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躍農(nóng)
1952年,董必武住在大連老虎灘招待所,這是他第一次到大連。接待方極為熱情,對這位中國共產(chǎn)黨的創(chuàng)始人、黨和國家領(lǐng)導(dǎo)人極為尊重,安排得也很細致周到。
但董必武并不領(lǐng)情,有一次吃飯時,吃著吃著,他停下了筷子,讓服務(wù)員趕快把食堂負責人找來。食堂負責人以為哪兒出了岔子沒有安排好,便氣喘吁吁地趕了過來。董必武見食堂負責人表情緊張,便笑呵呵地問:“大連的油菜不長葉子嗎?”
食堂負責人松了口氣,明白董必武不是責怪伙食不好,便不假思索地回答說:“長呀!”董必武和顏悅色地說:“那我吃的怎么全是菜梗呢?”食堂負責人恍然大悟,笑著說:“這是為首長的身體考慮呀,油菜葉子有蟲子,吃了對身體很不利,所以全扔掉了?!?/p>
董必武聽后搖搖頭,耐心地對食堂負責人說:“農(nóng)民種點菜不容易,咱們可不能糟蹋農(nóng)民的勞動成果啊!菜葉有蟲子好好洗洗就可以吃嘛,有什么問題!”
食堂負責人很感動,從此按照董必武的要求給他炒油菜葉吃。
董必武第二次到大連是1959年。當時國內(nèi)經(jīng)濟比較困難,供應(yīng)頗為短缺,市場上很難見到大蝦,接待處的同志考慮到董必武年邁,需要補養(yǎng)身體,專門為他買了兩盒蝦罐頭。
董必武堅決不肯吃,他對接待處的同志說:“國家現(xiàn)在經(jīng)濟比較困難,我們還能吃大蝦嗎?一斤大蝦能給國家換回多少鋼!”接待處的同志再三勸說董必武吃,買都買了,下不為例。董必武就是不點頭。最后,接待處的同志沒有說服董必武,只得把兩盒蝦罐頭退了回去。
董必武特意關(guān)照隨行的工作人員說:“菜不要多做,剩下的東西下頓熱熱還能再吃?!?h3>三到大連罷宴席
董必武第三次到大連,發(fā)生了著名的“罷宴”事件。那天董必武去視察旅順海軍基地,看到海軍裝備精良,訓(xùn)練有素,心情很好,還吟了詩。
中午,駐旅順的海軍部隊安排招待董必武。飯前,董必武與負責接待的同志先在飯?zhí)玫臅褪医徽劇5匠燥垥r間,負責接待的同志請董必武從會客室步入一墻之隔的餐廳。董必武走進餐廳,一看桌上擺滿了酒菜,便不聲不響地穿過餐廳,回到休息的房間不再出來。
大家傻了眼,站在董必武房間的門口面面相覷。過了沒多久,董必武的秘書推開門,對大家說:“中央明文規(guī)定,待客不得大擺宴席,董老很生氣,為什么還要擺這么豐盛的宴席,酒菜堆得這么高,董老說,不把酒和貴重的菜撤掉,他今天中午就不吃飯了?!?/p>
大家干瞪著眼,不知如何是好。過了一會兒,負責接待的同志推開房門,向董必武說明道:“我們也沒有什么特殊的準備,就是準備了一些海味。那是戰(zhàn)士們從海里打撈上來的,不花錢。我們有個潛水中隊,就在招待所附近駐扎,平時結(jié)合潛水訓(xùn)練,戰(zhàn)士們帶一個網(wǎng)袋下水,順便帶一點海味上來,改善改善生活。大海嘛,取之不盡,用之不竭,靠海吃海,這不算是浪費。”
