歪道道
根據數據調研機構Strategy Analytics調查數據顯示,2019年全球功能機出貨量4.2億部,其中,中國品牌傳音(包括子品牌Tecno、iTel)出貨量份額24.9%,三星份額占比14.5%、諾基亞份額為6.3%,排名第三。
而在2016年,諾基亞在功能機市場的占有份額為8.9%,僅次于三星13.2%,排名第二。
不論是韓國的三星還是中國的傳音,老牌大廠與新興勢力在面對昔日霸主諾基亞時,聯袂上演逼宮的戲碼將諾基亞用以挽尊的遮羞布撕得粉碎。
對于諾基亞來說,雖然手機業(yè)務的突然崩盤沒有影響其在5G技術領域的發(fā)揮,轉型之后在無線通信技術上的擴展,也令其在2019年交出凈銷售額233.15億歐元(約合1899億人民幣)的亮眼財報。但諾基亞從未放棄重返手機市場的嘗試。
不論是擁抱微軟,打造專為自家手機定制的Windows Phone系統(tǒng),還是向Android妥協推出5G智能手機,諾基亞對于逝去手機業(yè)務的執(zhí)念一度被外界解讀為“咽不下這口氣”的耿耿于懷。
可惜的是,在智能手機的嘗試中,Windows Phone被市場證明了其落后于Android與iOS的生態(tài)。而諾基亞Android手機“高價低配”的倒車式營銷策略也并未讓其在主流系統(tǒng)的智能手機市場掀起浪花。
實際上,雖然智能手機的普及是大勢所趨,但受困于經濟發(fā)展的不均衡以及網絡通信基礎設施的不完善。世界范圍內,功能機仍舊有接近一半人口的市場基數。
截至2019年,根據研究公司We Are Social的數據顯示,雖然有很多國家的5G服務已經推出。但在全球,仍有占據世界人口比例的47.2%的34億人尚未接觸到互聯網服務。而傳統(tǒng)的功能機正是他們離不開的生活必需品。
而經濟越欠發(fā)達地區(qū),越是功能機可以延長商業(yè)壽命的福地。
非洲與中東因而成了功能機賴以生存的樂園。但正如諾基亞對于自家系統(tǒng)的自傲,喪失了迭代更新以狙擊iOS的寶貴先手;在面對非洲的廣闊市場時,諾基亞同樣忽視了這塊土地對于科技的需求,倚老賣老做起了“以空間換時間”的生意。
不同于傳音對非洲精準定制的市場策略,諾基亞對于非洲市場的調研顯得漫不經心—老舊的款式、既有的模具和“萬年不變”的功能,并不能為第三世界國家?guī)砜萍忌系臐M足。
而在早期,傳音就已經注意到了非洲市場的特點。在非洲多數地區(qū)尚未通電的情況下,傳音推出了擁有“超長續(xù)航”的手機系列。而非洲地區(qū)的運營商眾多,跨網時被扣除的電話費對于用戶來說價格不菲。為此,傳音推出雙卡雙待,甚至四卡四待手機。
這種緊密貼合市場的產品策略對于諾基亞而言是難以想象的,其只有在被人搶先一步時才注意到市場的趨勢是什么,這導致了在外觀的設計上輸給了三星,而在功能的實用性上,又不如中國的傳音。
關于諾基亞如何擊敗摩托羅拉的傳奇故事不需要多說,同樣,關于諾基亞如何錯過Android而逐漸走下神壇的滑鐵盧之路同樣無須再做贅述。
無人可知手機業(yè)務對于如今的諾基亞到底意義幾何。但有一點可以確定的是,諾基亞對于成熟技術的自信有時過于盲目,很難洞悉科技背后的商業(yè)需要,最終淪為科技界的“直男企業(yè)”。
在開放生態(tài)成為互聯網的一大特點,并以此要求科技公司調轉方向的風口浪尖,諾基亞固守著蝸牛速度的Symbian生態(tài)敝帚自珍,在Android逐漸迭代至好評如潮的Android 2.3.4后,諾基亞便徹底失去了系統(tǒng)優(yōu)勢。但諾基亞也出現過爆款,甚至于在智能手機愈加普及的當下,諾基亞仍舊能夠依靠曾經的火爆為功能機市場帶來梅開二度的春天。
印度是諾基亞功能機的主要市場之一。實際上,雖然印度一直號稱技術強國,但光環(huán)另一面,是印度的功能機市場已經成為繼非洲與中東之后的世界第三。
