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淑敏
蜜蜂會造蜂巢,螞蟻會造蟻穴,人會造房屋、機器,會造美麗的藝術品和動聽的歌。但是,對于我們最重要最寶貴的東西──自己的心,誰是它的建造者?
孔雀絢麗的羽毛,是大自然物競天擇造出。白楊筆直刺向碧宇,是密集的群體和高遠的陽光造出。清香的花草和繽紛的落英,是植物吸引異性繁衍后代的本能造出。卓爾不群、堅韌頑強的性格,是秉賦的優(yōu)異和生活的歷練造出。
我們的心,是長久地、不知不覺地以自己的雙手,塑造而成。
造心先得有材料。有的心是用鋼鐵造的,沉黑無比。有的心是用冰雪造的,高潔酷寒。有的心是用木頭造的,安穩(wěn)麻木。有的心是用紅土造的,粗糙樸素。有的心是用黃連造的,苦楚不堪。有的心是用垃圾造的,面目可憎。有的心是用眼鏡蛇唾液造的,劇毒兇殘。
造心要有手藝。一只靈巧的心,縫制得如同金絲荷包。一罐古樸的心,淳厚得好似百年老酒。一枚機敏的心,感應快捷如電光石火。一片編織荊棘的心,暗設機關處處是陷井。一道半是細膩半是馬虎的心,好似白蟻蛀咬的斷堤。一朵繡花枕頭內里虛空的心,是假冒偽劣心界的水貨。
造心需要時間。少則一分一秒,多則一世一生。片刻而成的大智大勇之心,未必就不玲瓏。久拖不絕的謹小慎微之心,未必就很精致。有的人,小小年紀,就竣工一顆完整堅實之心。有的人,須發(fā)皆白,還在心的地基挖土打樁。有的人,半途而廢不了了之,把半成品的心扔在荒野。有的人,行百里半九十,丟下不曾結尾的工程。
心為血之海,那里匯聚著每個人的品格、智慧、精力、情操,心的質量就是人的質量。有一顆仁慈之心,會愛世界愛人愛生活,愛自身也愛大家。有一顆自強之心,會勤學苦練百折不撓,寵辱不驚大智若愚。有一顆尊嚴之心,會珍惜自然善待萬物。有一顆流量充沛、羽翼豐滿的心,會乘上幻想的航天飛機,撫摸月亮的肩膀。
造心是一項艱難漫長的工程,工期也許耗時一生。通常是母親的手,在最初心靈的模型上,留下永不消退的指紋。所以普天下為人父母者,要珍視這一份特別莊重的義務與責任。
當以我手塑我心的時候,一定要找好樣板,鄭重設計,萬不可草率行事。造心當然免不了失敗,也很可能會推倒重來。不必氣餒,但也不可過于大意。因為心靈的本質,是一種緩慢而精細的物體,太多的揉搓,會破壞它的靈性與感動。
造好的心,如同造好的船。當它下水遠航時,藍天在頭上飄蕩,海鷗在前面飛翔,那是一個神圣的時刻。會有臺風,會有巨濤,但一顆美好的心,即使巨輪沉沒,它的顆粒也會在海浪中,無畏而快樂地燃燒。
[怦然心動]
塑造心靈,是人一生的功課。正如作者所言,心之養(yǎng)成,需要有純潔、堅韌的質地,需要靈巧、機敏的感知,需要耐心恒久的錘煉。一個人的心地里,匯聚著他的品格、智慧、精力、情操,心的質量就是人的質量——有一顆仁慈之心,會愛天地自然,愛人愛己愛生活;有一顆自強之心,會勤學苦練、百折不撓,會寵辱不驚、大智若愚;有一顆尊嚴之心,會珍惜自然,善待萬物……
造心的參與者,是父母,是社會,更是自己。每個人都要對自己的心靈負責,塑造它,守護它,并跟隨它。擁有一顆美麗的心靈,是一個人在人生中最大的成就!
【文題延伸】塑造:美好心靈;生活使命……(平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