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朋蕾
蘇菲是一只蜘蛛,但不是一只普通的蜘蛛,她是藝術(shù)家,能編織出非常奇妙的網(wǎng)。她處處為別人考慮,但得到的不是厭惡就是驚嚇,最后她來到一個年輕女人的房間,這個女人看到蘇菲后,沒有厭惡和害怕,而是沖著她微笑,這讓蘇菲非常感動。當知道這個女人即將生寶寶卻沒有毛線為孩子織一條毯子時,年邁的蘇菲決定要盡最后的努力。她把月亮那銀白的光線織進了毯子里,還加入了星星、散發(fā)香氣的細松枝、古老的搖籃曲、快樂的雪花……還有她自己的心。隨著寶寶的第一聲啼哭,蘇菲的杰作也完成了,那是一條柔軟、美麗的呵護新生寶寶的毯子。
和孩子們共讀繪本時,通常我會邊讀邊講,通過啟發(fā)式提問讓幼兒一點點了解故事內(nèi)容。但共讀《蘇菲的杰作》,我把它完傘當成一節(jié)繪本欣賞活動來進行,通過完整閱讀讓幼兒感受故事所表達的情感,不在欣賞過程中提任何問題。這個故事如此感人,飽滿的情感貫穿始終,如果采用邊讀邊講的方式會打斷幼兒體會情感的連續(xù)性和過程性。伴隨著婉轉(zhuǎn)悠長的背景音樂,在對封面和書名進行了簡單介紹之后,我開始讀書給孩子們聽。孩子們靜靜地看著畫面,我只是偶爾指出正在讀的某些文字所對應(yīng)的畫面。令我驚訝的是,傘班31名小朋友竟然沒有一個人吵吵鬧鬧,故事的最后一頁,是一個小嬰兒在蘇菲織出的毯子下靜靜地熟睡著的畫面……故事講完了,這時聽到所有孩子都深吸了一口氣,如釋重負般地聳了聳肩,其中有兩個孩子說:“好感人?。 逼渌變阂采钣型械攸c了點頭,還有一個男孩用手揉了揉有些濕潤的眼睛。這正是繪本的魅力,也是這次活動想要達到的效果。
但是僅僅感動還不夠,我要支持孩子們把感受說出來。于是在完整欣賞結(jié)束后我拋出了一個問題:“剛才有小朋友說故事很感人,你能說一說哪些地方特別感動到你了嗎?”
“蘇菲把自己的心也織進去了?!?/p>
“別人都不喜歡蘇菲,只有那個女人對蘇菲好,還對她微笑?!?/p>
“蘇菲樂于助人?!?/p>
“蘇菲織出的毯子很漂亮!”
“大家說得都很好,那你覺得蘇菲是一只什么樣的蜘蛛呢?”
“蘇菲是一只好蜘蛛?!?/p>
“怎么好呢?用一個詞來形容?!?/p>
“很善良!”
“很溫暖!”
“很有心!”
“有愛心!”
“很溫柔!”
“樂于助人!”
孩子們一下子就想到了很多詞語,而且都那么貼切。這時候我打開環(huán)襯頁,問了最后一個問題:“這一頁全部是紅色的,為什么要用紅色呢?誰想說一下呢?”
“因為蘇菲的心和血是紅色的!”
“因為紅色代表的是蘇菲的愛心!”
“因為故事很溫暖!”
非常完美的答案!雖然這次繪本分享活動不到半小時,但收獲的感動和溫暖卻充盈著孩子們的內(nèi)心,成為他們健康成長的豐富營養(yǎ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