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支平
母親已離開我兩年了,有幾件事雖然久遠,但我始終清楚地記得。經(jīng)濟困難時期,吃肉是很不容易的事情,可母親總是設(shè)法在我的盒飯里放上一塊肉。每當看著我大口地吃飯時,母親臉上總是露出慈祥的笑容,有時實在沒有買到肉,她也要設(shè)法保證我有一個咸鴨蛋或雞蛋。我剛上小學時,家離學校有好幾里地,要沿著鐵路走很長一段距離,母親不放心,每天早上起來,為我準備早餐,然后,又親自把我送到學校門口,看著我走進學校大門方才離去。不管是嚴寒的冬天,還是酷熱的盛夏,母親始終堅持這樣做。后來,家搬至學校附近,母親才放下心來。
我參加工作后,母親的疼愛不僅沒有降溫,反而更加炙熱了。也許受家庭環(huán)境的影響和熏陶,我是一個家庭觀念很濃的人,不管是在校讀書還是工作后,我都很少離開父母。因而,每當出差開會,母親總是牽腸掛肚,時常問我?guī)滋旌蟛拍芑貋?,假如到了預(yù)期的時間我還沒有回來,她就焦急不安。有一次,因特殊情況,我沒有告知母親。那個年代通信手段比較落后,無法聯(lián)系,母親十分著急,到處打聽我的去向。我回來后,她流著眼淚對我說:“你到哪里去了?為什么不告訴我一聲?讓我擔心!”這件事對我觸動很大,后來,不管是開會、出差,一結(jié)束,我就回家,不讓母親擔憂。凡遇我出差或外出開會,只要有條件,母親始終堅持送我去車站,我常常對她說:“不要送了,我已長大了?!彼齾s說:“送一送吧!這樣我心里踏實一些?!?/p>
從小到大,我時時處處都能感受到母愛的溫暖,而這種溫暖一直延續(xù)到孫子輩、重孫輩身上。我結(jié)婚有了孩子后,母親別提有多高興了,對孩子總是百般疼愛、百般呵護。一次,父親抱著我女兒在飯桌旁玩耍,一不小心把桌上的熱水瓶碰倒了,滾燙的開水灑在了父親的身上,也濺到了我女兒的腿上。當母親掀起我女兒的褲子時,發(fā)現(xiàn)我女兒腿上的皮膚通紅,經(jīng)過緊急處理,有些地方還是起了泡,母親心痛極了,眼淚都流出來了。之后的幾天,母親吃不下飯,睡不著覺,一邊到處打聽治療的辦法,一邊精心地護理,直到我女兒燙傷基本好轉(zhuǎn)后,母親懸著的心才放下來。從那以后,熱水瓶就從我家餐桌上消失了。
我兒子讀高中三年級時,我和愛人先后被調(diào)到南昌工作,擔心轉(zhuǎn)學可能影響孩子的學習,我們只好讓他繼續(xù)留在向塘讀書,早餐我們上班前可為孩子準備好,晚餐等愛人下班返回向塘時解決,可中餐怎么辦呢?開始我們想讓兒子到我母親那兒去吃,但來回要耽誤不少時間,這樣一來午休就無法保證了。正在我們猶豫不決時,母親說,中午她去我家送飯。母親腿腳不好,且她家與我家相隔四五里路,加上天氣炎熱,我有些擔心,但母親堅持要這樣做。于是,每天十一點多一點,母親就拎著燒好的飯菜從家里出發(fā),十二點前到我家,站在門口候著我兒子,待我兒子吃完飯后,又監(jiān)督其午休,并按時叫醒我兒子上學,之后母親才返回。遇到刮風下雨,母親身上都淋濕了,特別是炎熱的夏季,頂著高溫,在水泥路面上行走到家時,汗水已濕透了衣褲。有時身體不舒服,母親仍然抱病為我兒子送去午餐。她就這樣一直堅持到我兒子上完高中。
母親進入耄耋之年后,患有心臟病、高血壓、帕金森等多種疾病,加上發(fā)生了幾次腦梗死,她的身體特別是大腦受到嚴重影響,總是打瞌睡,但她對后輩們的疼愛之情,在她的意識和表情里仍然是很強烈的。當看到全家人坐在一塊吃飯,說說笑笑,圍繞在她身邊,母親的心情總是很愉悅,她會時不時地說上一句“多吃一點”。母親清醒的時候曾囑咐我,要把孩子們帶好,寧虧大人也不要虧了孩子,并多次表達了一個強烈的意愿,身后要給孩子們留下點什么。我理解和領(lǐng)會母親的想法,故準備以母親的名字設(shè)立一個基金,把母親剩余的積蓄全部投放到孫輩、重孫輩身上去,把母親的愛延續(xù)下去。
責編/清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