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r id="yyy80"></tr>
  • <sup id="yyy80"></sup>
  • <tfoot id="yyy80"><noscript id="yyy80"></noscript></tfoot>
  •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從酷刑到感化院:藏在懲罰史里的權力現(xiàn)代化

    2020-05-26 14:14:48葉禮庭
    閱讀與作文(高中版) 2020年2期
    關鍵詞:犯人囚犯監(jiān)獄

    監(jiān)獄是我們如今習以為常的處理違反法律者的場所和方式,然而在歷史上監(jiān)獄并非是一蹴而就的。??碌拿兑?guī)訓與懲罰》曾開創(chuàng)性地通過系譜學方法梳理了監(jiān)獄的誕生史,并從中窺見規(guī)訓技術的精細化過程與生產(chǎn)性權力的擴張——從酷刑到溫柔的暴力,并非因為仁慈,而是權力演變的需要。

    沿著??碌能壽E,加拿大學者葉禮庭以“工業(yè)革命中的監(jiān)獄”作為自己哈佛博士論文的選題。通過對豐富歷史細節(jié)的挖掘與描繪,葉禮庭生動再現(xiàn)了一個世紀內監(jiān)獄生活的變遷,深度剖析了約翰·霍華德、杰里米·邊沁等人的刑罰思想和監(jiān)獄改革措施,從而解釋了規(guī)制監(jiān)獄內部權力運作的現(xiàn)代化規(guī)范是如何產(chǎn)生的。此外,他還針對監(jiān)獄權力及其背后的強迫性思想結構、權力的道德邊界提出了一系列問題。

    本文摘選的兩節(jié),重現(xiàn)了18世紀的刑罰和19世紀監(jiān)獄模式的代表——本頓維爾感化院,從中我們可以清晰地看到兩種截然不同的懲罰思路及其產(chǎn)生的訓誡效果。小標題為編者所加。

    01

    本頓維爾:感化院里的規(guī)訓與懲罰

    位于北倫敦蘇格蘭路的本頓維爾感化院,從1842年建立之時就成為最具爭議的時代象征之一,贊美者認為它提供了解決犯罪問題的途徑,其他人——當中較為知名的有托馬斯·卡萊爾和查爾斯·狄更斯——則諷刺說這是“重罪犯的殿堂”。它既是公眾討論的焦點,也是時代的紀念碑,而今天沒有任何監(jiān)獄能受到如此多的關注。公爵親王、外國官員、各郡法官、政治家和布道者都曾參觀過它拱形的走廊,一睹孤獨和靜默作為新的管教方法在現(xiàn)實中得到應用。

    本頓維爾不但在英格蘭,而且在歐洲大多數(shù)地區(qū)迅速成為監(jiān)獄建筑和管教方面的典范。它表明三代人有關管教規(guī)則的思考和實驗在此達到了頂峰。本頓維爾坐落在一塊6英畝的土地上,矗立在25英尺的高墻后,在周圍工人區(qū)的住宅中若隱若現(xiàn),它是一個呈三叉形的巨型法律要塞。

    19世紀40年代,隨著拱形走廊里早晨5點45分響起的鈴聲,關在本頓維爾的罪犯開始了一天的生活。所有的事情都要跟著鈴聲的節(jié)奏來:起床、工作、吃飯、去教堂、放風、查房、熄燈。現(xiàn)在,在查房開始前的15分鐘里,犯人要穿上囚衣、整好吊床、洗干凈臉、擦凈石板地、取出鞋匠凳準備工作。

    犯人的房間從用鐵棍封著的窗到用木閂鎖上的門共有13.5英尺長,兩邊的墻之間有7.5英尺寬,從地板到天花板有9英尺高。屋內陳設稀少:一張桌子、一把椅子、一個鞋匠凳,還有吊床、掃帚、籃子和一個墻角架。架上有個白镴杯子和盤子、一塊肥皂、一條毛巾和一本《圣經(jīng)》。

    除了放風和去教堂,犯人每分鐘都待在這個空間中,置身于這些東西中。在1842年監(jiān)獄成立時,犯人會被單獨囚禁18個月。隨著當局逐漸知曉單獨囚禁的作用,單獨囚禁時間先減到了12個月,又減到了9個月。

    本頓維爾有450名囚犯,分別關在三個條形區(qū)域中一模一樣的牢房里。犯人之間隔著一堵兩英尺厚的墻,晚上他們會通過敲墻來傳遞信息,就像豎井中的礦工一樣。他們這樣做可能會受罰,因為囚犯間禁止進行任何交流。靜默是這里的規(guī)則,犯人會因為姿勢、手勢、微笑或耳語而被送到地下室的黑屋里去。

    早晨6點,犯人會聽到腳步聲在牢房門口停下,他不用抬頭就知道,看守的眼睛從窺孔一掃而過,檢查屋內是否整潔、他是否在鞋匠凳上做工。一些犯人每天坐在凳上縫制或修補犯人穿的靴子。沿著走廊,他們能聽到敲擊錘子的聲音;樓上一層會傳來織布機的呼呼聲和咔嗒聲——其他囚犯正在房間里織犯人穿的細平布。工作時間漫長且不間斷,早飯前要工作一個半小時,午飯前三個小時,下午四個小時。每天一次,工頭會沿著走廊的每個房間收取完成品,并分發(fā)新材料。

