師景雙,袁 超,程月紅,厲玉婷,李 靜,任雪梅*
(1.山東省食品藥品檢驗研究院,山東 濟南 250101;2.山東省藥學(xué)科學(xué)院 山東省生物藥物重點實驗室,山東濟南 250101)
蛹蟲草(Cordyceps militaris),又名北蛹蟲草、北蟲草[1]。蛹蟲草含蟲草多糖、蟲草酸、蟲草素、黃酮及甾醇等多種活性成分[2-3]。蛹蟲草多糖具有抗氧化、免疫調(diào)節(jié)和抑制腫瘤細胞生長等諸多生理功能[4-6]。本文對蛹蟲草多糖提取工藝進行優(yōu)化,并對其體外抗氧化活性進行了研究,以期為蛹蟲草多糖的開發(fā)研究提供參考和依據(jù)。
MS204TS分析天平(梅特勒-托利多);SHA-B水浴恒溫振蕩器(金壇醫(yī)療儀器廠);TG16-WS離心機(萬豐儀器制造公司);UV-2700紫外可見分光光度計(日本島津);R-300旋轉(zhuǎn)蒸發(fā)儀(瑞士步琦公司)。
人工蛹蟲草(市售);KH2PO4,F(xiàn)eSO4,F(xiàn)eCl3,鐵氰化鉀,水楊酸,雙氧水,抗壞血酸,三氯乙酸,95 %乙醇,無水乙醇,葡萄糖,硫酸,蒽酮(分析純,國藥集團);1, 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DPPH,上海阿拉?。?;蒽酮試劑:精密稱取蒽酮0.1 g,加80 %濃硫酸100 ml溶解,搖勻,當(dāng)日配制使用。
將無水葡萄糖置于烘箱中,105 ℃干燥恒重。準確稱取100 mg,用蒸餾水定容至100 ml,得對照品母液。取10 ml母液定容至100 ml,得0.1 mg/ml葡萄糖對照品溶液。
將蛹蟲草粉碎過篩,取篩下物,加熱水提取,提取完畢后收集濾液,殘渣再次提取30 min,合并濾液,真空濃縮至固形物含量25 %~30 %后,加入3倍體積95 %乙醇沉淀多糖,4 ℃靜置24 h,5000 r/min離心15 min,無水乙醇洗脫,冷凍干燥,得蛹蟲草多糖。
分別吸取0.1 mg/ml葡萄糖對照品溶液0,0.2,0.4,0.6,0.8,1.0,1.2 ml,置于10 ml具塞比色管中,補充水至2.0 ml,加入蒽酮硫酸溶液6.0 ml,混勻,置沸水浴中加熱15 min,取出,立即置于冰浴中冷卻15 min,取出,空白管調(diào)零,625 nm測定吸光度[7],繪制標準曲線。
將粗多糖用蒸餾水溶解,定容于100 ml 量瓶,搖勻,得待測母液。將待測母液進行適宜倍數(shù)稀釋,取稀釋液1 ml,置于10 ml具塞比色管中,采用與標準曲線相同的操作步驟測定,按標準曲線計算多糖含量,按下式計算多糖提取率。
多糖提取率(%)=測得的多糖含量×稀釋倍數(shù)/蛹蟲草菌粉質(zhì)量×100
選取菌粉粒度、料液比、提取溫度、提取時間、提取次數(shù)5因素進行單因素實驗,初步選定菌粉粒度80目、料液比1:15、提取溫度70 ℃、提取時間2 h及提取次數(shù)1次為基本條件,改變其中一個條件,固定其他條件來考察各因素對蛹蟲草多糖提取率的影響,以確定較優(yōu)條件。其中菌粉粒度分別設(shè)為40,60,80,100目,料液比分別設(shè)為1:10,1:15,1:20,1:25,提取溫度分別設(shè)為50,60,70,80 ℃,提取次數(shù)分別設(shè)為1,2,3,4次。
根據(jù)單因素實驗結(jié)果,對料液比、提取溫度、提取時間、提取次數(shù)這4個因素進行4因素3水平的正交實驗,進一步優(yōu)化提取條件,并根據(jù)正交試驗得出的優(yōu)化條件進行驗證實驗。
