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藝歌,王士杰
(中鐵大橋(鄭州)纜索有限公司 鄭州市 450044)
隨著技術的發(fā)展,斜拉索用鋼絲抗拉強度級別越來越高,從最初1570MPa、1670MPa直至目前的2000MPa,例如蕪湖長江公鐵大橋(主跨588m)和滬通長江大橋(主跨1092m)均采用抗拉強度2000MPa的鋅鋁合金鍍層鋼絲成品拉索。斜拉索是斜拉橋的重要受力構件,冷鑄錨是斜拉索的重要組成部分,位于斜拉索兩端,起著錨固斜拉索、傳遞索力的作用。如果斜拉索出現(xiàn)損傷或失效等情況,會直接影響斜拉索和橋梁的安全使用壽命。為保證2000MPa平行鋼絲拉索冷鑄錨固安全性能,從高強鋼絲、冷鑄錨具、冷鑄填料三個關鍵受力構件進行質(zhì)量控制,然后進行試驗索的彎曲疲勞試驗、靜載破斷試驗等檢測。
斜拉索冷鑄錨由錨杯、分絲板、連接筒、錨圈、前后蓋等金屬部件組成,高強鋼絲穿入分絲板后進行鐓頭,錨杯內(nèi)腔灌注冷鑄填料,經(jīng)高溫養(yǎng)生固化形成冷鑄錨結構(見圖1)。
2000MPa高強鋼絲由國內(nèi)專業(yè)廠家生產(chǎn),主要技術指標見表1。鋼絲使用前按照鋼絲生產(chǎn)廠家檢驗項目取樣數(shù)量的5%進行抽樣檢測,檢測項目包括抗拉強度、屈服強度、伸長率、彈性模量、反復彎曲、纏繞性能、扭轉性能等,經(jīng)檢驗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
依據(jù)《公路斜拉橋設計細則》(JTG/T D65-01-2007)標準要求,運營狀態(tài)斜拉索安全系數(shù)不應小于2.5,施工狀態(tài)斜拉索安全系數(shù)不應小于2.0,斜拉索錨具的安全系數(shù)不應小于斜拉索的安全系數(shù)。
冷鑄錨具常規(guī)采用40Cr材質(zhì),2000MPa平行鋼絲拉索錨具采用性能更好的42CrMo和35CrMo,應符合《合金結構鋼》(GB/T 3077-2015)的規(guī)定。
在錨具加工過程中,錨杯和錨圈采用鋼錠經(jīng)鍛壓鍛成空心筒體的鍛件,應符合《大型合金結構鋼鍛件技術條件》(GB/T 33084-2016)的規(guī)定。鍛件的力學性能與錨具截面尺寸相關,隨著尺寸的增大,鍛件屈服強度ReL逐漸下降。結合錨具截面尺寸,42CrMo鍛件和35CrMo鍛件屈服強度ReL分別為550 MPa和540MPa。
表1 2000MPa高強鋼絲技術指標
錨具的結構尺寸由以下幾個因素確定:錨杯小端孔徑應滿足索體穿過及填料灌注工藝間隙的要求;大端孔徑應滿足鋼絲發(fā)散空間、鋼絲穿入分絲板后的鐓頭間隙;錨杯內(nèi)鋼絲的有效錨固長度(lsc)應滿足冷鑄錨固填料與鋼絲的粘結強度的要求,應大于鋼絲在冷鑄填料中的拔出試驗的最小握裹長度;錨杯內(nèi)腔錐形面的母線與軸線的夾角(βs)適宜,若角度太小,容易造成拉索在超張拉后的分絲板的回縮值過大;錨杯的平均壁厚(tsm)須滿足冷鑄體引起的壓力在錨杯壁上產(chǎn)生的環(huán)向應力要求(見圖2)。
錨杯強度驗算包括:內(nèi)外螺紋強度校核(彎曲、剪切、擠壓)、錨杯危險斷面驗算(錨窩退刀槽處)、錨杯環(huán)向應力;錨圈強度驗算包括:螺紋強度(彎曲、剪切、擠壓)、端面承壓。通過錨具強度驗算可以知道,錨杯是由鍛件屈服強度控制其結構尺寸,錨圈是錨墊板承壓控制其外形尺寸,因此考慮到錨具結構尺寸的緊湊性及經(jīng)濟性,錨杯采用42CrMo,錨圈采用35CrMo。
在2000MPa平行鋼絲拉索錨具設計時,分絲板灌注流道間隙增大,適當延長錨固段鋼絲的發(fā)散區(qū)域,改善錨具的灌注工藝性;在錨杯小端口處增加彈性限制器,降低拉索接觸應力以及由此產(chǎn)生的二次彎曲應力,提高拉索的彎曲疲勞性能(見圖3)。另外,錨具結構的細節(jié)設計要合理,變截面部位出現(xiàn)尖角或圓角半徑不夠大,會造成應力集中;錨具表面光潔度不足,加工過程留下的劃痕、刀痕、磨削裂紋等也會造成應力集中,都可能導致錨具在交變應力作用下發(fā)生疲勞斷裂。因此在高強度斜拉索錨具結構設計中,更應注重細節(jié)部位的處理:變截面部位應采用圓角過渡,且圓角半徑不能太小,以降低應力集中;加工時應控制表面及圓角處的光潔度,提高表面質(zhì)量,以利于增強材料的疲勞強度。
錨杯及錨圈加工工藝流程:42CrMo/35CrMo→鍛造→粗車→進廠檢驗→熱處理→半精車→超聲波探傷→精車→鉆孔攻絲→磁粉探傷→粉末滲鋅→封閉處理→最終檢驗→成品入庫。
