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勝文,劉玉霞,汪 琪,丁雪梅,朱德宏
(中山大學附屬第三醫(yī)院,廣東 廣州 510630)
臨床實習是護理教學的最后階段,是由護生轉(zhuǎn)變?yōu)楹细褡o士的重要環(huán)節(jié)[1],越來越受到護理管理者的重視[2]。臨床路徑(clinical pathway,CP)又稱臨床程序,是指醫(yī)院里的一組人員共同針對某一病種的監(jiān)測、治療、康復和護理所制定的一個有嚴格的工作順序的,有準確的時間要求的護理計劃,使服務對象獲得最佳醫(yī)療護理服務質(zhì)量[3]。將臨床路徑理念引入臨床教學過程中,稱之為臨床路徑教學法[4]。本研究將臨床路徑教學法用于神經(jīng)外科護理教學中,取得了較滿意的效果,現(xiàn)匯報如下。
將本院2009~2013年及2014~2018年在神經(jīng)外科實習的護生分別設為對照組和觀察組,每組各125名,年齡20~24歲,學歷為大專及本科。兩組護生的年齡、性別、學歷等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1.2.1 實施方法
1.2.1.1 對照組
采用傳統(tǒng)帶教法,入科后由總帶教進行宣教,由帶教老師根據(jù)實習目標、護生的具體情況以及工作中遇到的操作、病例等進行帶教。
1.2.1.2 觀察組
采用臨床路徑教學法,根據(jù)教學大綱、實習目標以及神經(jīng)外科臨床特點擬定出9周的臨床路徑教學表(見表1),將時間分為三個階段,所要完成的目標分為知識與技能目標。帶教老師按照路徑表的具體內(nèi)容進行帶教。每一階段結(jié)束后,進行自我評價與教師評價,評價過程中未達到優(yōu)的護生,將未達標內(nèi)容做好標記,在老師的指導下加強學習,三天后進行再次評價,直到評價為優(yōu)秀。
表1 神經(jīng)外科護理臨床路徑教學計劃表
3.完成晨間護理4.掌握氧氣霧化法5.熟悉儀器的使用6.熟悉術后床單位準備自我評價:_____ 教師評價:_____第4~6周 基礎知識1.熟悉各班工作與流程2.熟悉常見病的病因、臨床特點和護理要點3.闡述無菌技術原則4.完成教學查房一次,參與業(yè)務學習1次5.熟悉護理文書書寫6.掌握接手術流程、術后體位擺放及注意事項??浦R1.掌握常用藥物的作用、用法及注意事項2.熟悉術前準備及宣教技能目標1.獨立進行晨交班2.掌握術前準備3.掌握術后床單位準備4.熟悉接手術流程5.熟悉術后病人體位擺放6.掌握鼻飼、中心靜脈壓測量7.掌握各種注射法自我評價:_____ 教師評價:_____第7~9周 基礎知識1.熟悉出入院病人的健康宣教2.主持一次護理查房3.完成護理病歷1份4.熟悉搶救藥物的使用方法及搶救配合專科知識1.能闡述常見疾病的護理2.掌握常見疾病健康教育3.熟悉??企w查4.運用護理程序?qū)Σ±M行整體護理技能目標1.獨立交接班2.獨立完成患者出、入院指導3.獨立完成??谱o理體格檢查及健康宣教4.獨立完成手術病人的術前術后準備自我評價:_____ 教師評價:_____
1.2.2 效果評價
1.2.2.1 護生評價
①理論考核:在實習第9周對護生進行理論考核,理論考核分為基礎知識及??浦R,基礎理論由大外科統(tǒng)一進行,??评碚撚煽値Ы特撠?,最終的理論成績?yōu)榛A及專科的平均分。②操作考核:由病區(qū)總帶教及護士長進行監(jiān)考,按照統(tǒng)一操作標準進行評分。最終出科考核的成績?yōu)槔碚摮煽?0%及操作成績40%的總和。③綜合能力:綜合能力測評采用大外科統(tǒng)一制定的綜合能力測評表,內(nèi)容包括團隊協(xié)作、學習主動性、自學能力、解決問題能力,1分最低,5分最高。
1.2.2.2 教學質(zhì)量評價
采用問卷調(diào)查的方法,從教學態(tài)度、帶教老師理論及技能操作水平、對護生創(chuàng)造性思維的培養(yǎng)等方面進行設計,最高分5分,最低1分。
采用SPSS 18.0軟件進行分析。計量資料采用“±s”表示,組間比較采用獨立樣本t檢驗,P<0.05表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見表2。觀察組理論、技能考核成績均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表2 兩組考核結(jié)果比較(±s)
表2 兩組考核結(jié)果比較(±s)
組別 n 理論成績(分) 技能成績(分)對照組 125 84.00±6.71 84.76±5.44觀察組 125 93.34±5.89 94.42±5.20 P<0.05 <0.05
表3 兩組護生綜合能力及對教學的滿意度(±s)
表3 兩組護生綜合能力及對教學的滿意度(±s)
組別 n 團隊協(xié)作 學習主動性 自學能力 解決問題能力 教學滿意度對照組 125 3.35±0.5 3.40±0.44 3.51±0.52 3.43±0.38 4.02±0.23觀察組 125 4.82±0.33 4.78±0.5 4.76±0.43 4.80±0.52 4.90±0.25 P<0.05 <0.05 <0.05 <0.05 <0.05
臨床教學路徑表明確了教與學的雙方目標,確定了標準化、程序化的教學計劃[6],使教學思路清晰。帶教老師根據(jù)教學路徑表有目的、有重點地進行教學,即避免了重復教學造成的時間的浪費,又避免知識的遺漏。
在臨床路徑教學過程中,師生間通過相互交流共同完成實習計劃,帶教老師在帶教過程中也能更好地了解到護生的學習能力。帶教老師在經(jīng)過臨床路徑表使用方法的培訓,促進了老師有目的地進行學習,提高了其自身的理論及技能水平,將更多的知識傳授給護生,從而提高教學滿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