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震
(成都理工大學 工程技術學院,四川 樂山 614007)
在城市化進程中,交通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解決交通問題的傳統(tǒng)辦法是修建道路,但是在城市,可供修建道路的空間越來越小、花費越來越大,由于道路用地的困難,且汽車數量增長太快,交通阻塞問題十分突出。智慧城市交通應用系統(tǒng)的規(guī)劃建設,就是以解決城市道路目前出現的問題,提高交通出行者的效率、舒適為目的,利用交通信息管理系統(tǒng)和智能化分析系統(tǒng)對城市交通出現的所有問題進行解決處理的交通應用系統(tǒng)。
智慧交通管理系統(tǒng)[1-4]是一種融合多種學科知識,集信息采集、處理、存儲與發(fā)布為一體,實時服務于交通出行與管理,極具應用前景的智能系統(tǒng)。通過智慧城市交通系統(tǒng)建設,能夠提高城市交通管理與服務的信息化水平和決策支持能力[5-6],是解決交通擁堵,減少交通事故,提高人民生活質量的有效途徑[7],為解決當前交通問題提供了新的管理模式和突破口。智慧城市交通系統(tǒng)建設的重要性已經得到國家相關部門的高度重視,且智慧交通是智慧城市的重要組成部分[8],其建設對于實現智慧城市具有重要意義。
該系統(tǒng)設計依據以下原則:兼容性原則,數據具有可交換性,選擇標準的數據格式和設計合適的數據格式,實現與不同部門之間或不同格式數據庫之間的數據進行交互共享;完備性原則,系統(tǒng)功能齊全、完備,具備數據采集、管理、處理、編輯、顯示、繪制、轉換、分析、輸出等各項功能;安全性原則,系統(tǒng)數據不會泄露給無關用戶,系統(tǒng)運行時不丟失和篡改數據;可靠性原則,系統(tǒng)在規(guī)定的條件下和規(guī)定的時間內能夠完成規(guī)定的功能并確保準確度與精確度;穩(wěn)定性原則,系統(tǒng)在長時間內持續(xù)運行、計算并保證不出錯、不崩潰;可擴展性原則,系統(tǒng)可以擴充模塊,系統(tǒng)設備不僅滿足當前需求,并在擴充模塊后可以滿足可預見性需求;標準化原則,系統(tǒng)設計符合GIS基本要求和標準,數據類型、編碼、圖示符合國家標準以及行業(yè)相關規(guī)范。
GIS特有的優(yōu)勢在于空間查詢和空間分析??臻g查詢是地理信息系統(tǒng)必須實現的功能,面對龐大的地理數據,使用者不可能一一查看,只能根據需要,檢索出自己需要的地理數據。而空間分析功能是地理信息系統(tǒng)區(qū)別于其他計算機系統(tǒng)的顯著標志。在現實世界中,面對與空間相關的問題,通過地理信息系統(tǒng)建立模型,通過地理信息系統(tǒng)獨特的空間分析功能實現。
文中結合GIS技術進行了系統(tǒng)設計,具體的內容包括,建立了城市統(tǒng)一完整的道路、公交、地點和停車場信息庫[9-10],該庫為MapGIS地理信息庫;建立大量數據模型、采用數據挖掘的處理技術,分析實時交通數據,提供實時交通數據的智能化服務;建立文檔數據與圖形間的連接,實現實時互訪;建立城市的基礎地理信息元數據。具體的系統(tǒng)框架設計如圖1所示。
圖1 系統(tǒng)框架設計
系統(tǒng)分為表現層、業(yè)務分析層、服務層及數據層四層。應用分析層主要是各種不同業(yè)務邏輯的分析。而按服務器的功能,服務層又分為了GIS服務[11-12]和Web Service兩種不同的數據通信服務,GIS服務主要用來進行空間數據的查詢和獲取,而Web Service主要用于提供非GIS的業(yè)務數據的訪問和服務。
GIS的數據與服務可以由JavaScript API直接與MapGIS IGServer的交互獲取,MapGIS IGServer則是從文件格式或通過空間數據庫引擎從數據庫中獲取GIS數據;其他不便抽象成資源的數據與操作或者其他業(yè)務系統(tǒng)中生成的非GIS數據服務可以通過JavaScript與Web Service服務器的交互獲取,Web Service也從數據庫中獲取數據。
(1)表現層。
主要指瀏覽器,采用JavaScript技術開發(fā),主要包括地圖組件、業(yè)務交互組件和緩存管理組件??蛻舳送ㄟ^MapGIS API For JavaScript接口調用MapGIS IGServer空間服務器發(fā)布的服務。用戶可以在表現層進行地圖操作、公交查詢[13]、城市信息查詢等操作。
(2)業(yè)務分析層。
該層的業(yè)務邏輯主要由系統(tǒng)需求決定。本系統(tǒng)在這層上主要是城市的一些查詢操作業(yè)務,以及地圖操作業(yè)務,它決定表現層所要展現的功能。