    早晨7點半,牢房的活板門會被推開,一只手會推進來一杯可可和一片面包。犯人在吃早餐時,能聽到走廊中餐車的車輪聲和其他房間活板門推開時的回聲。監(jiān)獄像機器一樣運轉。450人的早餐十分鐘就能送完。

    早晨8點,伴著杠桿的轟隆聲和門閂的吱吱聲,牢房的門打開了。集合去教堂。在走到狹窄的過道上之前,犯人要帶上一個鏟子形的棕色面具,面具在眼睛處開了兩個孔。戴上面具,他就不會認出與他一同在押的朋友和共犯。犯人走出牢房,立正站好,目光穿過樓梯,看到其他人——除了眨眼之外一動不動的人??诹钜幌?,這些面具人就沿過道行進,走下鐵質的螺旋樓梯,穿過由閃爍的煤油燈照亮的高挑走廊,走向教堂。

    教堂是這臺感化機器的大腦。教堂被分割成幾百個包廂似的隔間,這些隔間能裝下一個人,它們分布在布道臺之下。前進的人在教堂門口停下。當值的看守開始搖一個計數(shù)機。當犯人的號碼出現(xiàn)在告示板上時,他就出列,走過一排排隔間,直到走進自己的那間,并關上門。教堂中響起了犯人靴子的響聲和關門聲。看守坐在高腳椅上,他們的目光掃視著教堂,觀察下面囚犯的動靜。

    牧師爬上了通往布道臺的臺階,開始背誦當日的長短禱告。接下來他會讀一段《圣經(jīng)》:

    普天下當向耶和華歡呼。你們當樂意侍奉耶和華。當來向他歌唱。你們當曉得耶和華是神。我們是他造的,也是屬他的。我們是他的民,也是他草場的羊。當稱謝進入他的門,當贊美進入他的院。當感謝他,稱頌他的名。因為耶和華本為善。他的慈愛,存到永遠,他的信實,直到萬代。

    牧師在讀經(jīng)之后會布道:

    囚犯們,如果我有這等權力,我定會讓你們的感覺和良心變得敏銳,我會讓你們的眼睛直視自己的心,這樣你就能反思窩藏在心中的險惡邪念,你會因其丑態(tài)而驚恐萬分,這樣你就能在慈悲之門徹底關閉之前歸向上帝,在他面前變得謙卑,為你過去的生活感到深刻而真誠的悲傷,不斷虔誠祈求圣靈的幫助,求它指引你走上那通向永生的窄路。

    在最后的祈禱之后,犯人們會大喊“阿門”。這喊聲沖破寂靜,好像排炮。

    去完教堂,犯人們會被帶到院子中放風。院子實際上是環(huán)繞在監(jiān)視崗四周的很多片空地,每片邊上有墻圍著。每個人單獨走進其中一個院子,開始繞墻快步行進。一名看守在監(jiān)視崗上喊著口號,讓囚犯們不停地運動:

    左!右!左!右!接著走,你,快點走!站出來,那人,出來!停下!

    上午9點,醫(yī)務室的鐘聲響起,身體有恙的囚犯在醫(yī)生辦公室門外集合。其他人被帶回自己的牢房做工,午飯前工作三小時,午飯后工作四小時。犯人手上忙著,從鞋子上削下鞋底,裝上新鞋底,將其縫好,而他的心思卻在自由地游蕩,他想起了他在外面的生活,也可能想起了他喪失自由的那天……

    在他定罪那天,他從法庭被帶到了本頓維爾監(jiān)獄的接收室,脫得一絲不掛。他的衣服和財物被收走,他口袋里的東西——一卷頭發(fā)、一封信、一些零錢——被裝到了信封里。他平時穿的衣服被捆在一起,送到爐子中煙熏消毒。

    赤身裸體的犯人被帶到淺水浴池中,下半身浸到散發(fā)著石炭酸味的水里。把自己擦干后,犯人將走到一張桌子前面,桌子后面坐著一位獄警,一本大登記冊在他面前攤開著。在這位獄警謄寫信息時,另一位獄警會檢查囚犯身體上是否有傷疤、畸形、文身或其他“明顯的特殊標記”。多數(shù)犯人身上有些標記。像倫敦犯罪團伙四十大盜的成員雙腿的膝關節(jié)上都點有黑點,這是兄弟義氣的象征。海員通常在肱二頭肌上文美人魚。煤灰滲入了礦工胸前和背后的肌肉,形成一道道的黑縫,這讓他們的身份一目了然。碼頭工人通常都綁著疝氣帶。這些標記都會記錄在登記冊上:

    喬治·威瑟斯,HF 473625歲,未婚,法國拋光工人,讀寫能力有限。侵犯人身安全的盜竊罪,有一次重罪前科。1850年7月2日在中央刑事法院受審。判處有期徒刑七年。親屬住址:米德爾斯堡肯特街威爾莫特公寓樓。身高:5英尺6英寸。體重:132磅。頭發(fā):棕色。眼睛:灰色。身材:中等。其他明顯的特殊標記:左側面頰上有天花疤痕,右眼上有疤痕。右臂肱二頭肌上文有鐵錨和十字架;左臂肱二頭肌上文有G.W.和F. R. 。

