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用戶創(chuàng)造內容” 混剪視頻 重混文化
作者簡介:陳遠,南京理工大學知識產權學院,碩士,研究方向:知識產權法。
中圖分類號:D923.4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 ? ? ? ?DOI:10.19387/j.cnki.1009-0592.2020.05.029
隨著數字技術的迅猛發(fā)展,混剪視頻基于其極強的娛樂性和獲取的便捷性而贏得了廣大群眾尤其是年輕一代的喜愛?;谄鋭?chuàng)作方式特征,混剪視頻必然會涉及原作品與新作品之間的著作權權利的沖突與融合問題。然而,從我國當下立法來看,有關混剪視頻的權利類型、衍生標準、許可機制設定等,都未予以明確界定。因此,有必要明確混剪視頻內容的作品屬性,關注混剪視頻內容的合法性問題,厘清新作品與原作品的著作權法律關系,既有利于激勵個體自由創(chuàng)作的積極性,又便于保護著作權人合法權利,實現自由文化與許可文化的利益平衡。
(一)混剪視頻的含義
混剪視頻,是指將來源于不同影音、視訊作品的片段按一定方式拼接組合成的新視頻內容,其類型主要包括粉絲視頻、同人視頻、戲仿視頻等。粉絲視頻的制作者通常是出于自己收藏、欣賞或者推廣自己所喜愛的特定類型作品或者明星的目的,比如說是某部電影、電視劇或者某個明星的忠實擁躉,對各種相關視頻片段進行收集和整合,形成新的作品,在形式上類似于電影的預告或者先導片。同人視頻則是由某種愛好者對所喜歡的作品中人物等元素進行再創(chuàng)作,將相關作品片段摘取、組合,形成一個情節(jié)與原作無關的作品。戲仿視頻,則是為進行批評或者評論活動,通過拼接影音片段方式而制作的視頻。
(二)混剪視頻內容的作品屬性
混剪視頻內容能否構成作品,是涉及混剪視頻內容法律方面的重要問題。在認定混剪視頻內容構成著作權法意義上的作品的情況下,則要重點關注是否符合最低限度的獨創(chuàng)性要求和作品類型判斷問題。
能被著作權法保護的作品需要具備“獨創(chuàng)性”前提,我國法學界普遍認可上述觀點,但針對“獨創(chuàng)性”的具體標準,當前法律并未明確做出闡釋,只是在著作權法、版權法范圍內要求受保護作品需要具備“獨創(chuàng)性”特征。筆者看來,可以對“獨創(chuàng)性”進行下述理解,“獨”就是指獨立創(chuàng)作作品,“創(chuàng)”就是對作品的智力內涵要求。在著名的菲斯特案中,美國版權法明確了“獨創(chuàng)性”的具體認定標準,即“最低限度的創(chuàng)造性”,但上述標準仍然較為概況、抽象,在認定具體作品時,仍然需要結合作品類型綜合分析。
針對混剪視頻而言,其獨創(chuàng)性應當在其素材選擇、內容編排方面予以體現,整體作品凸顯作者個性。作者選擇影音作品的情節(jié)、語音、鏡頭、人物關系、背景等作為混剪視頻創(chuàng)作素材,肯定需要對影視作品內容進行個人的理解與解讀,這正是混剪視頻獨創(chuàng)性的重要體現。除此之外,對已經選擇的創(chuàng)作素材進行拼接、剪輯、重構的過程同樣能夠體現混剪視頻獨創(chuàng)性。同樣的素材,不同的編輯順序、文字解說、背景音樂等會呈現出完全不同的新作品,一份優(yōu)秀的混剪視頻內容,具有很高的創(chuàng)造性甚至藝術性,這是符合獨創(chuàng)性的內在要求的。
(一)美國
美國學界普遍認為,盡管重混作品有可能對在先作品的潛在市場、作品的完整性、同一性等方面造成影響,損害在先作品著作權人的精神利益和財產利益,但是,現有的合理使用制度已經能夠很好的平衡在先作品著作權人和Remix作品創(chuàng)作者之間的利益沖突,不必修訂版權法,建立新的特殊例外或者對現有的法定許可和強制許可范圍進行擴充。不過,他們建議可以通過增加自愿許可方式,比如微許可平臺、集體許可中介許可等許可方式,為了規(guī)制重混創(chuàng)作行為,同時鼓勵用戶、作者以及網絡服務提供商之間訂立相關創(chuàng)作協定的指導原則?;旒粢曨l是Remix作品表現形式之一,理所當然受這些規(guī)制。由此可見,美國立法相較而言是比較寬松的,傾向于通過靈活的合理使用制度和許可制度保護混剪視頻作品的利益相關方。
(二)加拿大
和美國更偏向寬松和靈活的著作權立法相較而言,加拿大的立法較為嚴格。立法委員會已經將基于非商業(yè)使用的“用戶創(chuàng)造內容”列為版權法的一種新型例外。根據《加拿大版權現代法案》,只有創(chuàng)作者滿足以下條件將不視為侵權:完全出于非商業(yè)性目的;事先已經對原作品進行了明顯標注;有充分合理的理由相信自己并沒有侵犯在先作品的著作權;其重混行為創(chuàng)作出來的作品對在先作品的開發(fā)利用不存在損害的可能性。由此可見,加拿大關于混剪視頻作品的立法核心是保護在先作品的財產性權利,側重于經濟利益的角度來考量混剪視頻創(chuàng)作是否合法,只要混剪視頻作品不會對在先作品的潛在市場利益造成不利影響,則不視為版權侵權。但是,在實踐中,這一標準操作起來比較困難?!皩υ谙茸髌烽_發(fā)利用的潛在不利影響”本身就是一個模糊的主觀標準,混剪視頻作品在使用在先作品的同時,對在先作品也有宣傳作用,這種潛在的影響可以是雙面的。
(三)歐盟
在2013年的《歐盟版權規(guī)則現代化公眾意見》中,歐盟委員會在2013年的《歐盟版權規(guī)則現代化公眾意見》對“用戶創(chuàng)造內容”的討論并沒有總結確定一個明確統一的態(tài)度。英國在2014年只將滑稽模仿作品視為非侵權性使用,并列入版權法案中的公平處理。整個歐盟官方對于“用戶創(chuàng)造內容”是否需要在版權法修訂中擁有專屬的規(guī)制方法這個問題上,整體呈現一個偏保守、慎重的態(tài)度。這種規(guī)制方法的好處就在于節(jié)約了司法成本,提高專業(yè)性創(chuàng)作者的創(chuàng)作效率,但是在一定程度上會打擊業(yè)余性創(chuàng)作者的創(chuàng)作動力,不利于重混文化的發(fā)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