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深圳魔術吧文化科技有限公司)
圖︱作者提供
綜觀國內外的著名魔術師,他們的魔術作品中都不乏有與其他門類藝術融合,從而使作品更加豐滿的例子??梢姡g的創(chuàng)新發(fā)展,不能局限在核心技術上,也要在表現形式上下功夫,讓魔術融合其他藝術門類,甚至跨出藝術范疇地進行創(chuàng)新。因此,魔術的多元化創(chuàng)作就成為了最直接的途徑。
舞蹈是眾多表演藝術中肢體語言最為豐富的門類,這也造就了魔術可以在多個方面與舞蹈結合。不同的舞種具有不同的風格,在魔術創(chuàng)作中需根據節(jié)目主題風格進行搭配。在中外的魔術作品中,均不乏這樣的優(yōu)秀作品出現。
1.角色塑造方面。如果節(jié)目中有人物角色和情節(jié),舞蹈就是塑造角色和情節(jié)的一大利器。如第十屆中國雜技金菊獎全國魔術比賽的獲獎節(jié)目——李諾亞方舟的《九兒》,就在魔術表演中結合了舞蹈,以帶有秧歌特點的步伐和身段,快速帶領觀眾進入“九兒”這一角色的情景設定,并巧妙地展現了與其舞蹈搭配的魔術作品。
2.審美及表現力方面。魔術師作為舞臺上的表演者,良好的形體基礎是必不可少的,它不僅能增添節(jié)目觀賞性,也體現了魔術演員的專業(yè)素養(yǎng)。如在第24屆世界魔術大會上獲舞臺一般類魔術第二名的馬妍妍的作品《夢幻芭蕾》,就是通過將芭蕾舞與以牌技為主的魔術相結合,不僅使舞蹈較好地輔助了魔術技藝的展現,還充分展示出女性柔美、舒展的姿態(tài),增強了魔術節(jié)目的表現力和觀賞性。
辛亞飛 《扇之夢》
丁洋 《月光白鴿》
3.上下托方面。在魔術表演中,上下托是魔術師的設計重點。魔術師必須極力掩護上下托時不能被觀眾發(fā)現的秘密動作,同時這些動作又必須成為表演的一部分。魔術師通常使用錯誤引導的原理完成上下托,如果在其中較好地融入舞蹈動作,完成上下托時將更顯自然,使原本有些奇怪的小動作完成得輕松自如,也更便于做到“出托不變,變時不出”的目的,同時符合節(jié)目風格、角色設定、情節(jié)發(fā)展等因素。
文化的概念非常廣泛,包括但不限于文學藝術、風土民俗、歷史地理、衣食住行等方面,在魔術創(chuàng)作時,可以在多個文化領域中貫穿借鑒。在此以古典文學名著和文化習俗舉例說明。
1.古典文學名著。我國有非常豐富的古典文學作品,從中取材不僅可以讓創(chuàng)意元素有據可依,更能直接喚起觀眾的理解和共鳴。如筆者在第10屆中國雜技金菊獎全國魔術比賽的獲獎作品《扇之夢》中,就有許多表演元素的設計靈感源于中國古典名著:折扇的出現、消失,猶如《水滸傳》中“執(zhí)一把折疊紙西川扇子”的林沖一般干脆利落;宮扇的表達猶如《紅樓夢》中端午節(jié)賜扇的賈元春一般雍容華貴;羽扇的設計猶如《蜀書》中“葛巾毛扇,指揮三軍”的諸葛亮一般運籌帷幄;芭蕉扇的意境猶如《西游記》中孫悟空和鐵扇公主的纏斗一般變化多端。古典文學名著可以為魔術創(chuàng)作提供豐富的素材、表現手法,甚至表演思路,使作品具有豐厚的文化內涵。
2.文化習俗。還是拿《扇之夢》舉例。什么人拿什么扇子、怎么扇是頗有講究的:在扇子使用中有一種習俗:“文胸武肚僧道領,書口役袖媒扇肩”,即文人只把扇面開一段,輕扇胸脯,動作瀟灑;武將是全部打開扇面,扇肚子,表達豪放氣概;僧人、道士身穿長袍,只有領口通風,因此扇領口;說書先生使扇子時只能扇嘴,也不會完全打開扇面,而是將扇子作為代替刀槍、毛筆的表演道具……諸如此類的文化習俗還有很多,如果我們不了解,在表演時設計彪形大漢手捏宮扇扇肚皮的樣子,就不免讓觀眾感到滑稽、“出戲”了。在魔術表演中注意對文化習俗合情合理的使用,更能使觀眾沉浸在作品所設定的情境中,增強魔術的表現力和感染力。
魔術可以借鑒雜技的地方非常多,而且增加雜技技巧是可以向觀眾展示魔術演員高超技巧的方式,同時也增強了魔術節(jié)目的觀賞性。
1.雜技技巧的神奇效果。雜技常常讓觀眾覺得超越了人體的極限,因此當雜技技巧被展示在觀眾面前時,會讓魔術節(jié)目產生不可思議的神奇效果。法國魔術師Norbert Ferre就在節(jié)目中使用了雜技拋接球的技巧,用魔術手法換球和拋接球,給觀眾帶來出其不意的視覺沖擊和更加神奇的觀賞體驗。
2.焦點效果放大。在一般的舞臺魔術表演中(大型魔術除外),通常把超過人物面部大小的效果稱為“大效果”,常用的大效果道具有傘、扇子、絲巾、鴿子等。如果在魔術中結合雜技技巧,可以使焦點效果放大。如第九屆中國雜技金菊獎第六次全國魔術比賽金獎作品——丁洋的《變鴿子》,在大效果的運用上可以說出神入化,魔術師使用雜技“舞流星”的技巧動作,加上視覺延遲、LED頻閃動畫原理,利用道具在空中呈現鴿子的效果,進而變出鴿子。這一創(chuàng)意可謂將雜技、科技、視覺、魔術巧妙結合在了一起。