    在他的身份在政府記錄系統(tǒng)中得到確認后,囚犯會被帶到醫(yī)生那里檢查身體:

    現(xiàn)在,把你的腳放在墊子上。在那里給你放著一個毯子,你站在冰冷的石頭上干什么?現(xiàn)在張開嘴,抬起舌頭。嘿,我讓你伸出舌頭了嗎?把舌頭抬起來,你沒聽見嗎?轉身,舉起雙臂。抬起右腿,現(xiàn)在抬左腿。把腳底抬起來?,F(xiàn)在抬另一只腳。現(xiàn)在彎腰?,F(xiàn)在起來……

    接下來,會給囚犯剃頭,發(fā)給他囚服。入監(jiān)儀式中的最后一項是分配給他一個囚犯的編號。他不再是喬治·威瑟斯了,而是HF4736。

    一旦入獄,犯人就與“外界”隔絕了。每六個月才能探視他一次。一名看守會押送他到一個由屏風一分為二的隔間中,那里只能容下他和來訪者。看守會監(jiān)聽談話,觀察他們之間有沒有遞東西,并用沙漏為探視計時。15分鐘后,他會把犯人帶回牢房。

    犯人每六個月才能發(fā)出或接收一封信。監(jiān)獄的信紙頂部印有一段警告:

    如果犯人的往來信件中有不得體或無價值的內容,或包含黑話或粗俗話語,該等信件將被扣下。允許囚犯寫信、收信的目的,是讓囚犯能與體面的朋友保持聯(lián)系,而不是讓他們獲悉時事新聞。

    在本頓維爾,從信里能寫什么到牢房中的杯子應該放到架子上的什么位置,每一件事都有規(guī)矩:

    囚犯牢房的布置吊床繩必須筆直懸在寢具之上。罐子蓋和罐子放在桌子下面。掃帚必須掛在桌子中間的扶手上。肥皂、梳子、刷子要放在罐子蓋前面的扶手上。兩個水杯分別放在桌子的兩邊……書放在鹽盒后面。盤子靠墻放,放在書后面。信號板放在盤子前面。毛巾要平整地疊好,掛在衣鉤上。

    本頓維爾的工作日在每天6點吃晚飯時結束。餐車呼呼作響地穿過走廊,活板門會被翻開,一個盛著燉湯的錫盤被推入牢房中?;锸趁刻煅h(huán)往復,早餐是可可和面包,午餐是稀粥,晚餐是燉湯,有時會有些奶酪或一個洋蔥。

    晚餐后,囚犯有兩小時的時間在牢房里漫步、寫信、思考或閱讀《圣經(jīng)》:

    我在急難的日子,求你向我側耳,不要向我掩面。我呼求的日子,求你快快應允我。因為我的年日,如煙云消滅,我的骨頭,如火把燒著。我的心被傷,如草枯干,甚至我忘記吃飯。因我唉哼的聲音,我的肉緊貼骨頭。我如同曠野的鵜鶘。我好像荒場的鸮鳥。我儆醒不睡。我像房頂上孤單的麻雀。我的仇敵終日辱罵我。向我猖狂的人,指著我賭咒。我吃過爐灰,如同吃飯。我所喝的與眼淚攙雜。

    晚上9點,煤氣逐漸減弱、熄滅,有人推動扳手,牢房門上的雙重門閂落了下來。熄燈了。躺在吊床上,在漆黑的牢房里,犯人能聽見看守低沉的腳步聲,馬刀碰到他們綁腿上的咔嗒聲,以及他們用走廊墻上的機器打卡時的鏗鏘聲。

    有時,在所有聲音下面,犯人能聽到監(jiān)獄的電報滴答作響,穿過圍墻和排水管。整個夜間犯人們都會盡力透過石墻與別人交往,而他們不連貫的信息像心跳一樣微弱。

    夜晚最為難熬,因為很難睡著、睡好。有犯人透過鐵窗看星星、看云遮月亮,傾聽那墓穴一般的寂靜,借此度過漫漫長夜。

    有時會有尖叫。人們會在孤獨和靜默中崩潰。有個囚犯不斷幻想他的姐姐正站在墻外的小路上,尋找他的牢房,呼喚他的名字。有一天午夜,他從吊床上跳下來,跑到窗前,雙拳緊攥窗戶上的鐵柱,開始哭喊她的名字。還有一個人在屋子里看到了火焰般的光芒,因恐懼而尖叫。還有一個人看到蛇蜷在鐵窗上,從臉盆里爬出來。有個人確信那只將食物推過活板門的手想要將他毒死。因為那只手,他晚上開始呻吟??词貢涯切┛藓暗娜藥У结t(yī)務室去。在那里,醫(yī)生寫下了如下報告:

    犯人DF4920:入獄五個半月后,他出現(xiàn)了精神抑郁的癥狀,性情和言語變得古怪。他好像因對近在眼前的壞事感到模糊的恐懼和焦慮而受到壓迫,這種感覺一到夜間就會增強。他說自己總怕因違反監(jiān)獄的規(guī)矩而受罰,他確信自己因犯下某種嚴重的罪行而受到了懲罰。囚犯憔悴的外表也印證了他的描述。

    每年在本頓維爾都會有5人到15人被送到精神病院。如果他們一直瘋下去,他們將被終身關押在精神病院;如果他們康復了,就會被帶回去服刑。當局保證沒有人能靠裝瘋逃離感化院。

    孤寂和靜默會使一些人發(fā)瘋,還會逼另一些人自殺:

    在6月5日早晨6點開牢房門時,犯人RL1412被發(fā)現(xiàn)已經(jīng)死亡。他的尸體吊在牢房的鐵窗框上,繩子是拿他做鞋時用的“蠟線”做的……囚犯的盤子里放著一封寫給父母的信,信中他明確表明了自殺的愿望,他將自殺的原因歸于出獄后無法找到正經(jīng)的工作,因而不得不再次犯下其他罪行,最后會去殺人。

    本頓維爾壓垮了一些犯人,但其他人沒有被壓垮。個別人公開反抗這里的紀律。懲罰報告里講述了一個關于“無可救藥”的囚犯和監(jiān)獄工作人員持續(xù)斗爭的故事:

    ……受罰原因:一直非常不服管教,9月28日用最激烈、最具威脅性的語言跟獄警說:“你最好別碰我,不然我會把你們這群混蛋弄死?!币粋€冥頑不化、無可救藥的囚犯?!脴鍢錀l抽打PG 20下,因為他把上衣和背心放在被子上,把它們全放火燒了,他還聲稱,如果繼續(xù)把他關在單間,他會毀掉監(jiān)獄以達到自己的目的……WR5451,20歲,九尾鞭抽打24下,因為他毀掉了2條毛毯、2張床單、1個杯子、1個床墊和1個碗;還因為他威脅說“我會讓你們這群混蛋完蛋的”,還因為前8次報告后做出的極端下流而惡心的行為……

    樺樹條和九尾鞭是用來抽打那些攻擊或辱罵看守的囚犯的。對于情節(jié)較輕的違紀行為,通常的懲罰是在黑屋——監(jiān)獄地下室里的黑洞——里關上幾天。雖說正常的懲罰是關三天,一些犯人一次會被關長達三周之久。一些年輕犯人幾乎一直被關在這種黑屋里,直到他們在寒冷和黑暗中精神崩潰。有個人告訴看守,他再也不會出來了,誰來押他出來,他就把那人殺了。看守們把混著辣椒的煙抽到了牢房里,不到一分鐘的工夫,那個囚犯就開始猛敲牢房的門,求看守把他放出來。

    大多數(shù)犯人放棄了與本頓維爾的斗爭。他們安于慣常的工作,不惹麻煩,熬到了刑滿釋放的時候。有些人表面看來并沒有受到靜默和孤寂的傷害。但大多數(shù)人身上留有一些受傷的痕跡。

    在出獄時,鐵窗生涯的印跡讓犯人顯得格外突出:他們穿著監(jiān)獄為獲釋人員準備的衣服,剃了光頭,膚色蒼白。他們心中也留有監(jiān)禁的印跡。在囚犯獲釋后觀察過他們的人注意到,很多人都受困于一陣陣的癲狂或痛哭。有些人覺得街上的聲音震耳欲聾,他們想要用棉球把耳朵堵上。還有些人陷入了一種昏昏沉沉的麻木狀態(tài),要過好幾周才能好轉,這把他們的親人嚇得夠嗆。就連那些覺得自己已經(jīng)適應了孤寂的人也意識到,自己之后很長時間內都會夢到監(jiān)獄。他們會在睡覺時聽到門閂鎖上時的聲音,還有那些尖叫。

    02

    重新發(fā)現(xiàn)18世紀的刑罰

    1775年之前,用監(jiān)禁懲處重罪犯的情況并不常見。在老貝利街,也就是倫敦和米德爾塞克斯最重要的刑事法院的所在地,1770年到1774年的有罪判決中,監(jiān)禁所占的比例不到2.3%。

    這些監(jiān)禁刑期很短——沒有超過三年的,通常是一年或更短,而且只有那些犯有過失殺人罪、商業(yè)欺詐罪、做偽證罪、聯(lián)合對抗雇主罪和騷亂罪的被告會被判處監(jiān)禁?!巴柨怂古c自由”騷亂的參與者,以及18世紀60年代示威要求提高工資的倫敦裁縫、運煤工人、制帽工人和海員都會被判監(jiān)禁。只有這類輕罪犯才會被處以監(jiān)禁。至于1769年和1770年斯皮塔佛德的絲綢業(yè)工人中那些因參與破壞織機暴動而被定罪的人,他們不是被處決就是被流放美洲。