2.6.1 蛹蟲草多糖清除DPPH 自由基效果檢測DPPH乙醇溶液本身為紫色,且在517 nm波長處有強烈吸收,加入抗氧化劑后其顏色變淺,以在517 nm波長處吸光度的下降值表示抗氧化劑對DPPH自由基的清除能力[8-9]。參考李志平等[10]的方法,略作改動,于具塞試管中加入 DPPH乙醇溶液(0.2 mmol/l)1 ml,分別加入不同濃度的樣品溶液1 ml,混勻,室溫下避光靜置30 min,517 nm處測定吸光度值,同時選取抗壞血酸為作為陽性對照,DPPH自由基的清除率按以下公式計算。
式中,A0為空白樣品吸光度值,A1為加樣后的吸光度值,A2為以蒸餾水代替DPPH的吸光度值。
2.6.2 蛹蟲草多糖清除羥自由基效果測定 羥自由基是機體代謝產(chǎn)物,是機體內(nèi)起主要作用的自由基之一。參考邵雙雙等[11]的方法,向2 ml不同濃度的樣品溶液中加入6mmol/L FeSO4溶液2 ml,混勻后加入6 mmol/L H2O2溶液2 ml,搖勻,靜置10 min,加入6 mmol/L水楊酸2 ml,混勻后再次靜置10 min,于510 nm 處測定吸光度值。同時選取抗壞血酸為作為陽性對照,按下式計算羥自由基的清除率。
式中,A0為空白樣品吸光度值,A1為加樣后吸光度值,A2為以蒸餾水代替H2O2溶液的吸光度值。
以葡萄糖含量為橫坐標,吸光度值為縱坐標,繪制標準曲線。計算得回歸方程為A=0.0044C+0.0127,相關(guān)系數(shù)R2=0.9998。
3.2.1 菌粉粒度對蛹蟲草多糖提取率的影響 結(jié)果見圖1。原料粒度的大小決定原料的表面積,進而影響與溶劑的接觸和傳質(zhì)過程,原料直徑愈小,溶劑與原料接觸愈充分,提取速度也就愈快。由圖1可見,菌粉粒度從40目到80目變化過程中,蛹蟲草多糖的提取率呈明顯上升趨勢,從80目到100目多糖提取率開始呈現(xiàn)緩慢下降趨勢,分析原因為:80目篩下物已完全達到蛹蟲草多糖提取所需的破碎程度,隨著破碎程度的增大,100目篩下物提取完畢后過濾阻力明顯增大,蛹蟲草粉壓實引起小部分多糖損失故多糖提取率開始呈下降趨勢,因此80目為蛹蟲草多糖提取的較優(yōu)菌粉粒度。
圖1 菌粉粒度對提取率的影響
3.2.2 料液比對蛹蟲草多糖提取率的影響 結(jié)果見圖2。料液比增大,可降低菌粉顆粒周圍多糖的濃度,增大細胞內(nèi)、外的滲透壓差,有利于蛹蟲草多糖的進一步溶出。因此,實際生產(chǎn)中通??煽紤]加大提取溶液的用量來獲得較高的提取率。由圖2可見,料液比從1:10提高至1:20的過程中,蛹蟲草多糖提取率的增大趨勢顯著,繼續(xù)提高料液比,提取率增大趨勢不再明顯。且過高的料液比會對后期的濃縮工序造成壓力,綜合考慮生產(chǎn)周期及經(jīng)濟成本等因素,一味通過提高料液比來增大提取率是不可取的,因此1:20為蛹蟲草多糖提取的較優(yōu)料液比。
圖2 料液比例對提取率的影響
3.2.3 提取溫度對蛹蟲草多糖提取率的影響 結(jié)果見圖3。隨著水浴溫度的升高,分子熱運動加快,細胞內(nèi)容物的穿透力增強,蛹蟲草多糖得率亦隨之增加。由圖3可見,溫度從50 ℃上升至70 ℃過程中,多糖提取率呈直線上升趨勢,70 ℃后增加趨勢開始較緩慢,這是由于蛹蟲草多糖是活性物質(zhì),溫度過高易造成其結(jié)構(gòu)破壞,進而影響其生物活性。因此綜合考慮70 ℃為蛹蟲草多糖的較優(yōu)提取溫度。
圖3 提取溫度對提取率的影響
3.2.4 提取時間對蛹蟲草多糖提取率的影響 結(jié)果見圖4。提取時間可直接影響蛹蟲草多糖的溶出,理論上講,時間越長,越有利于蛹蟲草多糖的溶出,但隨著提取時間的延長,細胞內(nèi)、外滲透壓逐漸趨于平衡,多糖進入水溶液中的推動力也在逐漸下降,長時間的熱提取也會造成一部分蛹蟲草多糖的降解。由圖4可見,當(dāng)提取時間達到2 h時,多糖的提取率達峰值,2 h后多糖的提取率開始呈下降趨勢,綜合考慮能源損耗和節(jié)成本,2 h為蛹蟲草多糖的較優(yōu)提取時間。
