譚文俊
寫作是小學生運用語言文字,反映客觀現實,表達思想感情的過程,在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指導學生開展寫作練習,不僅能促進學生語言表達能力和思想認識水平的提高,也能促進學生作文質量提升。對于小學生,尤其是即將步入初中階段的高段小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的提升有著積極作用。為了促進學生的進步和發(fā)展,教師需要采取優(yōu)質的教學手段對學生開展寫作訓練。
一、激發(fā)學生的寫作興趣
在以往的教學過程中,部分學生在接受寫作教學指導時,對于課程的開展并沒有足夠的興趣,并且存在著怕寫、厭寫作文的畏難情緒,影響了作文質量的提高,對于語文成績的提升造成了極大的阻礙。而造成這種問題的主要原因,則是教師始終堅持以教師為主體對學生開展寫作教學,對于學生教學主體地位缺乏足夠的重視,并且在教學期間對學生產生的問題也缺乏興趣解答,從而影響了寫作教學氛圍的營造,致使學生對寫作課程缺乏興趣。為了讓學生將濃厚的興趣投入到寫作課程的學習過程中,保證寫作教學的質量,教師需要堅持以學生為主體開展教學。為了激發(fā)學生的寫作興趣,教師還可以為學生創(chuàng)造一個民主、和諧、愉悅的寫作環(huán)境,激發(fā)學生的寫作興趣,提升寫作質量。
例如,教師在指導學生寫作“我愛我家”時,為了讓學生對寫作產生興趣,促使學生積極地投入到寫作過程中,可以使用多媒體技術為學生創(chuàng)造一個優(yōu)質的寫作環(huán)境。即讓學生將全家福帶到班級,通過多媒體向全班同學展示,并介紹家庭成員。同時為了讓學生在介紹過程中感受到其中的樂趣,教師還可以讓學生將家中發(fā)生的趣事向同學們介紹,然后寫下來,這樣不僅能保證學生作文質量,也能顯著提升學生的寫作興趣,推進寫作教學。
二、引導學生充分表達內心感受
實際上,學生在接受教師的寫作教學指導時,要想確保作文有較高的質量,就需要將真情實感充分融入其中,做到寫作時說實話、說心里話,不說假話、空話、套話,體現內心的真實感受。而這也是教師開展作文教學時的要求,也是保證寫作教學質量持續(xù)提升的重要手段。
例如,教師可以課間10分鐘休息為背景展開寫作,讓學生觀察“自下課鈴聲響起到上課鈴響”這10分鐘里相關場景中的人和事。為保證作文質量,教師還可以要求學生發(fā)表看法。我在批改時發(fā)現,學生寫的內容不僅生動形象,還十分有趣。其中一位學生寫道:“因為上節(jié)課老師教授的一些內容我并未聽懂,因此在課間10分鐘我一直在消化所學的知識,終于在上課前的3分鐘弄懂了。自己感到心滿意足,待全身放松下來之后肚子突感疼痛,完全忘記昨天晚上著涼了。如果不立刻上廁所就憋不住了。但馬上就要上英語課了,這可是我的弱項!但是肚子疼得要命,還得去呀!別無選擇,只好以百米沖刺的速度向廁所沖去,整整在里面呆了將近20分鐘,前面的課一點都沒聽到?;氐浇淌?,正在上課的同學和老師看到我窘迫的樣子,不禁啞然失笑,搞得我欲哭無淚。”這充分體現了這位同學內心的真情實感。
三、寫作內容與實際生活緊密聯系
為了提升作文質量,教師可以指導學生根據生活中的真實素材作文,拉近寫作與生活之間的聯系。但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小學生由于年齡和理解能力的限制,缺乏捕捉身邊素材的能力,從而影響了作文質量。解決這一問題,需要教師教授學生捕捉生活素材的方法,促使學生提升作文質量。
例如,教師在指導學生以“春”為主題寫作時,為了確保作文質量,將寫作內容與實際生活緊密結合,教師可以指導學生去大自然中感受春天。讓學生在樹林里看綠葉的生長狀態(tài),或者到花叢中感受鮮花盛開的美麗,通過這種方式讓學生感受春天,在寫作過程中加強與實際生活的聯系,提升寫作質量。
總而言之,為了提升高段小學生的寫作質量,教師要激發(fā)學生的寫作興趣,引導學生充分表達內心感受,加強寫作內容與實際生活之間的聯系。提升學生的作文水平和綜合素養(yǎ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