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炎, 田王健
(1.山西王家?guī)X煤業(yè)有限公司,山西 忻州 036600; 2.山西煤炭運銷集團科學技術研究有限公司公司,山西 太原 030002)
近距離回采巷道受工作面回采應力及采空區(qū)殘余應力影響,巷道圍巖出現(xiàn)失穩(wěn)現(xiàn)象,巷幫煤柱支承作用力及頂板巖體承載能力降低,使回采巷道兩幫、頂?shù)装瀹a(chǎn)生垂直剪切應力,導致巷道兩幫移近量大、頂板破碎、底板鼓起等圍巖變形現(xiàn)象,從而嚴重影響著工作面安全穩(wěn)定回采;傳統(tǒng)錨桿、錨索支護在多重應力影響區(qū)巷道內(nèi)支護效果差,必須根據(jù)應力區(qū)巷道圍巖受力情況,采取合理有效的加強支護措施[1-3]。本文以王家?guī)X煤礦18105回風順槽為例,對巷道圍巖二次動壓受力情況進行分析,并采取了“棚架支護+注漿加固”等聯(lián)合圍巖控制措施。
王家?guī)X煤業(yè)有限公司18105回風順槽位于井田一采區(qū)北翼,巷道北部為回采煤層,東部為18103運輸順槽,間隔保安煤柱寬度為24.5 m,南部為一采區(qū)集中大巷,西部為18105工作面;18105回風順槽為留巷巷道,為兩個回采面服務,18103回采時作為其輔運兼進風巷,18105回采時作為其回風順槽,如圖1所示。
18105回風順槽設計長度為1 800 m,18105回風順槽沿4#煤底板掘進,施工巷道為矩形斷面,巷道斷面規(guī)格為5.5 m×4.2 m(寬×高)。4#煤層全區(qū)鉆孔揭露其可采厚度為4.02 m~11.70 m,平均厚7.69 m,呈北厚南薄之勢,煤層結構較復雜,含矸多為2層~3層,夾矸巖性以泥巖、砂質(zhì)泥巖為主。煤層頂板以上0 m~5.6 m為4#煤層,黑色半暗型,夾有2層~3層夾矸;5.6 m~9.5 m為泥質(zhì)砂巖,呈灰黑色,泥質(zhì)膠結;9.5 m~16.3 m為中粒砂巖,呈灰色,鈣質(zhì)膠結;16.3 m~17.7 m為細砂巖,巖層呈深灰色,鈣質(zhì)膠結;17.7 m~20.6 m為粗砂巖。4#煤直接底為0.9 m泥巖,老底為4.7 m砂巖。
圖1 18105回風順槽平面布置圖
2.1.1 原有支護情況
1) 頂板錨桿采用Ф22 mm×2 400 mm左旋無縱筋螺紋鋼錨桿,配套150 mm×150 mm×10mm蝶形托盤,間排距1 000 mm×800 mm,每排6根,矩形布置,每根錨桿配1支型號為K2335和1支Z2360的樹脂錨固劑,拉拔力不小于100 kN,扭矩不小于200 N·m。托梁采用Ф16的圓鋼焊制,孔大小為80 mm×80 mm,孔距1 000 mm,長度5 200 mm,寬度80 mm。
2) 頂板錨索采用Φ17.8 mm×7 300 mm,間排距1 600 mm×1 600 mm,MX鎖具,托板為300 mm×300 mm×16 mm鋼板托盤,每排3根,矩形布置,每根錨索使用1支K2335和2支Z2360錨固劑進行錨固,拉拔力不小于150 kN。錨索布置在錨桿排中間。
3) 右?guī)湾^桿采用Ф22 mm×2 400 mm左旋無縱筋螺紋鋼錨桿,左幫錨桿采用Ф20 mm×2 000 mm玻璃鋼錨桿,配套150 mm×150 mm×10 mm蝶形托盤,錨桿間排距800 mm×800 mm,每幫布置5根,矩形布置,每根錨桿配1支Z2360的樹脂錨固劑,拉拔力不小于70 kN,扭矩不小于100 N·m。
2.1.2 前期加固情況
1) 頂板補強支護方式為:在原兩排錨索之間增加“錨索+ω鋼帶”聯(lián)合直護,每排3根錨索,間排距1 600 mm×1 600 mm;錨索規(guī)格為19芯Ф22 mm×8 300 mm柔性錨索(錨索長度根據(jù)頂板巖性調(diào)整,保證錨固到深部穩(wěn)定巖層中不小于1.5 m);錨索托盤規(guī)格為300 mm×300 mm×20 mm穹形托盤,配套調(diào)心球墊和減摩墊片;每孔使用1支CK2360和2支K2360錨固劑進行錨固,拉拔力不小于200 kN,ω鋼帶規(guī)格為4 500 mm×140 mm×8 mm(長×寬×厚)。
2) 右?guī)脱a強方式為:每隔800 mm施工一根幫錨索和少量幫錨桿。左幫由于風筒和風水管路,基本不補強。加固后頂板支護平面如圖2所示。
圖2 加固后頂板支護平面圖(mm)
根據(jù)現(xiàn)場觀察情況,結合巷道補強支護情況可以發(fā)現(xiàn):
1) 從工作面回風順槽超前支護段至1 350 m段巷道受壓影響最大,受回采超前支撐壓力及鄰近采空區(qū)側向壓力擠壓影響,現(xiàn)已影響工作面機尾超前支架、過渡支架的正常推移,影響了回采工作面的正常生產(chǎn)。該段巷道頂板下沉嚴重,兩幫煤柱明顯松動,應立即進行加強支護。