錨杯及錨圈的坯件為鍛鋼件,需進行調(diào)質(zhì)熱處理,過高的熱處理強度,會過大地增加材料的硬度和脆性,增加工件機加工難度,同時也會增加工件的內(nèi)應力,產(chǎn)生表面裂縫,結合廠家錨具制造經(jīng)驗,錨杯硬度225~269HB,錨圈硬度207~255HB。熱處理符合《鋼件的淬火與回火》(GB/T 16924-2008)標準要求,不能出現(xiàn)硬度不勻、淬透深度不足、表面裂紋、組織畸形等工藝性缺陷。錨具熱處理后,按照《金屬材料布氏硬度試驗第1部分:試驗方法》(GB/T230.1-2009)標準規(guī)定進行硬度檢測。錨杯及錨圈均按照《鍛鋼件超聲檢測》(JB/T 8467-2014)規(guī)定的2級要求逐件進行超聲波探傷檢驗,成品表面均按照《鍛鋼件磁粉檢測》(JB/T 8468-2014)規(guī)定的2級要求逐件進行磁粉探傷。
冷鑄錨具有規(guī)格型號和產(chǎn)品流水號標志,同規(guī)格的部件具有互換性。每套錨具均有質(zhì)量保證書,標明各主要部件的材質(zhì)、化學成分、機械性能、探傷報告等,填寫各部件硬度、尺寸加工誤差、滲鋅層厚度等檢測結果。
錨具防護目前主要有常用3種方式:電鍍鋅、熱浸鋅和粉末滲鋅。粉末滲鋅是一種化學熱處理工藝,能夠形成鋅鐵合金保護層,有效防止錨具腐蝕。錨具粉末滲鋅工藝流程:酸洗除銹→工件裝夾→裝爐→工藝參數(shù)設置→滲鋅(升溫、恒溫、冷卻)→出爐→水洗→干燥→檢驗→鈍化→封閉。
錨具粉末滲鋅主要特點:涂層厚度均勻,梯形螺紋直接滿足旋合配合精度;滲鋅層為擴散冶金結合,鋅鐵合金與基體金屬結合強度高;滲鋅層硬度高,耐磨損性能好;涂層耐腐蝕性強,工藝過程環(huán)保,沒有氫脆現(xiàn)象。粉末滲鋅錨具經(jīng)1000h中性鹽霧試驗,試件表面未出現(xiàn)紅銹。錨具3種防護方式技術指標對比見表2。
表2 電鍍鋅、熱浸鋅和粉末滲鋅指標比較
冷鑄填料主要由環(huán)氧粘接材料、鐵砂(粗骨料)、礦粉(細骨料)組成,是在常溫下灌注高溫下固化,形成圓臺狀冷鑄體,將鋼絲握裹楔進錨杯,形成整體結構傳遞索力。為了滿足2000MPa高強鋼絲的錨固強度,我們在原有冷鑄填料配方的基礎上,進行了多次配方試制,經(jīng)過常溫抗壓強度試驗、高溫抗壓強度試驗、熱老化試驗、鋼絲拔出試驗等,開發(fā)出性能更好的QS2160冷鑄填料。該配方主要特點是,冷鑄體為海島結構的環(huán)氧樹脂合金,固化物具有超高的斷裂韌性、抗裂紋擴展能力和熱穩(wěn)定性。錨具養(yǎng)生固化溫度從175℃降至160℃,錨具養(yǎng)生質(zhì)量更易得到保障。試件常溫抗壓強度從147MPa提高到160MPa以上,滿足了高強鋼絲的錨固要求。
采用2000MPa高強鋼絲、42CrMo錨杯、35CrMo錨圈及QS2160冷鑄填料制造了一組試驗索,以驗證斜拉索冷鑄錨固安全性能。
按照《大跨度斜拉橋平行鋼絲拉索》(JT/T 775-2016)標準要求對試驗索進行了彎曲疲勞性能試驗檢測。試驗索規(guī)格為PESC7-511,公稱破斷索力39311kN。疲勞試驗加載波形為正弦波,頻率0.6Hz,疲勞加載峰值為17699kN(0.45),應力幅為4916kN(250MPa);200萬次疲勞加載過程中動恒載保持穩(wěn)定,未見異常;疲勞試驗完成后,對該試驗索進行了軸向拉伸試驗,試驗最大荷載為37407kN,加載過程中未見異常;試驗完成后檢查,未見鋼絲斷裂和護套破損等現(xiàn)象,且錨圈與錨杯能自由旋合。具體檢測數(shù)據(jù)和結果見表3。
表3 PESC7-511斜拉索彎曲疲勞性能試驗檢測結果
按照《大跨度斜拉橋平行鋼絲拉索》(JT/T 775-2016)標準要求對試驗索進行了靜載性能試驗檢測。試驗索規(guī)格為PESC7-547,公稱破斷索力42102kN。試驗中,各級加載穩(wěn)定,未見異常;試驗荷載最大值為41712kN,持荷5min后卸載,未見異常;試驗完成后檢查,未見鋼絲斷裂和護套破損等現(xiàn)象,且錨圈與錨杯能自由旋合。具體檢測數(shù)據(jù)和結果見表4。
表4 PESC7-547斜拉索靜載性能試驗檢測結果
斜拉索鋼絲抗拉強度級別提高后,需要與之匹配的冷鑄錨具和冷鑄填料,以滿足結構受力。采用42CrMo錨杯、35CrMo錨圈及QS2160冷鑄填料制造的2000MPa平行鋼絲拉索試驗索,經(jīng)彎曲疲勞試驗及靜載試驗檢驗,各項指標符合設計和標準規(guī)范要求,冷鑄錨固性能安全可靠,為2000MPa平行鋼絲拉索項目的實施奠定了基礎,也可作為類似項目的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