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世梅
摘 要:拼音是小學低年級語文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但是,拼音具有一定的抽象性和復雜性,給學生學習造成很多困擾。因此,作為小學語文教師,要認真分析拼音的特點和學生的接受能力,通過有效的手段體現(xiàn)拼音的趣味性。從而喚起學生的學習興趣,促進學生對拼音的有效掌握,為學生深入學習語文打好基礎。
關鍵詞:小學語文 拼音教學 趣味化 學習效果
DOI:10.12241/j.issn.1009-7252.2020.26.046
拼音是一種符號,本身無實意,傳統(tǒng)的教學中,教師慣于讓學生死記硬背,不僅無法取得較好的效果,也影響了學生語文學習興趣的形成。因此,對于拼音,教師不妨采取趣味化教學法,帶領學生以不同的方式來認識拼音,從而保護學生的學習熱情,強化其學習效果。
一、創(chuàng)設生活情境,促進聯(lián)想記憶
拼音本身沒有實際含義,我們只是借助它來拼讀漢字,所以在學習的過程中,難免要強行記憶它的形態(tài)和讀音,這對觀察能力和記憶能力較差的低年級小學生來說,具有很大的難度。但是,生活這片廣袤的沃土孕育了各種文化和知識,同時也給我們學習各種知識提供了靈感。況且,相比于拼音,小學生自然更愿意親近生活。因此,在小學語文拼音教學中,教師不妨根據(jù)拼音的特點,引導學生發(fā)揮聯(lián)想,構建生活圖景。一方面體現(xiàn)拼音的趣味性,另一方面讓學生借助想象和聯(lián)想,在生活的啟發(fā)下準確識讀和記憶拼音。
例如:在學習“a”時,教師可以借助電子課件展示這樣一幅圖片:一個梳著馬尾的小姑娘張口唱歌。然后,教師可以提問:“請認真觀察小姑娘的嘴型,她在唱什么?”這時學生會模仿小姑娘的口型,發(fā)出“啊”的聲音。教師應表示贊許,然后讓學生關注小姑娘的頭,接著,教師可以用畫筆將小姑娘的頭和辮子描畫下來,抽象出拼音字母“a”,并讓學生在本子上寫下這個字母。而在日后的學習中,學生看見“a”,或者聽到“啊”的讀音,便會聯(lián)想到小姑娘唱歌這一生活情境,進而能夠準確讀寫“a”。當然,生活情境的創(chuàng)設方法不一而足,教師要根據(jù)具體的拼音字母而定,但要注意選擇學生感興趣、能理解的情境主體。這樣才能體現(xiàn)拼音之趣,開啟童稚之蒙。
二、加強動畫演示,促進形象記憶
拼音字母的書寫是小學生學習的一大難關,一方面是因為學生對這種符號不感興趣,另一方面是學生思維受到局限,記不住拼音的形態(tài),且動手能力較差,這體現(xiàn)了形象化教學的重要性。并且,在信息技術迅猛發(fā)展的時代,動畫技術也得到更廣泛的應用,給醫(yī)學、建筑、教育等多個行業(yè)注入新的生機。作為小學語文教師,不妨利用動畫來加強拼音教學,即通過動畫演示來呈現(xiàn)拼音的形態(tài)和讀音,以使學生對拼音產(chǎn)生形象化記憶,同時提升課堂的活力。
例如:在學習“ü”時,筆者給學生展示這樣一則動畫:“一條小魚在水里游泳,冒出水面吐了幾個泡泡,當魚身處于“u”的形態(tài)時,小魚靜止不動,然后,小魚的身體以及身體上方的泡泡,逐漸抽象成字母‘ü……”動畫播放結束后,筆者讓學生說出動畫中動物的名字,學生答出“魚”后,筆者再介紹“ü”的四個讀音。而在學習“e”時,筆者則播放大鵝在水里游泳的動畫,然后在恰當?shù)臅r機使動畫暫停,讓學生根據(jù)鵝的形態(tài)主動描畫、抽象出“e”。之后,筆者從“鵝”的讀音出發(fā),帶領學生認識“e”的四個讀音??梢姡ㄟ^動畫情境的呈現(xiàn),可以提升拼音課堂的趣味性,促進學生對拼音的識讀和記憶。