2) 1 350 m至1 250 m段巷道、920 m至800 m段巷道、320 m至270 m段巷道、270 m至200 m段巷道頂板局部破碎、巷道兩肩部煤體破碎鼓出,且局部仍有“煤炮”聲。說明該段巷道仍受鄰近采空區(qū)側動壓影響,是需要加強支護的重點地段。
3) 950 m至920 m段巷道、700 m至550 m段巷道、450 m至400 m段巷道、400 m至370 m段巷道、370 m至320 m段巷道頂板、兩幫煤體破碎,且已有部分巷幫煤體垮落。說明該段巷道受動壓影響明顯,需要對巷道圍巖深部變形情況進行探測,根據(jù)圍巖松動圈范圍大小,采用注漿加固的方法提高圍巖強度。
4) 1 150 m至950 m段巷道、270 m至200 m段、200 m至停采線段巷道頂板較完整、兩幫煤體變形不明顯。建議暫不進行加固維護。
5) 初步確定在巷道200、250、350、450、550、730、830、980、1 050、1 350、1 480、1 600 m處進行頂板圍巖結構窺視工作,以確定巷道頂板離層層位、破碎范圍,為補強支護、注漿加固提供依據(jù)。
本次巷道維護的主要目的是:保證回采工作面的正常推進;保證巷道正常的膠輪運輸、通風斷面;保證巷道在回采期間不發(fā)生大面積漏頂、冒頂;巷道維護后要求凈高不低于3 500 mm,凈寬不低于4 000 mm。由于該段巷道已進行過兩次補強支護,頂幫錨索、錨桿密度較大,不宜再進行錨索補強。因此,主要采用架棚支護、注漿加固為主的維護方式。
1) 工作面回風順槽超前支護段至1350m段巷道:采用棚架支護+注漿加固的維護方案。維護前,首先對維護區(qū)域巷道破碎頂板段、巷肩破碎段進行注漿加固,注漿加固的范圍根據(jù)頂板窺視情況逐段確定,以保證形成加固圈,原則上加固范圍應大于頂幫錨桿長度[4-5]。
2) 注漿完成后架棚前,首先對煤柱幫側進行刷幫,清除破碎煤體,刷幫寬度以滿足巷道凈寬要求為準,作業(yè)時采用風鎬人工作業(yè)方式對巷幫進行平整。刷幫完成后采用“掛網(wǎng)+皮帶+錨索”進行聯(lián)合支護,其中皮帶由頂?shù)綆涂v向布置,參數(shù)500 mm×2 200 mm(寬×長),每條皮帶配套2根錨索,錨索Ф22 mm×5 000 mm,間排距1 600 mm×1 600 mm,每根錨索使用1支MSK2360和2支MSZ2360樹脂錨固劑,抗拔力不小于200 KN。網(wǎng)片采用雙層網(wǎng),內(nèi)側用10#菱形鐵絲網(wǎng),網(wǎng)孔50 mm×50 mm;外側用Ф6 mm鋼筋網(wǎng),網(wǎng)孔100 mm×100 mm。
3) 架棚采用11#工字鋼棚梁,單體液壓支柱棚腿,一梁兩柱,棚架間距1 m。棚腿必須支在實底上,嚴禁支設在浮煤、活矸上,且打牢打?qū)?,并加掛防倒柱繩;頂板壓力明顯的地段采用“對棚”方式加強支護,兩棚間距不大于150 mm。
4) 巷道局部肩部有漏頂?shù)牡囟尾捎米⒒瘜W漿進行加固,若漏頂范圍及深度均較大時,則還需要搭假頂注充填材料,注漿完成后再視現(xiàn)場情況采用 “單體柱+工字鋼”架棚支護頂板。
5) 頂板錨索斷錨、鎖具下滑地段要求重新補打錨索,錨索Ф22 mm×8 000 mm,配套300 mm×300 mm穹形托盤,每根錨索使用1支MSK2360和2支MSZ2360樹脂錨固劑,抗拔力不小于200 kN。
6) 頂板較完整,巷道兩幫嚴重突出的區(qū)域,刷擴作業(yè)時原則上只在煤柱幫進行,回采幫不宜進行刷擴。刷擴完成后應立即對擴幫處重新進行掛網(wǎng)支護,并注漿加固。巷道底鼓嚴重、影響膠輪車運輸?shù)牡囟?,可直接進行起底作業(yè)。
截止目前8103工作面已回采結束,8105工作面已回采至500 m采位,8105回風順槽加固后通過1個月圍巖變形情況觀察發(fā)現(xiàn),8103工作面回采期間,在工作面前50 m,工作面后30 m范圍內(nèi)受回采應力及采空區(qū)殘余應力影響,巷道圍巖變形相對嚴重,頂板最大下沉量為0.12 m,兩幫移進量為0.34 m,但未出現(xiàn)頂板破碎、斷裂現(xiàn)象;在8105工作面回采時受二次采動影響,在工作面前50 m范圍內(nèi)圍巖出現(xiàn)局部變形,但通過加固措施及時對圍巖變形進行有效控制,在8103、8105工作面回采中未出現(xiàn)大面積冒頂、破碎等事故,加固措施對二次采動影響的回采巷道圍巖邊起到預期控制作用,取得了顯著應用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