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華 伍曉丹 彭睿宇
當人體免疫力下降后,會引發(fā)一系列健康問題,中醫(yī)保健同樣能提高自身抵抗力。南方醫(yī)科大學珠江醫(yī)院中醫(yī)科主任梁東輝教授帶領(lǐng)團隊為大家支著。
黨參山藥陳皮粥
原料:黨參10克,山藥20克,大米(或小米)100克,陳皮5克。
做法:將黨參、山藥洗凈切丁,大米洗凈,加入適量水同煮,煮開后10分鐘,加入洗凈切碎的陳皮,再煮15分鐘左右即可。
功效:健脾益氣,提高免疫力,強身健體,可用于脾氣虛、痰濕重、食欲不振、免疫力低者。
艾灸預防
取穴:大椎穴、足三里穴。
大椎穴位于后中線上第7頸椎棘突下凹陷處,為督脈俞穴,督脈為“陽脈之?!?,可抵御邪氣,疏散表邪,解肌清熱。足三里穴位于外膝眼下3寸,脛骨嵴外1橫指處。常灸足三里穴,可健脾益胃,促進消化吸收,強壯身體,增強抵抗力。
方法:施艾條回旋灸法,每穴施灸15~20分鐘,每日灸1~2次,灸至皮膚紅暈或呈鮮紅色為度;亦可施艾條雀啄灸或溫和灸,方法同上;或施溫灸盒灸,每次施灸20~30分鐘,每日治療1次。
足浴
紫蘇葉足浴方:紫蘇葉60克,連煮3次,去渣取汁,混勻足浴。每日1次,15~30分鐘。
艾葉足浴方:艾葉60克。將藥物加入適量清水中煮沸,煮沸20分鐘后,去渣取汁,混勻足浴。每日1次,15~30分鐘。
預防保健操
摩頭擦體(干?。耗︻^擦體可增強人體衛(wèi)表之陽氣,提高免疫力。具體方法:端坐或盤腿而坐,搓熱雙手,貼于面部,自下而上,自中間向兩邊進行“干浴面”,6個來回后,十指張開微縫貼于前發(fā)際,由前向后進行“十指梳頭”,重復6次;再以兩掌自風池穴經(jīng)胸鎖乳突肌,從頸部兩側(cè)推至身體前面,再依次摩擦后背及四肢,每個部位均重復6次。每日可做2~3次。
鳴天鼓
此導引術(shù)可調(diào)動督脈之陽氣,同時祛風散寒。具體方法:以雙手緊捂雙耳,將食指與中指重疊后敲擊后腦的風池穴,或直接以四指同時輕拍風池與風府穴。每次輕敲24下。
八段錦
八段錦可同時調(diào)整五臟六腑功能,提高身體素質(zhì),增強防病抗病及抗衰老的能力。每日可將全套八段錦完成2~3次。
穴位按摩
可按揉風池、曲池、內(nèi)關(guān)、合谷、足三里、三陰交等穴位進行保健,按摩順序為從上到下,每個穴位每次按揉3~5分鐘為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