    我們并不清楚法官在這些案件中使用監(jiān)禁的原因。然而從首席法官和內政大臣1773年的通信中,可以管窺到法官在勞資糾紛案件中的量刑標準。來信事關七名來自佩斯利的流動紡織工人的命運,這些人犯有騷亂罪和聯(lián)合對抗雇主罪。法官意識到,處決這些人將會激怒紡織工人,他們會繼續(xù)騷亂或大規(guī)模移民美洲。用他的話說,城中的局勢“非常微妙”。他認為比起炫耀強力,慈悲更有助于恢復秩序,所以他下令將這些人的刑罰減為監(jiān)禁。在佩斯利案中,監(jiān)禁成為一種策略上的讓步,是一種介于流放和絞刑之間的“中等”刑罰,是二者之間“仁慈”的妥協(xié)。然而除了這種特殊情況外,法官很少用監(jiān)禁來懲罰重刑犯。

    對于重罪——最常見的是攔路搶劫、入室搶劫、盜竊各種動物、嚴重盜竊罪、謀殺和縱火——法定的刑罰是死刑。可判死刑的案件從1688年的50起左右上升至1765年的160起左右,在拿破侖戰(zhàn)爭結束時達到了225起。一些新法律,例如《騷亂法》,將原來判較輕刑罰的罪名變成了死罪。其他法律,例如《盜獵法》,懲罰了原先沒有入刑的行為,比如偷盜籬笆,從樹上偷摘果實,盜伐林木,毀壞果園、藤架或林地,從池塘里撈魚,以及挖開池塘讓魚游出來。

    制定《盜獵法》是為了懲罰小農(nóng)和佃農(nóng),他們正在用打游擊的方式抵抗暴發(fā)戶莊園主,以及漢普郡和伯克郡的皇家林業(yè)官對他們傳統(tǒng)林業(yè)權的侵犯。盡管《盜獵法》最初是作為一項緊急措施制定的,這項法律最終變成了狩獵法體系中的固定組成部分。

    由于這段時期的其他法律尚未得到歷史學家的關注,目前尚不清楚犯罪定義的逐漸擴張為何會出現(xiàn)在那個世紀?;\統(tǒng)地說,新法律反映了18世紀農(nóng)業(yè)商業(yè)化的趨勢,以及地主從自己領地的林地、池塘和垃圾中獲利的愿望,而他們之前或是忽視了這些地方,或是允許窮人隨意利用。

    地主的權利主張需要依靠這些新刑罰來獲得法律的支持,因為雇農(nóng)、佃農(nóng)和小農(nóng)傳統(tǒng)上有權取用獵物、木材、倒下的樹木、泥煤和其他大自然的贈予,士紳們原先將這些權利視為有約束力的鄉(xiāng)間習慣而予以接受。因此,《盜獵法》和新的關于死刑的法律所帶來的犯罪定義的擴張,代表著士紳階層財產(chǎn)權的增大,而代價則是犧牲村民共有的權利和習慣。

    在其他情形中,常見行為入罪滿足了商業(yè)的需要,18世紀前40年激增的關于反假幣和造假的法律就是力證。法官、法學家威廉·布萊克斯通解釋說,這個領域中法律的增加,反映了銀行和商業(yè)利益集團試圖保護新的紙幣信貸和交易體系,而該體系是全國性市場產(chǎn)生之后出現(xiàn)的。這些利益集團顯然成功說服了政府和法院,嚴格執(zhí)行這些新法律對商業(yè)來講至關重要。在整個18世紀,2/3被判造假罪的人最終被處決了。除了謀殺罪,沒有哪種罪行受到過如此冷酷無情的懲罰。

    從理論上看,“血腥法典”(當時大家對刑法典的稱呼)刻板僵硬,它規(guī)定無論謀殺還是偽造買賣契據(jù)都要判處死刑。從實踐上看,刑罰的應用其實比較靈活,有很大空間供法官行使自由裁量權,讓行政長官能夠回應公眾求情來減刑,也能通過展示恐怖而殺一儆百。前引的佩斯利案表明,法官有權解釋法律并使之變得仁慈一些。

    這種權力當然也可以讓法律變得更嚴酷。1775年,兩位哈利法克斯的法官取得了內政大臣的批準,處死了馬修·諾曼頓,他被戴枷吊死在了燈塔山山頂。他因謀殺哈利法克斯的消費稅稅監(jiān)而被判有罪。法官承認吊死一個戴枷的人非比尋常,但“哈利法克斯和羅奇代爾周邊很多體面的士紳和商人”都呼吁他們這樣做,這些人覺得“一個眾所周知的例子”能震懾其他制造假幣的人,因為諾曼頓就是在那個倒霉的稅吏發(fā)現(xiàn)他造假幣時將其殺害的。

    一個能根據(jù)“體面”公民的要求而讓法官增強絞刑儀式的象征意義,或是在反叛紡織工人的壓力下放棄這種懲罰的法律體系,顯然比那些血腥懲罰表面上呈現(xiàn)出來的要靈活許多。

    當然還有一些司法和行政官員用自由裁量權來寬刑。在18世紀50年代的巡回法庭被判死罪的罪犯中,有1/3的人得到了法官赦免,最終被流放美洲以代替死罪。法官的赦免權使他們能在“特殊”或“值得”的案件中免除死刑,救下那些能找來一名保護人為其求情的“體面”罪犯,總之是要用慈悲的折中方式讓歐洲最嚴酷的刑法典稍微和緩一些。