董必武并沒有被說服。他說,他得按國家對領(lǐng)導(dǎo)人的要求來嚴格要求自己,正人先正己。至于戰(zhàn)士們改善生活,他絕不反對,作為部隊領(lǐng)導(dǎo),應(yīng)該把改善戰(zhàn)士飲食生活等條件放在首位,但改善生活與擺宴席是兩回事,這樣搞會吃壞作風,這樣的宴席他坐不住。負責接待的同志被董必武的精神和原則性所感動,將酒和菜撤走,只留下少量海鮮,董必武這才下樓吃了午飯。
董必武對家鄉(xiāng)的茶情有獨鐘。解放后,董必武第一次回故鄉(xiāng)湖北紅安,在招待所休息,與家鄉(xiāng)的同志聊天,招待所泡上了一壺紅安雨前濃茶。董必武的醫(yī)生見了,怕茶太濃影響休息,不讓服務(wù)員端來。董必武朗聲一笑,說:“不礙事的,這是家鄉(xiāng)紅安的家園茶,好多年沒有喝到了。甜不甜,家鄉(xiāng)水嘛,大家喜歡喝,我也想喝一杯。”
進餐時,廚房的周師傅特地給董必武端來了油炸糯米綠豆粑。董必武吃得心滿意足,并要同志們多吃一點,他也打算吃第二個,醫(yī)生連忙示意他不能多吃了。董必武笑笑,說:“好,不多吃,不多吃,我再吃半個!”說著,他將綠豆粑掰成兩半,留下一半放進盤里,對招待所的同志說:“麻煩你給我把這半塊留著,下頓熱熱再拿出來,可莫要糟蹋了?!?/p>
董必武第二次回故鄉(xiāng)紅安是在1958年3月,正是春暖花開之時,視察了水庫工地等。中午,當?shù)馗刹空埶貌?,他看到桌上擺了八個菜,很不高興,說:“當干部的不能脫離群眾,不能搞特殊化,要在勤儉節(jié)約上帶個好頭,吃飯絕不能鋪張,一定要從簡,菜不能搞太多,否則,我是吃不下去的?!弊詈?,按照董必武的要求,那頓飯換成了簡單的四菜一湯。(作者系黨史研究者、文史作家。)
1952年,董必武住在大連老虎灘招待所,這是他第一次到大連。接待方極為熱情,對這位中國共產(chǎn)黨的創(chuàng)始人、黨和國家領(lǐng)導(dǎo)人極為尊重,安排得也很細致周到。
但董必武并不領(lǐng)情,有一次吃飯時,吃著吃著,他停下了筷子,讓服務(wù)員趕快把食堂負責人找來。食堂負責人以為哪兒出了岔子沒有安排好,便氣喘吁吁地趕了過來。董必武見食堂負責人表情緊張,便笑呵呵地問:“大連的油菜不長葉子嗎?”
食堂負責人松了口氣,明白董必武不是責怪伙食不好,便不假思索地回答說:“長呀!”董必武和顏悅色地說:“那我吃的怎么全是菜梗呢?”食堂負責人恍然大悟,笑著說:“這是為首長的身體考慮呀,油菜葉子有蟲子,吃了對身體很不利,所以全扔掉了。”
董必武聽后搖搖頭,耐心地對食堂負責人說:“農(nóng)民種點菜不容易,咱們可不能糟蹋農(nóng)民的勞動成果??!菜葉有蟲子好好洗洗就可以吃嘛,有什么問題!”
