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枝柳
(廣西壯族自治區(qū)來賓市興賓區(qū)人民醫(yī)院超聲科 廣西 來賓 546100)
肥厚型心肌病是一種常見原發(fā)性心肌病,主要由編碼心臟肌節(jié)蛋白的基因突變所致,臨床特征為心室肌肥厚,患病率較高[1]。當前,臨床尚未具體明確肥厚型心肌病發(fā)病機制,致病原因復雜,基本病變?yōu)樽笮氖沂鎻埰陧槕韵陆?,左心室血液充盈受阻,左心室舒張期順應性降低,具有較高猝死風險,且為運動猝死常見病因之一[2-3]。故需臨床采取積極措施,探尋有效檢查方法,提升肥厚型心肌病早期診斷準確性,以指導治療方案制定,改善預后。但多數(shù)肥厚型心肌病患者癥狀缺乏特異性,主要以胸痛、頭暈、呼吸困難、活動時氣促等癥狀為主,臨床診斷中易誤診為心絞痛、心肌梗死等,耽誤最佳治療時機[4]。近年來,彩色多普勒超聲心動圖在心肌病早期篩查、診斷中得到廣泛應用,且具有操作簡單、無創(chuàng)傷、價格低廉等特點。本研究選取50例肥厚型心肌病、50名健康體檢者,重點分析肥厚型心肌病診斷中彩色多普勒超聲心動圖應用價值,報道如下:
回顧性分析2017年12月—2019年12月本院50例肥厚型心肌病患者的臨床資料,作為研究組;選取同期本院50名健康體檢者,作為對照組。納入標準:研究組:(1)符合《現(xiàn)代心臟病學》[5]中肥厚型心肌病診斷標準;(2)意識清楚;(3)臨床資料完整。對照組:(1)體檢均顯示無異常;(2)既往無心肌病史;(3)體檢資料完整。排除標準:(1)未行彩色多普勒超聲心動圖檢查;(2)合并糖尿病、冠心病、高血壓等慢性疾?。唬?)合并嚴重精神疾?。唬?)存在活動性感染、攜帶肝炎病毒;(5)存在消化道疾病、惡性腫瘤等疾病。研究組中,男32例,女18例;年齡40~72歲,平均(58.62±3.96)歲。對照組中,男33例,女17例;年齡41~73歲,平均(58.78±4.12)歲。兩組年齡、性別等基線資料保持同質(zhì)性(P>0.05),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可進行比較分析。
研究組入院確診時、對照組體檢時,均分別行彩色多普勒超聲心動圖檢測。儀器為美國飛利浦EPIQ 5彩色多普勒超聲診斷儀,探頭頻率2.0~5.0MHz,多普勒取樣容積3~10mm,聲速與血流夾角保持20°~60°。檢查時,指導患者取左側(cè)臥位或平臥位,常規(guī)檢測心尖短軸切面、左室長軸切面、心尖兩腔心切面等,重點檢測左室心尖厚度、左室心肌重量指數(shù)、左房徑等指標,以更好評估患者實際情況。
比較兩組彩色多普勒超聲心動圖檢測值變化,包括左室心尖厚度、左室心肌重量指數(shù)、左房徑等。
以SPSS20.0軟件分析。連續(xù)變量進行正態(tài)性檢驗,符合正態(tài)分布的計量資料以(x-±s)表示,以t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研究組左室心尖厚度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左室心尖厚度對比(x-±s,mm)
研究組左室心肌重量指數(shù)、左房徑大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左室心肌重量指數(shù)、左房徑變化對比(x-±s)
肥厚型心肌病在臨床上較為常見,可發(fā)于任何年齡段,尤其多發(fā)于40~60歲患者,且男性患病率較女性高[6]。目前認為,肥厚型心肌病是一種以常染色體顯性遺傳為主的原發(fā)性病變,多數(shù)患者存在家族史,其主要特征為左心室心肌異常肥厚,左心室重量增加,左心室腔減小或無異常,大多患者左心室收縮功能正常,但多數(shù)患者存在左心室舒張功能異常[7-8]。而臨床提升肥厚型心肌病患者治療效果、改善其預后的關鍵,是采取積極措施進行早期篩查、診斷及治療。但多數(shù)肥厚型心肌病患者癥狀缺乏特異性,易與心絞痛、心肌梗死混淆,影響治療效果及預后。
當前,臨床尚無肥厚型心肌病診斷金標準,臨床診斷主要以影像學檢查為主,包括CT、磁共振、心電圖、彩色多普勒超聲心動圖等,但CT檢查特異性較低,磁共振雖具有較高特異性,但價格昂貴,花費較高。心電圖檢查可有效檢出肥厚型心肌病,特別是一些存在胸痛、勞力性呼吸困難等癥狀的患者,但該方法無法觀察其動態(tài)演變,仍存在一定誤診、漏診風險。彩色多普勒超聲心動圖為目前臨床心血管領域內(nèi)應用較廣泛的一個檢查方法,具有操作簡單、方便快捷、準確直觀、無創(chuàng)傷、價格低廉等特點,實用性較強。而且,彩色多普勒超聲心動圖分辨率較高,可準確顯示病灶組織形態(tài)、血流動力學異常等。還有研究發(fā)現(xiàn),肥厚型心肌病診斷中應用彩色多普勒超聲心動圖檢查,可準確顯示室壁增厚程度,且利于判斷血流動力學改變[9]。研究還提出,行彩色多普勒超聲心動圖檢查時,若存在左室壁對稱或不對稱肥厚,肥厚心肌呈毛玻璃樣,二尖瓣葉向前運動,且無其他可引發(fā)左室肥厚的原因,即可確診為肥厚型心肌病[10]。本研究在50例肥厚型心肌病患者、50名健康體檢者中實施彩色多普勒超聲心動圖檢查,調(diào)查發(fā)現(xiàn),與對照組相比,研究組左室心尖厚度明顯增高,左室心肌重量指數(shù)、左房徑均增大,可見臨床經(jīng)彩色多普勒超聲心動圖檢測左室心尖厚度、左室重量、左房徑在診斷肥厚型心肌病中具有一定價值。
綜上所述,肥厚型心肌病患者診斷中應用彩色多普勒超聲心動圖檢查的價值較高。但本研究仍存在一定局限之處,如所選病例數(shù)較少,研究指標不夠完善,未與其他檢查方法進行對比。故今后仍需加大研究力度,進行更深層次調(diào)查分析,以證實彩色多普勒超聲心動圖在肥厚型心肌病診斷中的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