    實踐中,刑法典也會受到傳統(tǒng)的教士特權的影響。最初享有這種特權的是中世紀為宮廷服務的教士,日后逐漸擴展到其他群體,直到1705年普遍適用于所有人。教士特權允許犯下較輕死罪的罪犯申請讓自己免于一死。在聲明自己的“教士身份”后(在1705年之前需要背誦一段《圣經(jīng)》,即所謂的“脖頸經(jīng)文”來證明自己的教養(yǎng);1705年之后不需證明),他們會遭到鞭打或在拇指上烙下印記,然后獲釋。目前尚不清楚教士特權適用于哪些罪行。

    布萊克斯通表明,雖然在1705年之后所有人都享有這項特權,但適用這項特權的罪行卻大幅減少了,因為在手指上烙印被視為“幾乎沒有懲罰”。因此,1717年通過了一項法律,禁止人們在入室搶劫案中引用教士特權。布萊克斯通注意到,入室盜竊會變成死罪,是因為“貿(mào)易和財富的增加”——換言之,是因為越來越多的商業(yè)財產(chǎn)和經(jīng)營場所需要保護。

    在實踐中,那些犯下不再適用教士特權的罪行,或從1688年起首次變成死罪的罪行的罪犯,往往會被流放,而非處決。正如J. M. 貝蒂有關薩塞克斯郡和薩里郡量刑決定的研究表明的那樣,較之那些犯有既有死罪(如謀殺、入室盜竊或攔路搶劫)的犯人,犯有新添死罪的犯人更有可能“免于處決”。新舊死罪在執(zhí)行上的差別讓布萊克斯通覺得,死罪的擴張對這些法律之公正性并無損害。

    法官赦免死囚,特別是赦免犯新入刑罪名的死囚,使得流放刑的適用性迅速增長。1717年將輕微盜竊罪的刑罰從鞭打改為流放的法律同樣助長了這種趨勢。用流放替代鞭打作為刑罰的,還包括針對搶劫罪、輕微鑄造假幣罪,以及收贓罪等罪行的法律。正如血腥法典的擴充一樣,用流放替代鞭打和烙印可被視為議會想要增強傳統(tǒng)懲罰的懲處力度,1750年之后不斷上升的赦免率表明法官中有一種相反的傾向:越來越多的法官懷疑用死刑懲罰輕微的違法行為有失公正。

    陪審團的一些行為表明他們也對把輕罪犯送上絞刑架感到不安。和法官一樣,陪審團可以在決定被告是否有罪時有一定的自由裁量權。陪審團經(jīng)常會提出“善意的偽證”,也就是無論贓物價值,統(tǒng)統(tǒng)將其認定為一先令,這樣就可以將被控嚴重盜竊罪(一項死罪)的被告定為輕微盜竊罪(判處流放)。布萊克斯通等法學權威的評論顯示,“善意的偽證”在1750年之后越發(fā)常見,這表明越來越多的民眾對血腥法典感到不滿。

    與此類似,有零星的證據(jù)顯示,一些犯罪行為的受害者不愿意去追訴,因為他們不想把犯罪者送上絞刑架。當時的刑法改革家指出,這表明公眾意見并不支持血腥法典。但是目前尚無研究表明,撤銷或放棄追訴的情況在18世紀有所上升。就算這種研究存在,把這種行為完全歸因于道德顧慮也有失妥當。把別人送上絞刑架不但會帶來道德上的痛苦,成本和延遲審判也足以阻止很多人去追訴。還有一些人撤銷了起訴,他們有的在法庭上提供了“微弱的證據(jù)”,使那些他們追訴的人不會喪命,有的懇請法官用絞刑以外的刑罰懲罰他們。顯然,決定追訴人、法官和陪審員的罪刑適應概念的是一種更復雜的權衡。

    我們對這些權衡知之甚少,不足以解釋為什么它會在18世紀有所變化。我們掌握的只有一個清楚的事實:議會、司法機關和陪審團協(xié)同合作,推廣用流放來取代鞭打和絞刑的做法。到18世紀60年代末,流放美洲殖民地7年、14年或終身的刑罰占到了老貝利街所有有罪判決中的70%,如果我們將那些日后得到減刑的死刑犯也算進來,這個比例會更高。

    雖說1717年的法律規(guī)定小偷要處以流放,許多法官依然判處他們在公共場合接受鞭打,有時還伴有短期的監(jiān)禁。除了個人興致,很難判別還有什么指導老貝利街法官量刑的標準。一個面包師的學徒在1770年因搶走了主人價值18便士的早餐而被判鞭刑。同一年,一個雇農(nóng)因在酒館樓上的房間中偷了室友12先令而挨鞭子。一個搬運工因從一個油脂商那里偷了價值4先令的貨物而被判流放。看來,贓物的價值只是決定犯罪“危害性”的眾多因素之一。法官似乎對初犯,以及仆人與學徒針對主人的盜竊判處鞭刑,而不是流放。