食堂負責人很感動,從此按照董必武的要求給他炒油菜葉吃。
董必武第二次到大連是1959年。當時國內(nèi)經(jīng)濟比較困難,供應(yīng)頗為短缺,市場上很難見到大蝦,接待處的同志考慮到董必武年邁,需要補養(yǎng)身體,專門為他買了兩盒蝦罐頭。
董必武堅決不肯吃,他對接待處的同志說:“國家現(xiàn)在經(jīng)濟比較困難,我們還能吃大蝦嗎?一斤大蝦能給國家換回多少鋼!”接待處的同志再三勸說董必武吃,買都買了,下不為例。董必武就是不點頭。最后,接待處的同志沒有說服董必武,只得把兩盒蝦罐頭退了回去。
董必武特意關(guān)照隨行的工作人員說:“菜不要多做,剩下的東西下頓熱熱還能再吃?!?h3>三到大連罷宴席
董必武第三次到大連,發(fā)生了著名的“罷宴”事件。那天董必武去視察旅順海軍基地,看到海軍裝備精良,訓(xùn)練有素,心情很好,還吟了詩。
中午,駐旅順的海軍部隊安排招待董必武。飯前,董必武與負責接待的同志先在飯?zhí)玫臅褪医徽?。到吃飯時間,負責接待的同志請董必武從會客室步入一墻之隔的餐廳。董必武走進餐廳,一看桌上擺滿了酒菜,便不聲不響地穿過餐廳,回到休息的房間不再出來。
大家傻了眼,站在董必武房間的門口面面相覷。過了沒多久,董必武的秘書推開門,對大家說:“中央明文規(guī)定,待客不得大擺宴席,董老很生氣,為什么還要擺這么豐盛的宴席,酒菜堆得這么高,董老說,不把酒和貴重的菜撤掉,他今天中午就不吃飯了。”
大家干瞪著眼,不知如何是好。過了一會兒,負責接待的同志推開房門,向董必武說明道:“我們也沒有什么特殊的準備,就是準備了一些海味。那是戰(zhàn)士們從海里打撈上來的,不花錢。我們有個潛水中隊,就在招待所附近駐扎,平時結(jié)合潛水訓(xùn)練,戰(zhàn)士們帶一個網(wǎng)袋下水,順便帶一點海味上來,改善改善生活。大海嘛,取之不盡,用之不竭,靠海吃海,這不算是浪費?!?/p>
董必武并沒有被說服。他說,他得按國家對領(lǐng)導(dǎo)人的要求來嚴格要求自己,正人先正己。至于戰(zhàn)士們改善生活,他絕不反對,作為部隊領(lǐng)導(dǎo),應(yīng)該把改善戰(zhàn)士飲食生活等條件放在首位,但改善生活與擺宴席是兩回事,這樣搞會吃壞作風,這樣的宴席他坐不住。負責接待的同志被董必武的精神和原則性所感動,將酒和菜撤走,只留下少量海鮮,董必武這才下樓吃了午飯。
董必武對家鄉(xiāng)的茶情有獨鐘。解放后,董必武第一次回故鄉(xiāng)湖北紅安,在招待所休息,與家鄉(xiāng)的同志聊天,招待所泡上了一壺紅安雨前濃茶。董必武的醫(yī)生見了,怕茶太濃影響休息,不讓服務(wù)員端來。董必武朗聲一笑,說:“不礙事的,這是家鄉(xiāng)紅安的家園茶,好多年沒有喝到了。甜不甜,家鄉(xiāng)水嘛,大家喜歡喝,我也想喝一杯?!?/p>
進餐時,廚房的周師傅特地給董必武端來了油炸糯米綠豆粑。董必武吃得心滿意足,并要同志們多吃一點,他也打算吃第二個,醫(yī)生連忙示意他不能多吃了。董必武笑笑,說:“好,不多吃,不多吃,我再吃半個!”說著,他將綠豆粑掰成兩半,留下一半放進盤里,對招待所的同志說:“麻煩你給我把這半塊留著,下頓熱熱再拿出來,可莫要糟蹋了?!?/p>
董必武第二次回故鄉(xiāng)紅安是在1958年3月,正是春暖花開之時,視察了水庫工地等。中午,當?shù)馗刹空埶貌?,他看到桌上擺了八個菜,很不高興,說:“當干部的不能脫離群眾,不能搞特殊化,要在勤儉節(jié)約上帶個好頭,吃飯絕不能鋪張,一定要從簡,菜不能搞太多,否則,我是吃不下去的。”最后,按照董必武的要求,那頓飯換成了簡單的四菜一湯。(作者系黨史研究者、文史作家。)
編輯 家英宏
xjjyh_326@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