(3)服務層。
由GIS服務和Web Service服務組成[14-15]。GIS服務由MapGIS IGServer搭建而成,負責GIS相關服務的發(fā)布,并通過空間數據庫引擎與空間數據庫關聯,存取空間地理數據。而Web Service主要負責一些非GIS資源服務的發(fā)布。
(4)數據層。
主要包括空間數據和屬性數據的存取。對空間數據的存取采用MapGIS中的空間數據引擎訪問SQL Server數據庫;而屬性數據的存取采用NHibernate與SQL Server數據庫連接。
該系統(tǒng)采用了圖2所示的技術通信原理,該技術構架將很好地展現客戶端與服務器端進行的信息通訊。主要將技術分為了四大消息傳遞。
客戶端Web瀏覽器通過JavaScript API向Internet發(fā)送消息,發(fā)送的消息可以再傳回到客戶端,在客戶端進行處理,并返回消息。若客戶端不能進行處理,則將信息發(fā)送到服務端,讓服務端進行處理返回消息。這也正體現了富客戶端的特征,讓部分處理負擔放在客戶端處理,以減輕服務端,也更好地提高整個系統(tǒng)的運行效率。
WebGIS客戶端服務是放在客戶端執(zhí)行,它內部的消息處理主要體現在接收消息、處理消息,返回給用戶端消息。若不能完成的則需要向Web Service和GIS Server發(fā)送消息請求處理。
在GIS Server服務端的消息,主要是針對GIS空間數據服務的處理,當接收到來自客戶端發(fā)送的消息時,MapGIS IGServer將消息發(fā)送至GIS空間服務器要求接收處理,GIS服務器通過空間數據引擎對數據進行存取操作,最后將處理消息的結果返回到MapGIS IGServer,然后通過HTTP協(xié)議將信息返回給客戶端。
Web Service中的消息處理,主要是客戶端在不能處理一些非GIS服務時,向該消息處理端發(fā)送請求。WCF利用NHibernate與數據庫連接,然后在數據庫處理消息并返回結果。
圖2 系統(tǒng)通信技術
系統(tǒng)總體分為“服務端數據管理模塊”和“客戶端地圖應用模塊”兩部分,服務端數據管理模塊提供數據的查詢和管理,客戶端地圖應用模塊實現各種地圖應用,其功能層次詳見圖3。
圖3 系統(tǒng)功能設計
(1)城市信息管理。
①屬性查詢:根據圖層查找屬性,查詢方式分為點擊查詢、畫線查詢、畫圓查詢、矩形查詢、多邊形查詢;
②條件屬性查詢:根據圖層查找屬性,查詢方式分為OID查詢、條件查詢;
③要素添加:根據圖層進行要素添加;
④要素刪除:根據圖層進行要素刪除;
⑤量算功能:距離量算、面積量算;
⑥地圖基本操作:放大、縮小、移動、刷新、復位、鷹眼。
(2)用戶信息管理。
賬號密碼管理:按照用戶名稱查詢、添加用戶。
系統(tǒng)日志管理:按照時間查詢系統(tǒng)日志。
(1)智能出行。
為用戶提供多種方式進行查詢選擇,可以直接輸入地點、旅游景點、學校等已知地點名稱來進行查詢,也可以通過點擊“智能出行”對話框里的分類圖標進行查詢,例如:查詢酒店、醫(yī)院、加油站、銀行、景點等。
(2)智能公交。
設定起止點,讓用戶根據自己的需要手動輸入起止點,起止點的位置可以互換。在結果欄中會顯示查詢的詳細結果,地圖上也會顯示線路圖以及換乘點、換乘車輛。
按線路查詢,點擊“線路查詢”,窗口切換到公交線路查詢,輸入查詢的公交線,結果欄中顯示出所有站點名稱,地圖上標識出整條公交線路。
(3)路線查詢。
讓用戶根據自己的需要手動輸入起止點,起止點的位置可以互換,查詢后在地圖上顯示出起始點的位置。
設定途經點,通常的用戶在選擇了起始點之后,也許會要途中經過某個地點,此功能就是為了方便用戶的需求,同時地圖上也會明確標識出途經點位置。
(4)智能停車。
設定限制條件,輸入需要地點的名稱,選擇搜索范圍。 搜索之后,所有停車場信息顯示在右側結果欄中,地圖上會以緩沖區(qū)的方式標識出停車場位置,點擊任意一個停車場將會以對話框形式出現該停車場的詳細信息,比如,價格、總車位、剩余車位。點擊“去停車”按鈕,地圖將自動導航到該停車場。
(5)路況信息。
車流量信息查詢,按道路名稱可查詢該道路的實時車流量情況。實時路況,查詢當前時間的所有道路車流量情況,在地圖上詳細顯示。路況預測,可選擇需要查詢的詳細時間,對用戶自定義的時間段進行所有道路的路況預測。
智能停車設計是一個有機的整體,要統(tǒng)一進行規(guī)劃和科學的管理,因此停車服務要具備一定的整體性和完善性。智能停車是停車服務的重要支撐點之一,它存在的目的是對客戶尋找車位的可靠保證和快速到達的服務,而不單單是為了盈利而存在的一種商業(yè)模式。在保證停車服務的社會運作目的的前提下,考慮停車服務的智能、快捷等需要綜合各方面的因素。如改善城市交通環(huán)境,減小停車不必要的時間的浪費等條件是必須的,如果因為選擇車位不當會導致對地區(qū)經濟、交通路況、環(huán)境維護造成負面后果,那么對停車服務而言,也是致命的。因此在智能停車功能設計時,必須考慮綜合因素,要遵循以下原則:
(1)適應性原則。
每個區(qū)域都具有各自發(fā)展的規(guī)模和停車位的數量,在設計停車服務時,要充分考慮交通情況、人口情況和停車規(guī)模情況,在此基礎之上,需要結合日常具體的實際數據,制定停車服務設計。
(2)協(xié)調性原則。
協(xié)調性是每一個系統(tǒng)都必須遵循的,不能導致牽一發(fā)而動全身,智能停車服務設計與各區(qū)域的地理環(huán)境、各區(qū)域發(fā)展的規(guī)模,區(qū)域經濟水平相協(xié)調,保證資源的合理配置。
(3)經濟性原則。
獲取經濟效益對停車場商管而言是建設停車場的目標之一,智能停車服務的設計需要考慮經濟效益問題,智能停車設計可以降低成本,同時帶來較大的經濟效益。
(4)動態(tài)性原則。
地區(qū)經濟的發(fā)展會導致當地商業(yè)模式及商業(yè)聚集地的無形變化,這些變化會對停車服務的運作及經濟效益造成很大的影響,所以在設計智能停車時,要根據當地經濟發(fā)展方針對未來可發(fā)生情況進行預測和綜合考慮,以變化的、進步的眼光來看待問題。
智能停車設計的核心就是要完善停車場空間數據設計,主要包括了空間坐標信息,空間度的關聯性,以及一些屬性字段,如停車場名稱、地址、聯系方式、車位數量、價格以及剩余車位數量等??臻g關聯性,主要是與城市道路信息、城市基礎信息等進行緊密的關聯,根據空間位置關系,采用緩沖分析、相關度分析、最短路徑分析、智能停車條件的自動識別設置等技術的結合,實現最近設施最優(yōu)的服務,從而實現智能停車。
系統(tǒng)開發(fā)平臺:MapGIS 10、Visual Studio 2012;操作系統(tǒng):Windows 7;開發(fā)語言:JavaScript、C#、Html、JQuery;數據庫平臺:Microsoft SQLServer2008 R2、MapGIS10平臺數據庫;空間地圖服務器:MapGIS IGServer for .NET。系統(tǒng)運行環(huán)境:Windows XP、Windows 7、Windows 10等版本。
測試數據:以樂山市為例,建立了樂山市完整的城市空間信息數據,包括城市基礎點數據、公交數據路線和站點數據、路況信息數據、道路信息、服務設施點和停車場信息庫等,該庫為MapGIS GDB數據庫;系統(tǒng)通過實際的分析,模擬了各時段的交通路況信息,結合出行方案的選擇,提供實時智能化路徑規(guī)劃;模擬了停車場信息,選擇最優(yōu)停車場,避開最繁忙的停車場,根據城市的公交線路網,擇優(yōu)選擇最短或最便捷路徑。
選擇最優(yōu)停車場,避開最繁忙的停車場:停車在每個城市都是一個很嚴重的問題,出行在外尤其是在高峰路段,停車則成為需要解決的一大難題,該系統(tǒng)則針對用戶這一需求特意做了“最優(yōu)停車場”這一功能,無論是在擁堵路段還是在高峰時間或是平常時段,系統(tǒng)都能幫助用戶避開最繁忙的停車場,選擇最近最優(yōu)的停車場進行停車(見圖4)。
圖4 停車場搜索
根據路況信息,選擇最短路徑(見圖5),避開最擁堵的道路:實時地反映了各條道路的路況信息,智能地避開擁堵的道路,為用戶選擇最佳出行路徑。
圖5 最短路徑(避開擁堵道路)
路況預測:根據路況、道路分布、人口分布、上下班時間段、城市信息點等信息,進行了數據挖掘和大數據分析,對路況信息進行了預測,可以選擇不同的時間段,對城市道路進行預測(見圖6)。
圖6 路況預測
根據交通管理的特點,以交通管理、城市基礎信息、路況信息、停車位服務管理等為研究對象,設計了智慧交通管理系統(tǒng),結合了GIS技術、空間數據設計、面向服務的Web Service分布式技術和WebGIS技術,實現了智慧交通管理系統(tǒng),實現了城市信息管理、智能出行、智能公交、智能停車、路況信息實時顯示、路況信息預測和空間分析等功能。通過路況分析和智能停車等功能,有效地解決城市交通出行困難的問題,提高了城市道路的利用率,滿足用戶出行的需求,能有效地降低交通管理的工作強度,有效地解決停車困難的問題。系統(tǒng)通過實例進行了驗證和測試,各項功能達到了預計的目的,該系統(tǒng)的實現,具有一定的研究價值和經濟意義,為智慧交通管理系統(tǒng)的研究提供了技術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