    雖說由于破壞了雇傭關系中的信任關系,刑法典將仆人偷盜視為比由陌生人所為之一般盜竊更為嚴重的罪行,但實際上雇主往往會向法官求情,同意在懲罰之后重新雇用他們。18世紀六七十年代的普遍勞動力短缺可能影響了主人的決定,使他們要求鞭打而非流放自己的仆人。無論法官判決的原因為何,《老貝利街訴訟簡報》顯示,他們在1770年至1774年間14.2%的案件中判處了鞭刑,其中一些伴有監(jiān)禁。

    和絞刑一樣,鞭刑也是一種由堂區(qū)官員或法院官員執(zhí)行的公共儀式,為的是陶冶公共情操。因此有必要將這種儀式安排在能吸引公眾注意力的時間和地點來舉行。薩里郡的法官對此心知肚明,他們在一個記錄在1775年的令狀冊中的判決書中寫道:

    羅伯特·斯諾登……因犯重罪而被判監(jiān)禁在貴司三個月,在15號周六,12點到2點之間,要把他上身衣服脫掉,綁到一駕馬車的車尾,當眾鞭打他,讓馬車把他從圓形倉庫拉到泰晤士河畔金斯頓街的集市,再把他拉回來,如此反復直到他后背全都是血,上述三個月監(jiān)禁期滿后釋放,不需繳納費用。

    和那些在哈利法克斯吊死戴枷假幣犯的同僚一樣,薩里郡的法官也展示出了敏銳的戲劇感和時間感,將儀式性刑罰的威懾作用最大化。

    另一種用作公開侮辱的刑罰是頸手枷。犯了眾怒的犯人,比如在秤上做手腳的店主、囤積倒賣谷物的投機者、同性性侵罪犯,會被枷在市場中或監(jiān)獄前,并被罰忍受公眾一小時的虐待。這種刑罰的處罰力度需要依靠公眾的情感。如果大家用石頭或垃圾砸他,這刑罰將非??植?如果大家同情他,那么一小時的戴枷示眾就會變成公開的凱旋儀式,而治安法官對此束手無策。

    這種情況就出現(xiàn)在丹尼爾·伊薩克·伊頓身上,他是一位激進的出版商,年長且德高望重。1813年他被判在新門監(jiān)獄前戴枷示眾一小時。讓政府頗為失望的是,有人給伊頓的頭上戴了一個花環(huán),在他受罪期間還有人給他送點心,而當值的警察和法官則遭到了唾棄和辱罵。

    這種儀式性刑罰的震懾作用,取決于公眾對當局判決的默認。因此,法官對儀式的控制非常有限。理論上講,通往絞架和刑場的路本身就應該成為一個精心布置的犯罪劇場,犯人和牧師要演一場包含勸誡、懺悔和悔改的大戲,觀眾就是那些心懷敬畏、贊許判決的群眾。一名牧師于1695年在倫敦泰伯恩刑場進行的布道就將這種戲劇感傳遞了出來。對著那些繩子已經(jīng)吊在脖子上的死刑犯,牧師吟詠道:

    你們將自己引入了可悲的境地中,引入了凄慘的狀態(tài)里,根據(jù)國法的審判,你們不配繼續(xù)活下去,不配再行走于世間,不配呼吸這空氣;你們對人類沒有任何幫助,你們唯一的作用就是用自己的死亡教育大家,像那些矗立在奪命的懸崖邊的標志,警告他人將來不要重蹈覆轍。

    問題在于,如果觀眾反對行刑,牧師會發(fā)現(xiàn)從人群中迸發(fā)出的辱罵聲會將他那高貴的情感淹沒。此外,群眾對死刑犯的權利也有極佳的認識,如果哪項權利縮水了,他們很快就會把怒氣撒到當局身上,特別是在死刑犯本人也在質疑死刑公正性的時候。

    當1769年斯皮塔佛德騷動中破壞織機的紡織工人被處決后,當時在泰伯恩的群眾就感到了這種雙倍的憤怒,他們覺得不但犯人的權利受到了侵犯,而且他們還是錯誤判決的犧牲品。所以人們在行刑后攻擊并搗毀了治安官的辦公室。其中有一個人告訴旁邊的一位紳士,尤其讓他們反感的是治安官竟然沒給犯人留出臨終禱告的時間。倫敦的窮人將這種禮節(jié)視為臨終者的權利之一。

    雖說當局在對待死刑犯時顯然非常小心謹慎,但我們尚未完全搞清楚,當局在多大程度上認為他們享有權利。獄警、治安官和牧師會格外關注他們最后的愿望和遺言。這些官員會試圖操縱犯人,利用他們遺言的影響力來勸誡公眾遠離犯罪、遵紀守法。但當局不能夠確保結果必然會如此圓滿。犯人在死亡的劇場中可以挑選角色,他既可以是牧師想看到的真心悔過者,也可以是人群想看到的不屈醉漢。這種選擇是公眾和政府共同創(chuàng)造這種儀式的必然結果。

    毫無疑問,很多犯人接受了群眾想看的那個角色,滿足了自己在公眾記憶中以“笑對”死亡的形象長存的愿望。有時垂死之人甚至會抗議量刑不公,進而將伸張法律正義的儀式變成對其公正性的公開質疑。這樣的事曾發(fā)生在1693年6月16日,兩名印刷工因叛國罪而被送上了泰伯恩的絞架:

    牧師奉勸安德頓和達德利去請求上帝將他們當成真心悔改的范例,并用自己的可悲下場來告誡他人。他們沒有這么做。牧師要大家安靜,說道:這些垂死之人的模樣告誡大家,不要圖謀推翻王國的政府,上帝會暴露這些陰謀,并將其繩之以法。他勸誡大家不要褻瀆安息日;人們都會因自己被公開處決而痛哭,而褻瀆安息日是所有罪過的誘因。安德頓告訴圍觀者他的判決太過嚴酷。牧師告訴他,他可是試圖推翻現(xiàn)政府。他說自己已經(jīng)寬恕了審判他的法官。牧師說法官不需要他來寬恕。

    一旦死刑犯或群眾拒絕配合演出,政府就無力阻止莊嚴的押送和行刑儀式變得一片混亂。由于警力有限,而未發(fā)生極端危險情況又不能使用武力,法官只能眼看著群氓向囚車邊上聚攏,嘲弄牧師,向醉醺醺的、桀驁不馴的罪犯歡呼致敬。

    從莊嚴儀式到公共狂歡的反轉使得一些18世紀的觀察家懷疑公開絞刑的震懾作用。伯納德·曼德維爾將倫敦18世紀20年代中期的犯罪高發(fā)部分歸咎于泰伯恩刑場上粗鄙而喧囂的抗法行為。他尖刻地指出,這種情況使得窮人相信絞刑沒什么好怕的,不過是“擰斷了脖子和尿濕了褲子而已”。這種能輕易為公眾敗壞掉的儀式,其功效受到了不止曼德維爾一人的質疑,因此英格蘭的司法系統(tǒng)在整個18世紀(和19世紀上半葉)為什么一直依賴這種儀式就成了一個值得關注的問題。

    哲學家、牧師威廉·佩利堅持認為,絞刑持續(xù)存在是因為用偶發(fā)的公開儀式來展示主權者的責罰,比起“法國式”中央集權的警察巡邏和通過踐踏臣民生命和自由來震懾犯罪的做法,要更經(jīng)濟,更符合憲法要求?!坝健钡闹刃蛴^包含著有選擇地將無可救藥的犯罪分子公開正法,而“法國式”的方法必然需要用官僚化的方式來抓捕最微不足道的罪犯。通過研究法國舊制度的鄉(xiāng)村警察我們可知,這種英國式的解釋其實是對其有效性和侵入性想入非非的夸張。無論如何,有關“法國警察”的神話給英國式的替代方案——公開處決——披上了一層自由意志主義的外衣。

    此外,絞刑的公開性被譽為有效保證受刑者權利的方法之一。倫敦法官約翰·菲爾丁和亨利·菲爾丁18世紀50年代時建議在監(jiān)獄高墻內進行“非公開”處決,以防處決變成反抗的儀式。但人們對這種理念的支持日漸減少,就連在那些震驚于泰伯恩刑場瘋狂場面的人當中也是如此。如果在監(jiān)獄里行刑,誰能確保劊子手真的把被判死刑的那個人吊死了呢?有人擔心(至少有這種傳言),有錢的罪犯會賄賂劊子手,找一些可憐的窮人去替死。只有在人群前的公開處決才能防止這種可怕的腐敗行為發(fā)生。

    群眾知道自己在此類事件中要扮演見證者的角色。他們知道自己要確保受刑者不會因劊子手的惡意或無能而經(jīng)受過多的痛苦。如果行刑者把事情搞砸,讓受刑者渾身抽搐,最后窒息而死,他就有可能被暴民撕碎。因此公開行刑還有一個顯而易見的理由:保護臣民的自由。

    因為19世紀的改革者成功使公眾相信這些儀式是墮落而殘忍的景觀,所以有必要強調支持這些儀式的理由。就像在其他問題上一樣,歷史學家的任務是從這種刑罰的首要批判者的敘述中,重新發(fā)現(xiàn)18世紀的刑罰史。

    (摘自《痛苦的正當尺寸》)

    猜你喜歡
    犯人囚犯監(jiān)獄
    監(jiān)獄選美
    論監(jiān)獄企業(yè)立法
    歡迎你到監(jiān)獄來
    趣味(語文)(2018年10期)2018-12-29 12:28:34
    監(jiān)獄犯人室內定位算法研究
    走近土著
    聰明的土著囚犯
    級別
    級別
    逃出監(jiān)獄
    誰的錯
    华蓥市| 湾仔区| 平谷区| 集贤县| 绍兴市| 婺源县| 南召县| 河间市| 福清市| 成武县| 昆明市| 纳雍县| 城固县| 柞水县| 五家渠市| 云和县| 龙口市| 石台县| 金秀| 固原市| 达孜县| 灵川县| 华蓥市| 康定县| 安阳县| 深圳市| 怀集县| 湄潭县| 淮滨县| 宜州市| 永城市| 怀柔区| 新干县| 阳曲县| 剑河县| 弋阳县| 印江| 星子县| 拉孜县| 北票市| 景洪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