2017年,隨著HDM Global對于3310的復刻引起市場的強烈反響,諾基亞為了進一步滿足市場對于主流應用的需要,在2018年推出了4G版3310。
手機一經發(fā)布,立刻引發(fā)了市場的銷售風暴,一度遭遇有價無市的局面。在印度,傳統(tǒng)的三大本土手機廠商Micromax、LAVA、Intex也紛紛推出了3310的山寨版,配置外觀顏色功能幾乎一模一樣,只是價格略低。
曾作為印度手機市場第二名的Micromax放下臉面復刻3310,足以證明諾基亞的情懷與工業(yè)科技仍舊保存著市場潛力。
再次讓人惋惜的是,諾基亞并未由此延伸出望向未來的長遠眼光。在印度擁有優(yōu)勢的諾基亞,再一次敗在了印度新興的公司Reliance Jio的手下。Relaiance Jio憑借對于印度本土科技需求的洞見,基于Linux打造了Kai OS系統(tǒng)。
這一系統(tǒng)的最大特點是融合了功能機與智能機的各自優(yōu)勢,做到了既可以如功能機一樣省電節(jié)流,又可以在其上使用一些主流的互聯網APP。內部的系統(tǒng)相對封閉,運行流暢,在配置非常低的條件下仍能提供良好的使用體驗。
根據互聯網公開數據顯示,Kai OS系統(tǒng),在印度已經超過iOS成為僅次于Android的第二大移動操作系統(tǒng)。憑借此系統(tǒng),Reliance Jio一躍成為印度功能機“王者”,在2018年第二季度達到了47%的市場占有率。
諾基亞沒有獨立開源打造系統(tǒng)的能力嗎?諾基亞看不到印度市場智能手機終將普及的未來嗎?諾基亞不知道市場轉化期之于科技公司的商業(yè)意義嗎?
這一切的疑問自然不是對諾基亞科技實力的指摘,但正如諾基亞曾失去對未來的洞見失手于iOS,錯過了Android,如今印度的Kai OS仿佛也在勾起諾基亞不愿再記起的羞恥回憶。
諾基亞屢次失去對未來的精準預判,與它的科技才華并不相符,也許只有諾基亞內部才知道這些問題的原因究竟是什么,但可能連諾基亞自己也不知道該如何解決。
全球所有以通信技術起家的企業(yè)都有生態(tài)閉環(huán)的美夢,也許這也是諾基亞孜孜不倦準備反攻手機市場的原因之一。但結合近幾年諾基亞的糟糕表現,好像很難為對其有所期許的粉絲們提振信心。
小米通過上下游供應鏈的整合拼湊出整片的“交互王國”,卻始終抱有運營商身份之外的遺憾;華為通過通信技術的修煉,逐步完善自己的“商業(yè)宇宙”,卻又沒有一錘定音的核心優(yōu)勢。
基于此,中國手機市場很難在短期內出現一個擁有絕對生態(tài)閉環(huán)的巨頭企業(yè),這一點放在世界市場也同樣適用。而華為與小米的遺憾對于諾基亞,曾經卻可以是唾手可得的玩物。
對于諾基亞來說,如今轉身啃食回頭草多少有些難以下咽,畢竟功能機對于未來的競爭趨勢而言意義不大。而近兩年推出的智能手機基本也被HDM Global的運營策略“敗光人品”。
這一點,諾基亞也許可以向Reliance Jio求取真經。作為后起之秀,Reliance Jio通過迎合市場的產品和營銷策略入手,精細挖掘,長遠布局,一步步走到印度第一的位置,并通過開發(fā)新系統(tǒng)為跳板對智能手機市場虎視眈眈。
諾基亞如果能夠真正吸收成功經驗,獲得啟示后也許會找到一條屬于自己的崛起之路。它不只是靠情懷,也不靠是良好的自我感覺,而是依靠市場來檢驗自己的產品。唯有如此,才不會被長尾效應帶來的翻紅誤以為是商業(yè)實力的體現;唯有如此,才不會被財報與紙面趨勢遮蔽了世界流動的真實;唯有如此,才不會被過往的輝煌誤判了了當下的形勢。
諾基亞走下神壇已經十年,這十年來,不少人仍在感嘆它曾經的輝煌,這對于諾基亞而言,不如徹底死去來得有尊嚴。但世界這樣精彩,誰又甘心就這樣悄無聲息地逝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