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美嫦
摘? 要:高效課堂是高效型課堂或高效性課堂的簡稱,要求教師要在有限的教學時間內(nèi)盡可能去完成較高的目標、讓學生獲得最多的效益,是對有效課堂的更高一步追求,也是新時期教育發(fā)展對于我們教育者提出的新要求、新挑戰(zhàn)。為了實現(xiàn)這一目標,教師必須立足實踐積極探索、銳意進取,本論文聯(lián)系筆者的切身工作經(jīng)驗對這一問題談談自己的幾點看法。
關鍵詞:初中生;化學;高效課堂;素養(yǎng)
【中圖分類號】G 633.8 ???【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5-8877(2020)11-0074-01
高效課堂的效果具體表現(xiàn)在了兩個方面,首先,是教學效率的提高,在有限的四十分鐘課堂實踐內(nèi)學生的受益量最大化,比如,信息接收量多、課內(nèi)外學業(yè)負擔減輕等。其次,高效課堂還表現(xiàn)為了效益的最優(yōu)化,學生受教育教學影響的積極程度增大,學生不僅僅獲得了化學知識、化學技能,更實現(xiàn)了興趣的培養(yǎng)、習慣的養(yǎng)成、思維的提升、學習能力的提高等,學生的綜合素養(yǎng)在不斷提升。
1.創(chuàng)設有效情景,激發(fā)學生的興趣和情感
化學學科知識點眾多,更是涉及很多的反應式、化學原理等,這些抽象復雜的內(nèi)容學生不僅學起來困難,也為記憶帶來了負擔。如何讓枯燥的化學知識變得生動有趣呢?這個時候教師就應該充分利用多媒體、實物等去創(chuàng)設有效學習情景,激發(fā)學生的興趣和情感,讓他們帶著強烈的探索欲走進課堂學習,主動去走進化學的世界,體驗化學學科的魅力。
例如,教學人教版九年級上冊“氧氣”部分知識內(nèi)容時,氧氣是我們每個人都比較熟悉的一種氣體,我們的一切生命活動都與它息息相關。然而,氧氣無形無色,學生們對其認知過于抽象,而且關于它的性質也沒有做過系統(tǒng)的研究,因而在新課導入環(huán)節(jié)教師需要為學生們創(chuàng)設一個具體形象的情景,可以以“氧氣”為主題編一則謎語,請學生們來猜一猜,以吸引學生們的注意力。或者通過展示一些生活中的場景,比如,鋼鐵生銹、家里用于做飯的液化氣等,請學生們思考氧氣的重要性。帶著這種愉悅的心情、探索的欲望學生們學習得更主動,興致十足,去全面了解氧氣的物理性質、化學性質及化合反應、氧化反應等。
2.合作探究教學,提高學生思維和學習能力
在新的時期下,要求教師要注重培養(yǎng)學生與人合作、自主探究的能力,才能讓學生學會學習,掌握學習的方法,才能適應這個知識更新?lián)Q代加速的社會。為此,在化學課堂中,教師要善于設疑激思,將所學內(nèi)容設計為一個個探究活動,為學生們布置探究任務,鼓勵他們充分發(fā)揮自己的主觀能動性去參與探究,在思考、猜想、探究、印證一系列活動中提高自身的學習能力,培育創(chuàng)新思維。
例如,教學人教版九年級《金剛石、石墨和C60》,本課就可以采取合作探究法,鼓勵學生們對碳的不同單質不同用途的討論探究,讓學生們在集體智慧下掌握相應的知識,感悟物盡其用、人盡其才的道理。教師通過課件展示金剛石、石墨的圖片,請學生們對其進行觀察、閱讀下面的科普資料,去討論兩種物質長得怎么樣?相象不相象?經(jīng)過觀察,學生們很容易發(fā)現(xiàn)兩種物質外部的巨大差異。在討論過程中,學生們結合自己的生活檢驗,如耳熟能詳?shù)膹V告語“鉆石恒久遠,一顆永留傳”,聯(lián)系了自己曾經(jīng)參觀珠寶店的經(jīng)歷,很容易總結出金剛石的一個特點—質地堅硬。金剛石是自然界中最硬的礦物,利用金剛石的這一特性我們生活中發(fā)明了很多工具來刻劃玻璃、切割大理石、穿鑿堅硬的巖石層等。在集體討論之中,學生們對金剛石的知識互相補充、介紹,學生們學會了互相合作和交流,也學會了用發(fā)展的眼光看問題。在集體的討論中,學生們互幫互助、優(yōu)勢互補,實現(xiàn)了自主成長。
3.創(chuàng)新實驗教學,提高學生化學實踐能力
初中化學學習內(nèi)容中,涉及到了很多的實驗,化學學科的教學目標也包括了對學生實驗研究基本方法和技能的傳授,實驗教學是一大教學重點。借助實物觀察和實驗演示,教師要鼓勵學生們參與其中,讓他們親自經(jīng)歷“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有效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能力、分析推理能力、歸納總結能力,提升學生的化學素養(yǎng)。
例如,教學人教版九年級《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本節(jié)課教學教師不僅僅要讓學生們掌握實驗室制取二氧化碳所涉及到的反應原理和原料,了解實驗室中制取二氧化碳的裝置設計,還有能夠自己動手操作,課下使用裝置去完成二氧化碳的制取。有的學校條件不同,因而教師可以鼓勵學生們立足實際去設計和改進實驗方案、實驗工具,并設計自己的實驗方案,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品質、研究能力。在實驗過程中,學生為主導,教師在一旁給予指導和建議,學生們才能夠逐漸擺脫對教師的依賴,在動手的過程中提高自身理論聯(lián)系實際的能力,學會運用知識去解決化學問題。
總之,構建高效的化學學習課堂,讓學生學習體驗探究成功樂趣,教師必須革新自己的教學理念和方法,讓學生成為課堂學習的主人,才能讓他們形成持續(xù)不斷的學習化學的興趣。
參考文獻
[1]陳歡.層層推進,絲絲入扣—初中化學高效教學模式初探[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9.16(05):92
[2]黃秀梅.信息技術在初中化學高效課堂中的運用思考[J].科學咨詢(科技·管理),2019(02):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