郁雨馨
夕陽西下,一抹淡淡的陽光柔和地灑在京城那些幽深的小胡同里。精致的四合院,黝黑的宅門,锃亮的門鈸,老槐樹下扯閑篇兒的老人,追逐嬉戲的孩子,還有那由遠及近、略帶沙啞的吆喝聲……這一切的一切,總在我記憶中一遍又一遍地播放。
走進胡同,一瞬間喧囂遠去,微風起伏,站在小小的胡同中,背著手,“看庭前花開花落,望天上云卷云舒”。
暖日暄晴,春風浮蕩,胡同里洋溢著溫和的氣息。四合院邊的老槐樹是老人們的最愛,幾十年來,每天在這個胡同的守護神下喝茶、聊天、下棋、論道,在安詳愜意中與其相伴一生。炎炎夏日,漫步在巷子里,靛石灰瓦擋住了陽光,青枝綠葉攔住了喧囂,留給我的便只有爽潔與幽遠。
走著走著,一抹清香偷偷鉆入鼻孔,甜得讓人沉醉,驀然抬頭,只見小巷盡頭一位頭發(fā)花白的老人在煮糖。
鍋前擺著一排糖人,每一個都用竹簽插好,規(guī)規(guī)矩矩地站著,等待新主人。同行的伙伴們紛紛擁上前,細細端詳這玩意兒。這些糖人形態(tài)各異,個個惟妙惟肖。瞧,那猴子右爪撓腮,左爪拍腚,一副齜牙咧嘴的模樣;這母豬雙眼空洞,蹄腳粗壯,真是憨態(tài)可掬。
一會兒,老人的糖熬好了。待其冷卻后,老人便搓起一把,將其拉成一條,在頂端戳出一個孔,均勻地往里吹氣,邊吹邊捏出形狀來。糖團在老人手中像活了似的,跟隨老人舞蹈。
表演結(jié)束了,伙伴們不約而同地向老人表達欽佩與贊美之情,甚至有人表示想學這門手藝。老人很感動,他說,如今社會進步,好吃的零食比比皆是,有些老手藝都已經(jīng)失傳了。如今還能看到這些個花朵般的孩子喜歡吹糖人,真是不錯??!
時過境遷,中國已然走在了世界前列,但這些傳統(tǒng)手工藝仍然散發(fā)著經(jīng)久不息的魅力?,F(xiàn)在碰到老手藝,不懂的人買的是一份新奇,懂的人買的是情懷。
北京,這個薈萃了千年歷史文化的古城,你是否因為擁抱了科技,就將滋養(yǎng)了你多少年的手工藝拋之腦后了呢?
讓我們學今之真理,戀古之手藝,挽一抹經(jīng)典贈北京。
(指導教師 ?李建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