三、編寫故事兒歌,促進理解記憶
不難發(fā)現(xiàn),讓學生直接背誦26個拼音字母,學生總會出現(xiàn)疏漏,或者背到一半就卡住,但如果將字母編成旋律簡單的歌曲,學生在背誦時就十分流暢。這說明旋律有助于加深學生對學習內(nèi)容的記憶。另外,在拼音教學中,需要學生掌握一些拼寫規(guī)則,這對學生來說具有較強的挑戰(zhàn)性。鑒于學生對旋律比較敏感,教師不妨將一些拼寫規(guī)則編寫成兒歌,同時以故事的形式對兒歌內(nèi)容或者拼寫規(guī)則進行進一步的解釋,讓學生在唱歌的過程中能夠聯(lián)想到相關的故事。這一方面可以使拼音學習變得生動有趣,另一方面能夠使學生對拼音的拼寫方法和規(guī)則產(chǎn)生理解性記憶。
例如:在漢語拼音的拼寫規(guī)則中,當j、q、x與ü相拼時,ü需要去掉兩個點。為了讓學生記住這一規(guī)則,教師可以引入歌訣:“小ü小ü有禮貌,見到j、q、x,行禮要脫帽?!痹诮忉尩臅r候,教師可以描述故事情境:“小ü是個有禮貌的好孩子,j、q、x都是他的長輩,小ü遇見j、q、x,要摘下帽子行個禮,也就是去掉頭上的兩個點,以示尊敬……”這時,會有一些學生產(chǎn)生疑惑:“ü摘掉帽子就變成了u,這不是很混亂嗎?”教師可以借機解釋其中原因,即j、q、x無法與u相拼(可以讓學生嘗試拼讀),所以不會造成混淆,而為了書寫方便,當j、q、x與ü相拼時,可以省掉ü的兩個點。最后,再讓學生反復吟誦兒歌,并解釋兒歌的意思。通過這種方式,可以加深學生對拼音知識的理解和記憶,并讓學生體會到學習的快樂。
四、組織拼音游戲,保護學習熱情
低年級小學生接受能力較差,在知識啟蒙階段,拼音的學習給他們帶來很多困擾,他們很容易感到厭倦和疲憊,不愿意主動學習和練習,這對學生日后識字會造成不利的影響。但是,小學生對游戲情有獨鐘,并且在游戲中,他們更愿意釋放熱情、發(fā)揮潛能。所以,在小學拼音教學中,教師不妨適當設計拼音游戲,讓學生在游戲中認識拼音、學習拼音,或者復習學過的知識。從而保護學生的學習熱情,完善學生的學習成果。
例如:在學習“z、c、s”時,筆者組織學生玩“找朋友”的游戲,其形式如下:筆者拿出事先做好的卡片,上面寫有一些學過的拼音字母,比如:a、i、u、e等等。然后,請十名學生上臺,每人隨機選取一張卡片,并向他人展示。接著,筆者發(fā)出“找朋友”的命令,學生可以根據(jù)自己手中卡片上的字母,尋找合適的朋友,組成拼音,拼出某個字后要進行組詞。比如,兩名分別拿著“c”和“a”的學生組合在一起,拼出“ca”,組詞為“擦桌子”。此外,也有比較聰明的學生,三人組合在一起,組成“zuo”,組詞“做作業(yè)”。通過游戲情境的構建,可以讓學生快速掌握拼音的拼讀,并使其得到快樂的學習體驗。
總之,在小學低年級語文拼音教學中,教師要積極滲透趣味元素,打造生動、活潑的學習環(huán)境,讓學生在輕松愉悅的氛圍中有效掌握知識和技能。
參考文獻:
[1] 張靜《小學一年級拼音教學的策略》,《教育觀察》2019年第21期。
[2] 吳世鋒《如何提高小學語文拼音教學的有效性》,《中國農(nóng)村教育》2019年第1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