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益宏
摘 要:銀行想要健康穩(wěn)定的發(fā)展,所需要面臨的最主要風險就是銀行自身的信用風險,然而目前我國銀行在針對這些信用風險進行管理時,還存在著許多體制上的問題。近幾年來,我國基礎設施以及對于信用風險,難以匹配上經濟的發(fā)展速度,導致管理工作存在著一些問題。因此,下文就將對銀行進行信用風險管理時存在的問題進行探析,為銀行提升自身的信用風險管控能力,提供一些具體的措施建議。
關鍵詞:金融經濟周期;銀行;信用風險管理
1 在金融經濟周期基礎上銀行信用風險管理存在的問題1.1 缺乏完善的風險管理制度
銀行自身風險管理制度不夠完善,首先就會導致許多信用人研究銀行工作以及各項風險管理文件當中的不足之處,從而利用管理制度的漏洞來謀取利益。除此之外,我國許多銀行在建立自身的風險管理制度時,并未將我國實際的經濟發(fā)展水平以及銀行自身的實際情況進行考量,導致所建立的風險管理制度缺乏可操作性。然后,由于目前我國對于信用業(yè)務頒布了較長的政策鏈條,導致了在開展信用管理時有著較多較為復雜的操作,對其進行管理時也存在著多層次管理結構的情況。這些情況的存在,就導致了我國銀行在進行風險管理時模式較為固定,并且存在著不合理的情況。我國銀行存在的這些不完善信用風險管理制度,導致了銀行工作人員很難將銀行自身的營銷項目以及風險管理項目進行有效的區(qū)分,從而使工作人員很難有效地對信用風險進行及時的防范和有效的處理。
1.2 缺乏信用風險意識
在我國絕大部分銀行的日常管理工作當中,并沒有將信用風險管理這一理念融入進去,導致絕大部分的工作人員都缺乏相關的信用風險意識。雖然我國政府已經意識到了金融危機會給國家經濟帶來的巨大影響,并且政府已經了解到了建立一個信用風險意識的重要性,所以從大的政策方向上要求各個金融機構,都必須要樹立起自身的信用風險意識。但是作為最主要的金融機構的銀行而言,卻缺乏對于信用風險意識的重視,存在著對于信用風險意識的嚴重誤解,導致信用風險需要在銀行之中進行大范圍的推廣時,許多的銀行管理人員才發(fā)現自己無從下手。
1.3 缺乏風險管理體系
風險管理體系的缺乏,首先就體現在銀行的運營結構上。我國大部分銀行,管理經營者以及實際所有者,并未有效地進行分離,導致了我國銀行容易出現管理權力壟斷的情況,從而使銀行的日常運營缺乏有效的管理,降低了信用風險的管理基礎。除此之外,我國銀行分行是主要的經營單位,與現代銀行恰恰相反,這一情況的存在導致了信用風險管理當中,風險管理機制工作效率低下。
1.4 缺乏專業(yè)管理人才
短期的存款以及貸款作為銀行最基本的業(yè)務,其與經濟發(fā)展存在著較為緊密的聯(lián)系,所以銀行自身必須加強對于信用風險管理的重視。但是在我國大部分銀行當中,缺乏專業(yè)的信用風險管理人才,這一情況的存在不僅會影響銀行自身建立一個有效的信用風險意識,還會影響較為有效的風險管理模式在銀行的建立。
2 完善金融經濟周期與銀行信用風險管理具體策略2.1 建立較為完善的信用風險監(jiān)管體系
首先,銀監(jiān)會必須根據各個銀行具體的運營情況,設置相應的監(jiān)督管理機構,使監(jiān)管機構之間具有較強的協(xié)調性,能夠在日常的監(jiān)管工作當中積極主動地行使自身的職能。其次,還需要政府建立一個針對信用風險管理較為完善的法律體系,有效地加強對于銀行經營的監(jiān)督力度。除此之外,銀行還需要從自身出發(fā),不斷地完善自身內部的管理體系,建立獨立于運營之外的信用風險治理機構,并且需要保障治理機構不會受到銀行所有者的影響,使其作用能夠真正的體現。其次,銀行還需要建立一個完善內部審計制度,調查到的信息需要及時地對外部進行公開,鼓勵銀行內部職工對于審計體系提出建議,不斷地增強銀行內部審計的可信程度。最后,銀行還需要不斷對自身的資金收支進行核對,鼓勵銀行的職工能夠有效地參與到對于銀行自身的監(jiān)督工作當中,提高銀行自身對于信用風險的管理能力。
2.2 創(chuàng)新金融產品
銀行除了需要開展傳統(tǒng)的基礎業(yè)務,還需要不斷地創(chuàng)新金融產品。隨著經濟的不斷發(fā)展,大量的信用衍生產品出現,這是一個較為新興的市場,相較于傳統(tǒng)業(yè)務來說,更加的安全穩(wěn)定,并且風險更小。銀行可以選擇一些信用衍生產品來進行投資,從而有效地改變傳統(tǒng)的信用風險管理,通過這種市場對沖的金融方式,來降低銀行自身信用風險發(fā)生的可能性。
2.3 改變傳統(tǒng)管理方式
銀行可以建立一個較為完善的風險評級系統(tǒng),將辦理業(yè)務人員的信譽程度進行科學準確的劃分,從而能夠有效地降低銀行自身的信用風險。除此之外,銀行也可以通過招聘專業(yè)信用風險管理人員,或者是每個季度在銀行內部開展培訓,不斷地提升他們的專業(yè)技能以及專業(yè)知識,使得銀行內部的工作人員對于信用風險能夠及時的發(fā)現,有效的處理以及科學的防范。在不斷提升銀行工作人員的專業(yè)素質同時,還需要使他們了解最新的信用風險管理政策,加強他們的服務能力。
2.4 培養(yǎng)專業(yè)信用風險管理人才
銀行只有建立一個專業(yè)的信用風險管理團隊,才能夠有效、科學、高質量地對信用風險進行管理。銀行需要不斷加大對于內部工作人員的培訓,使他們擁有一個較為清晰的信用風險意識以及相匹配的專業(yè)技能,才能夠有效地提升銀行對于信用風險管理水平,降低銀行信用風險發(fā)生的可能性。
3 結束語
銀行只有不斷完善自身對于信用風險的管理制度,才能夠有效保障自身經濟發(fā)展的安全。因此,銀行需要建立一個較為完善的信用風險監(jiān)管體系,并在日常工作過程當中,不斷地創(chuàng)新自身的金融產品,改變自身傳統(tǒng)的管理方式,并培養(yǎng)專業(yè)的信用風險管理人才,通過這些方式能夠有效地降低信用風險發(fā)生的可能性。
參考文獻
[1]王云霞.如何加強銀行信用風險及金融經濟周期管理[J].科技經濟市場,2019,(11):85-86.
[2]趙寧.基于金融經濟周期探討銀行信用風險管理問題[J].黑龍江科學,2016,7(24):154-155.
[3]劉星奕.探討銀行信用風險和金融經濟周期管理[J].金融經濟,2015,(18):52-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