圖4 提取時間對提取率的影響
3.2.5 提取次數(shù)對蛹蟲草多糖提取率的影響 結(jié)果見圖5。長時間的單次提取,不僅會造成多糖溶出效率降低,且提取出來的多糖還會發(fā)生部分降解。所以實驗設(shè)計多次提取方案,一次提取之后,將殘渣加入5倍菌粉的蒸餾水,分別進行2次、3次、4次提取。由圖5可見,3次提取后多糖的提取率基本不再發(fā)生變化,說明多糖已提取完全。故3次提取為蛹蟲草多糖的較優(yōu)提取次數(shù)。
圖5 提取次數(shù)對提取率的影響
在單因素實驗基礎(chǔ)上,采用L9(34)正交試驗對料液比例、提取溫度、提取時間、提取次數(shù)這4個因素條件進行優(yōu)化,因素水平表的設(shè)置見表1。
表1 正交試驗因素水平表
根據(jù)表1的設(shè)計進行正交實驗,結(jié)果見表2。
表2 正交試驗結(jié)果
由正交試驗結(jié)果可知,各因素對多糖提取率影響的主次順序為A>D>B>C,即料液比>提取次數(shù)>提取溫度>提取時間;最佳提取條件為A2B1C2D3,即料液比1:20、提取溫度65 ℃、提取時間2 h、提取次數(shù)3次。在此條件下多糖提取率為10.42 %,與正交實驗最優(yōu)組(第4組)相符。
3.4.1 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測定 結(jié)果見圖6。由圖6可見,隨著多糖和抗壞血酸濃度的增加,DPPH自由基的清除率呈上升趨勢,同濃度下抗壞血酸清除DPPH 自由基的能力更強;隨著濃度的增加,二者清除DPPH自由基能力的差距逐漸減小,當(dāng)濃度為1.2 mg/ml時,多糖對DPPH自由基的清除率為50.28 %,為同濃度下抗壞血酸的54.29 %。
圖6 多糖與抗壞血酸清除DPPH自由基效果
3.4.2 羥自由基清除能力 結(jié)果見圖7。由圖7可見,隨著多糖和抗壞血酸濃度的增加,羥自由基的清除率呈上升趨勢,當(dāng)多糖濃度在0.2~1.0 mg/ml范圍內(nèi)時,清除率增速明顯,同濃度下抗壞血酸清除羥自由基的能力更強;隨著濃度的增加,二者清除羥自由基能力的差距在逐漸減小,當(dāng)濃度為1.2 mg/ml時,多糖對羥自由基的清除率為60.29 %,為同濃度下抗壞血酸的65.69 %。
圖7 多糖與抗壞血酸清除羥自由基效果
采用水提醇沉法提取蛹蟲草多糖,通過單因素實驗、正交試驗優(yōu)化提取工藝,得出最佳提取條件為菌粉粒度80目、料液比1:20、提取溫度65 ℃、提取時間2 h、提取次數(shù)3次,在此條件下,提取率達10.42 %。DPPH自由基和羥自由基清除能力反應(yīng)了多糖的抗氧化活性,在一定濃度范圍內(nèi),隨著濃度的增加,DPPH自由基和羥自由基的清除率呈上升趨勢,即多糖的抗氧化活性隨濃度的增大不斷增強。雖然同濃度下抗壞血酸的清除能力比多糖強,但是隨著濃度的增加二者的差距在不斷減小,當(dāng)濃度為1.2 mg/ml時,多糖對DPPH自由基、羥自由基的清除率分別為50.28 %,60.29 %,為同濃度下抗壞血酸的54.29 %,65.69 %。
陳安徽等[12]的研究表明,采用80 ℃一次提取,蛹蟲草多糖的提取率為9.31 %,對提取的多糖進行清除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檢測,結(jié)果顯示當(dāng)多糖濃度為1.2 mg/ml時,清除率為29.45 %。本研究采用較低的水解溫度,進行分次提取,不僅提高了多糖的提取率,且更好地保留了其抗氧化活性,為蛹蟲草多糖的開發(fā)利用奠定了一定的基礎(ch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