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成軍
摘? 要:針對于小學生這一群體來說,由于學生本身受到了年齡上的限制,在身心各個方面的發(fā)展上也不夠健全,在面對各種誘惑、刺激時很難進行分辨、抵抗,使得學生出現(xiàn)一些不好的行為習慣,假如不加以及時的矯正,就會對其的成長和發(fā)展產(chǎn)生非常大的影響。所以,在當前,以此為話題進行探究,是具有著非常強必要性的。
關鍵詞:小學生;不良行為習慣;成因;對策
【中圖分類號】G622.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8877(2020)11-0022-01
1.小學生不良行為習慣的成因分析
(1)家庭原因
首先,是家庭教育當中的方法過于簡單,不是溺愛,就是嚴格,很難在兩者之間真正的找尋到平衡點,方法過于簡單、粗暴。另外,家庭教育當中,部分父母在思想觀念上缺少重視,很難起到相應的示范作用,使得學生學習到一些不良的行為習慣,提供了一些反面教材。譬如,在實際生活當中,當學生出現(xiàn)一些錯誤時,一些溺愛的家長可能認為是小事情,就只是在其他方面找尋原因為孩子辯護,使得孩子無法意識到自己的錯誤;而對于一些比較暴躁的家長,則會對孩子進行打罵,使得孩子在內(nèi)心深處產(chǎn)生畏懼,對于孩子身心發(fā)展都是非常不利的。
(2)學校原因
部分學生之所以形成了一些不好的行為習慣,與學校教育的落實也有著非常大的關系。如,部分學校在教育的開展當中,就只是一味的追求升學率,忽視對于學生的行為規(guī)范教育,使得學生的不良行為得到發(fā)展,造成了非常不好的影響。
(3)學生原因
除了以上兩點之外,學生本身也存在著一定的原因。由于學生在身體、智力等方面落后于他人,就導致學生逐漸的出現(xiàn)自暴自棄的心理,使得一些不良的習慣得到衍生,這些都是不良行為形成的原因。如,對于低年級的孩子來說,其的耐心是非常有限的,很難在一件事物上長時間停駐專注力。假如周邊學生出現(xiàn)一些不良行為,學生就會出現(xiàn)效仿的情況,沾染上一些不良的情況,成為行為習慣養(yǎng)成當中的障礙。
2.小學生不良行為習慣的改進對策
(1)實行家校合作,改進不良習慣
在孩子日常的成長和發(fā)展過程當中,父母陪伴是非常關鍵的,只有和父母達成共識、形成合力,才能夠矯正學生一些不好的行為習慣,達到理想中的教育成效。所以,在面對小學生這一群體的過程當中,教師首先就應該多多和學生的家長進行溝通,針對于此方面進行一些探討、經(jīng)驗、意見的互換等,從而爭取到家長的支持,使得不好的行為習慣得到逐漸的轉化。
在現(xiàn)階段現(xiàn)代技術的高速發(fā)展下,教師一定要展現(xiàn)自己的作用,通過多種方法、手段,來和家長更好的進行溝通等,實現(xiàn)方法、意見的交流,使得改進的效果得到提升。在這其中,兩者間可以溝通的渠道是非常多的,比如,QQ群、電話、微信、家訪等,都可以針對學生在家、在校的表現(xiàn)進行交流,對家長的指導方法進行引導,使得家長可以多多的將時間、精力放置在孩子的教育、陪伴上,使得學生的身心得到健康發(fā)展。
(2)加強自信教育,改進不良習慣
在以往的教學實踐當中教師可以經(jīng)常發(fā)現(xiàn),與一些優(yōu)秀生相比較,行為習慣不良學生在自尊心這一方面是更強烈的,對于成功和平等都是非??释摹K?,在進行不良行為習慣矯正的過程當中,教師就可以展現(xiàn)自己的作用,抓住學生的這一特點,不斷的實施好自信教育,使得學生擁有更多的自信心,使得其不良的一些言行習慣得到逐漸的改善,使得其朝著更加正確的方向上前進、發(fā)展。
例如,在這其中,無論是家長還是教師,在面對這一部分孩子時,都應該給予更多的幫助、愛護、尊重。在這其中,特別是在教師這一方面,一定要以心換心,而不是對學生進行嘲諷、歧視等,應該關注學生、鼓勵學生,使得其逐漸地感知到來自于大家的溫暖、關懷,使得其獲取到更多的進步和發(fā)展。家長和教師在這其中應該善于挖掘?qū)W生在行為習慣上的閃光點,當學生的習慣養(yǎng)成朝著好的方向上發(fā)展,家長和教師就應該采取獎勵,使得學生受到激勵,使得自信教育得到形成。
(3)重視因材施教,改進不良習慣
學生和學生之間的差異是比較明顯的。所以,在教育和引導的過程當中,教師也應該盡量的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秉持著因材施教的原則等,使得教育和引導的效果得到顯著性的提升。
在此過程當中,可以結合班級當中的一些教學活動、班會課等,來不斷的滲透情感教育,讓學生設定理想目標、價值觀的目標等,使得學生在這其中樹立起遠大理想,并使得其懂得不良行為的改進是理想實現(xiàn)的第一步,這對于其行為的改善將有著非常大的幫助。在此模式下,教師應該展現(xiàn)自己的魅力,做到動之以情、曉之以理,使得學生在思想上樹立決心,使得不良習慣得到改善。
(4)指導矯正方法,改進不良習慣
小學生自身的能力是非常有限的,即使學生在思想上想要改正不良的習慣,但是在實際落實的過程當中必不可少的會遇到困難。所以,在這時,教師一定要展現(xiàn)自己的作用,可以傳授給學生相應的方法,使得學生受到一定的助力。
首先,教師應該引導學生明確目標,從身邊的小事做起、從自己的一言一行做起;其次,在實際落實的過程當中,也不應該急于求成,而是應該循序漸進,做到不懈努力、持之以恒,使得不良的言行得到改進,使得學生學習上進,獲取到更好的成長和發(fā)展。
3.結語
綜上所述,針對于小學生,一定要結合其現(xiàn)階段的年齡特點,采取適當?shù)姆绞?,幫助學生逐漸的改善一些不良、不好的行為習慣等,使得學生能發(fā)揮所長、健康成長、全面發(fā)展,使得社會需求得到滿足。
參考文獻
[1]劉曉童.家庭教育對小學生的行為習慣養(yǎng)成探究[J].內(nèi)江科技,2019.40(08):9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