科技涉及材料、無線傳輸、計算機程序等很多個方面,魔術的發(fā)展一直緊跟科技的腳步,許多魔術的神奇效果都得益于科技的紅利。通??萍荚剡\用在魔術道具的內置設計和制作方面,在此以材料、機械裝置、無線傳輸舉例說明。
1.新材料和材料的新應用?,F在常有新材料投入市場,每種材料都有其應用場景和特點,而我們所做的就是在魔術領域探索這些新型材料的作用,如壓敏屏幕就可以在心靈魔術中作為寫字板獲得應用。
魔術的靈感很多時候來自于打破常規(guī),很多常規(guī)材料經過魔術師的奇思妙想,可以被運用于新的魔術效果上。如絲襪、發(fā)蠟、止滑劑等常見材料,都可以輔助產生不同尋常的魔術效果。第十屆中國雜技金菊獎全國魔術比賽的獲獎者朱明珠,就用計生用品為紙飛機提供動力。
朱明珠 《紙飛機》
2.機械裝置。機械裝置是在魔術道具中會使用到的,類似榫卯結構、齒輪組、滑輪組、彈簧、蝸桿等小型機械裝置。我們可以從家具設計、玩具、小電器,甚至武器裝備中去學習、改進,以適合魔術道具的使用。我想,第一個設計魔術袖箭的人,可能就是受到中國傳統(tǒng)暗器袖箭的啟發(fā)。
3.無線傳輸。無線電傳輸是當今多用的信息傳輸手段。在魔術表演中,從復雜的心靈魔術使用的智能設備、數字信號、模擬信號傳輸,到一般類魔術、大型魔術中使用的數碼遙控模塊,都已得到成熟運用。
無線數碼遙控模塊的使用通常結合電器設備,它有許多優(yōu)點:方便上下臺、減少道具與操作中線材的使用、操控人員的工作位置和角度不限等,但它也有不少缺點。我們通常使用的無線電裝置的工作頻率是315MHz和433MHz,而這兩個頻率的缺點是波長短、繞射能力弱、傳輸距離近、同頻或臨頻干擾多。很多時候我們在單位試驗時從來無誤,但一到演出場地無線設備就出現失靈現象。這是由于演出現場距離遠、無線設備多,無線麥克風、對講機、影音同傳、現場數千臺手機的臨頻干擾,同時還有大量金屬桁架等造成的信號削弱,甚至有些活動現場會屏蔽非活動用無線電頻率。因此,魔術師對無線傳輸技術的掌握程度,將直接影響魔術的創(chuàng)新創(chuàng)作,以及能否保證作品效果的完整呈現。
在魔術表演中,如果視聽感官的刺激可以恰到好處地進行配合,對作品的觀賞體驗感來說可謂是事半功倍。
蔣亞平 《牌影》
1.節(jié)奏。魔術的視覺效果如果和音樂節(jié)奏搭配起來,可以把整個節(jié)目的品質提升許多。如獲第八屆全國雜技(魔術)比賽魔術類金獎的作品——蔣亞平的《牌影》,魔術效果、肢體動作和音樂節(jié)奏的契合,就使節(jié)目完美表現出陽剛之氣和對音樂的激情,在魔術效果的呈現上也更加干脆利索。雖然“節(jié)奏快的音樂比節(jié)奏慢的音樂對人情緒的喚醒更強”,但很多節(jié)目也不會一開始就把音樂節(jié)奏弄得飛快,而是循序漸進,使音樂節(jié)奏結合節(jié)目編排的起承轉合?!杜朴啊肪筒捎昧恕叭?強-弱-強”的節(jié)奏,帶領觀眾一步步走向節(jié)目的高潮。
2.曲風與旋律。(1)調性吻合:曲風和旋律的調性必須和節(jié)目的調性相吻合,如《扇之夢》是一個中國風的魔術節(jié)目,用簫、笛子、琵琶等中國傳統(tǒng)樂器配以中國風的旋律,才能契合節(jié)目的效果。(2)情緒修正和推動:音樂旋律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對魔術節(jié)目的呈現效果進行修正?!渡戎畨簟分杏幸粋€片段是宮扇,宮扇多為女性使用,但演員是男性,為了讓這個片段不會過于陰柔,故使用節(jié)奏感明快的打擊鼓樂,修正演員的表演,使節(jié)目的情緒表達平穩(wěn)流暢。同樣,當節(jié)目情緒進入高潮時,音樂的節(jié)奏、旋律、配器要帶領節(jié)目的情緒,在觀眾看到更多、更快效果的同時,從聽覺上推動觀眾的情緒迅速達到高潮。
3.創(chuàng)作版權。在魔術創(chuàng)作中,音樂侵權往往是較容易踩到的紅線。有時魔術師發(fā)現網上的一段音樂特別符合節(jié)目情緒,就截取片段或改編后使用,這樣就造成侵權了。作為一個創(chuàng)作者,更應懂得原創(chuàng)不易,更應尊重作者。因此,有三個最直接的解決辦法:選用沒有版權的音樂;聯(lián)系版權方購買使用版權;請一位音樂制作人為節(jié)目量身定做一首樂曲。
綜上所述,國內外許多優(yōu)秀的魔術作品,都是在多元化創(chuàng)作上領先了一步,取得了業(yè)內專家和觀眾的肯定。魔術師應積極了解和實踐多種不同的創(chuàng)新創(chuàng)作手法,使自己的魔術作品不斷推陳出新?!?/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