語課堂學習為學生進一步了解西方的文化和觀念提供了豐富的機會。教師在課堂教學過程中也應注重對學生進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來培養(yǎng)學生正確的思維品質(zhì)和思想觀念,樹立文化自信,促進學生健全人格的發(fā)展。
(一)建立平等師生關系,促進自主探究式學習
對于處在小學階段的學生而言,對社會的概念尚未完全形成,雖在學校的教育下識記了二十四字箴言,但并非都能從三個層面透徹理解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學校如同縮小型的社會,鑒于小學生的年齡特點和行為能力,培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可以先從個人行為層面做起,再過渡到社會層面和價值觀層面。因此,教師更應從關注學生良好行為習慣的養(yǎng)成做起,幫助學生擁有發(fā)展為合格公民的良好潛質(zhì)。在小學英語課堂教學過程中,要注重核心價值觀的滲透,讓學生時刻感受到價值觀在身邊。教師應改變傳統(tǒng)“教師講授,學生傾聽”的機械式教學方法,建立平等的師生關系,構建“生本”型和諧課堂,讓學生作為學習的主人,鼓勵學生自主探究,并在同伴間的合作、教師的適時引導下突破學習重、難點。平等的師生關系能營造出輕松、民主的課堂氛圍,使教學過程成為師生之間、生生之間相互交流、相互溝通、相互補充的互動過程,學生自然而然樂于思索、敢于質(zhì)疑、勇于創(chuàng)新。在學科學習的同時,學生能逐步學會與同學、與老師相處的正確方式,規(guī)范自身的課堂學習行為,培養(yǎng)不畏困難的探索精神,在過程體驗中深入理解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含義。
(二)品味教材文本信息,弘揚人物正能量
在小學英語教材中編寫的語篇及語言實踐活動雖比較簡短,但都具備了情景真實、語言自然的特點,不同的版塊結構又為學生操練語言提供了靈活多樣的形式,能吸引大部分學生的學習興趣。在小學英語課堂教學中,教師要充分了解教材、品味教材,對教材文本進行深入解讀,在培養(yǎng)學生學科關鍵能力的同時,挖掘教材中所蘊含的精神文化,結合教材內(nèi)容引導學生思考文本中折射出的人物精神品質(zhì)和為人處世的道理,并體會人物的正能量,在情感共鳴中潛移默化地接受教育,提升自我思想境界,進一步理解核心價值觀。例如:四年級上冊Unit 7 “How much?”主要學習“詢問價格”的日常交際用語Can I help you? Yes. Id like... How much is it/are they? Its/Theyre... yuan. 在第一課時story time語篇學習時,將常規(guī)的“幫助學生學會語篇中的新單詞,熟練朗讀故事,理解該句型在課文中的具體使用”設為課堂教學的核心問題外,教師還應幫助學生理解文本中人物舉行義賣活動的意義所在。教師可以用提問的方式讓學生思考故事中物品售價的原因,引導學生得出結論:這是一場義賣,愛是無價的,要向課文中的人物學習。
語篇教學不能僅停留在文字表面。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引導學生品味文本中人物具備的優(yōu)秀品格,為學生樹立榜樣作用。學生情感上的認同能有效地提升自身樂于奉獻、關愛他人、以禮待人的精神,為將來成為合格的社會一員奠定基礎。
(三)創(chuàng)設教學情境,理論聯(lián)系實際
作為一門對非母語語言的學習,在小學英語課堂教學中,教師需要引導學生提升語言能力,但學生的全面發(fā)展并非完全聚焦于此。《英語課程標準》指出現(xiàn)代外語教學重視語言學習的實踐性和應用性。創(chuàng)設真實的教學情境,能為學生激活思維和運用語言提供機會,同時也能鼓勵學生將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學生在課堂學習過程中所感知和認同的核心價值觀,就能通過外化實踐的形式加以檢測和鞏固,不斷豐富和完善。例如:六年級下冊Unit 4 “Road safety”圍繞“行路安全”這一話題,呈現(xiàn)了若干行路規(guī)則和安全知識,旨在引導學生掌握正確過馬路的安全知識,同時學習情態(tài)動詞must及其否定形式mustnt的用法。在學習了有關交通規(guī)則的課文內(nèi)容和情態(tài)動詞must的重點句型后,設計綜合操練活動。通過播放人們過馬路的視頻,讓學生針對視頻中人物在馬路上的真實行為給出自己的看法并用You mustnt cross the road like that!You must first look for... Then look at... and wait for the... When there is no zebra crossing,you must...等句型給予正確過馬路的建議。該活動能有效開展的重要因素是創(chuàng)設了與學生現(xiàn)實生活相關的情境,學生在用參考句型給出建議的時候不僅綜合操練了目標語言,還將自己的思維及立場表現(xiàn)了出來,實現(xiàn)價值觀的外化。由理論知識聯(lián)系到生活實際,學生在糾正視頻中錯誤行為時,也提升了自我的安全意識和規(guī)則意識。在課后也會繼續(xù)實踐與發(fā)展,做遵守交通規(guī)則的社會小公民。
