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玲
農村小學作文教學不是十分樂觀,主要是因為小學生的社會閱歷較淺,大多數學生的作文“說空話,說假話”。這也與傳統(tǒng)應試教學模式下,教師對學生話語權的過度把控有關:只注重傳授學生“寫作技巧”與基礎語文知識,忽略了對學生情感的培養(yǎng),使學生難以完成與自然、他人的正常對話。為了改變語文作文教學問題,教師可以在加強對話探索的背景下,通過營造對話氛圍、建立對話平臺、完善對話模式等方面出發(fā),打造更為高效的農村小學作文課堂,提高學生的作文水平。
一、營造對話氛圍
眾所周知,在傳統(tǒng)應試教育模式下,教師往往是課堂教學中的主導者,學生只能跟隨著教師的講解思路走,很少擁有自己獨立思考的時間和機會。這種情況下,教師與學生之間的關系往往也是不平等的,師生溝通交流時也會存在一定程度的障礙,導致無法達到有效的對話探討教學效果。因此,若想改變教學現(xiàn)狀,教師首先應該構建更為合理的師生關系,打造良好的對話教學氛圍。
若想使學生從根本上認識“對話”在作文教學中的重要意義,教師應該投身到學生當中,營造民主且和諧的師生環(huán)境。比如,在《學寫新聞》的作文學習課堂上,由于農村地區(qū)報刊亭等并不十分常見,學生可能對報紙的認識與了解不多,因此教師可以為學生提前布置學習任務,使學生能夠了解并掌握一定的新聞知識。在課堂上,教師即可采取新聞發(fā)布會的教學形式,給予學生一定的自由發(fā)言時間,比如有的學生通過朗讀為同學介紹文字的新聞信息,有的學生通過錄音機回放錄音新聞,有的學生利用多媒體教學工具展示時事視頻新聞。待學生發(fā)言完畢后,教師應該對學生的發(fā)言內容進行一定的總結與補充,營造出和諧的對話氛圍,實現(xiàn)師生間的精神溝通,從而達到提高學生作文表達情感的教學目的。
二、建立對話平臺
小學階段的學生在作文方面最大的難題莫過于缺少作文的素材了,由于小學生通常在家庭與校園兩點間進行活動,導致了小學生缺少見聞,倘若教師與家長不能正確引導學生進行閱讀,更會加劇學生寫作素材匱乏的情況。這也導致一些學生雖然寫作技巧較好,也難以寫出優(yōu)秀文章。為了解決這種“巧婦難為無米之炊”的寫作現(xiàn)狀,教師可建立開放性活動的平臺,并且在活動中實現(xiàn)與學生的有效對話,提高學生的作文水平。
小學作文中通常會涉及三個時態(tài),即過去進行時、現(xiàn)在進行時與未來進行時,因此教師在構建對話活動平臺時可以根據這三種情況展開不同的對話活動。比如,在過去式的作文“? ? ? 的回憶”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通過誦讀范文、講述自身童年趣事等方法,打開學生回憶的大門,使學生能夠像播放電影一般回憶自己經歷過的或是高興或是悲傷的事情。在此過程中,教師還可以引導學生口述自己最為難忘的經歷,使學生能夠通過彼此間的溝通交流,更好地挖掘自身的回憶,從而豐富自身的寫作素材。在此類對話教學活動的開展過程中,教師應該“眼觀六路,耳聽八方”,充分引導學生發(fā)掘素材,同時,教師還應該根據不同年齡段的學生開展更為符合學生身心發(fā)展需求的活動,以達到最為高效的教學目的,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水平。
三、構建對話模式
俗話說“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因此若想充分發(fā)揮出對話教學模式的教學效果,教師首先應該構建合理的對話教學模式,設計出最為適合學生學習需求且符合新課程改革后有關教育部門教學理念的對話教學模式。為了達到這一教學目的,教師首先應該激發(fā)學生對寫作及對話的學習興趣,使學生能夠認識對話模式在小學寫作教學中的重要作用,從而激發(fā)出學生在對話學習模式中的積極性與主動性,最終打造良好的教學效果。
在學生學習興趣的激發(fā)過程中,教師可以為學生展現(xiàn)出一個豐富多彩的語文知識世界,引發(fā)學生學習與探索的熱情及積極性。教師可以引導學生閱讀名著《假如給我三天光明》。之后,再布置一個簡單的小任務,即在父母的協(xié)助下,蒙上雙眼切身實地地感受海倫的日常生活。這樣,學生往往可以更為具體地表達出自己的真情實感,寫出更為優(yōu)秀的讀后感。同時,教師還可以對話活動的開展為教學基礎,為學生展現(xiàn)一個更為豐富多彩的世界。例如在“與音樂對話”的相關教學活動開展過程中,教師可以為學生播放一些動人的音樂作品,或者為學生講述音樂發(fā)展過程中的一些感人故事,使學生能夠感受到音樂這門藝術的魅力。這樣,學生就可以根據自身的情感與體會展開相關作文的寫作。當然,教師還應該逐步完善對學生作文的評價模式,在此過程中,教師可以采取對話的模式,使學生能夠更為清晰地了解自己在寫作方面的優(yōu)點與缺點,從而采取最為符合自身發(fā)展的學習方法和手段。
在農村小學作文教學開展過程中,教師可以在對話探索背景下展開作文教學,拓展學生的寫作素材,增加學生的情感表達能力,提高學生的寫作技巧,最終提高學生在寫作方面的綜合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