在小學英語課堂教學中注重情境創(chuàng)設,以鮮活的例子、簡明的形象、真實的場景促進學生的主動融入,有利于調(diào)動學生內(nèi)心情感,讓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更加通俗易懂,刻在學生心間。
(四)結合現(xiàn)實事件,觸發(fā)學生情緒體驗
教育不僅要增加學生的知識學力,同時要引導學生走入正軌,使其了解世界的大勢,本國的現(xiàn)狀,以及學生所負的使命和個人所處的地位。因此,教育想要達到理想效果,不在于讓學生記住了哪些知識,而在于學生能主動探究和體驗,在自我發(fā)現(xiàn)和感悟中成長。在英語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用現(xiàn)實事件來觸發(fā)學生的情緒體驗,從而有感而說,有感而踐行。例如:在組織學生談論What do you want to be in the future?Why?之前,簡要介紹我國各行各業(yè)的先鋒模范事跡,拓寬學生思維,引發(fā)情緒共鳴。又例如:在談論How to keep healthy?這一話題時,拓展操練。讓學生談談在日常生活中,幫助學生養(yǎng)成科學的衛(wèi)生和健康習慣,培養(yǎng)“我們都是戰(zhàn)疫一員”的責任意識。教師用現(xiàn)實事件中所折射出的啟示和正能量來引領學生,能使學生在情緒體驗中更具象化地理解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內(nèi)涵。
(五)挖掘課外資源,開展中華傳統(tǒng)文化教育
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博大精深、源遠流長,它融入中國人的生活中,根植在中國人的內(nèi)心,影響著每個中國人的思維及言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則是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的延續(xù)與升華。在小學英語課堂教學中,教師可以充分挖掘課外資源,用中華傳統(tǒng)文化中所蘊含的思想觀念、人文精神、道德規(guī)范等熏陶學生的心靈。例如:六上Unit 8 “Chinese New Year”的教學時,教師可以搜集更多課外資源來幫助學生理解我國的過年習俗、禮儀文化、年獸的傳說、中國紅的意義等,讓學生對我國文化深入了解,并通過分析節(jié)日活動和氛圍,引導學生體會節(jié)日快樂、團圓以及愛的意義所在;出示中華傳統(tǒng)感恩故事的圖片,以問題Who are you thankful to? What are you thankful for?引導學生通過靜思來感悟現(xiàn)實生活的美好,生發(fā)出對所擁有事物的珍惜之情,傳承和發(fā)揚感恩文化。
中華傳統(tǒng)文化如同一片深厚沃土,滋養(yǎng)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在學生心中生根發(fā)芽、茁壯成長。為了豐富對學生開展核心價值觀培育的載體,教師還可以選擇有關中華傳統(tǒng)文化的英語繪本故事或是設計如“中秋文化英語手抄報設計比賽”等相關主題教育活動,以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的魅力涵養(yǎng)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三、 總結
課堂教學對于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建構具有重要意義,在小學英語課堂實際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充分挖掘德育素材、設計得當?shù)慕虒W活動、采用科學的教學方法,讓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內(nèi)化于心,外顯于行”,幫助學生在學習語言和了解西方國家文化的同時,樹立堅定的文化自信。
參考文獻:
[1]教育部.英語課程標準(2011版)[M].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2.
[2]葉圣陶.如果我當老師[M].北京:科技教育出版社,2012.
作者簡介:? 吳臻一,江蘇省蘇州市,江蘇省新蘇師范學校附屬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