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小霞
摘 要 隨著新型教學理念的不斷深入和大力推崇,教育領域的相關問題受到了社會各界的重點關注。語文作為貫穿學生整個學習生涯的科目,其重要程度已經不言而喻。語文教師應該在新的時代背景之下積極變換自己的教學手段,將寶貴的教學經驗同先進的教學理念進行融合,在進行基礎知識講授的同時需要將我國的傳統(tǒng)文化加入其中,讓學生在提升各項思維能力的同時能夠得到精神上的洗禮。本文對現代初中語文課堂的授課形式進行深入的分析和討論,旨在幫助教師在講授語文知識的時候能夠加入更多傳統(tǒng)文化領域的內容,讓每個學生都能夠受到傳統(tǒng)文明的熏陶。
關鍵詞 傳統(tǒng)文化;語文課堂;初中教育
傳統(tǒng)文明是我國幾千年文明的深厚積淀,是中國人民為之自豪的瑰寶。語文教師在進行授課的時候一定要注重在自己的課堂內容之中加入相關的知識,讓自己的課堂變得精彩紛呈,富有文化底蘊,讓學生的內心受到傳統(tǒng)文明甘露的滋養(yǎng),在成長的道路上樹立優(yōu)質的品格。這種授課方式的加入可以讓學生產生強烈的歸屬感,為自己是一名炎黃子孫而倍感自豪。在這種情緒的烘托之下,學生在進行各項文化課程學習的時候會有一種使命感油然而生,教師的課堂效率將會得到顯著的提高,有助于提升學生各方面的能力。
一、當代社會初中語文課堂的現狀
初中是學生建立各種思維能力的關鍵時刻,也是掌握多種學習方法的重要階段。初中教師一定要深感肩上的重大責任,幫助學生更好地過渡到高中階段。但是很多語文教師由于應試教育思想的根深蒂固,在進行課程教授的時候僅注重講解課本中的基礎知識,沒有將課堂的內容進行延伸,并要求學生在進行題目解答的時候要完全遵循自己的思維方式。這種教學方式將嚴重阻礙學生培養(yǎng)獨立思考的能力,也不利于學生在學習生活當中建立起健全的人格和優(yōu)秀的品質。學生的心智無法快速成熟起來,對待問題的時候不能夠以多元化的視角進行考慮。
二、將傳統(tǒng)文化融入語文課堂的有效途徑
(一)將教材課文內容進行傳統(tǒng)文明的延伸
很多語文教師在授課的時候存在一種思想上的誤區(qū),認為一堂好的語文課僅需要將教材中的課文進行詳盡的解析,不需要進行內容上的擴充。但實際上語文課本在很多情況下是作為一種輔助工具存在的,為教師提供一定的教學思路。在具體授課的時候教師可以將其中的內容進行補充,讓自己的語文課堂變得更為豐滿。因此,語文教師應該跳出原有的教學格局,將傳統(tǒng)文化的深刻內涵同課本內容進行融合,讓自己的語文課堂更加富有濃郁的文化氣息。比如,《論語》這堂課,其中講述的內容是具有局限性的。教師一定不能僅講述教材展現的內容,一定要在此基礎之上為學生詳細介紹孔子本人的生平事跡,讓學生領略到我國偉大教育家的胸襟和韜略,并利用互聯網技術在網上搜尋孔子的其他作品,在課上時間帶領學生進行朗誦。這樣,學生不僅能夠對教材內容具有更為深刻的理解,還能夠對中國的古代文明進行初步的了解,學生的探究性學習心理將會被很好地挖掘出來,真正讓學生懂得深刻的人生哲理。
(二)結合傳統(tǒng)文化組織學生進行相關活動
傳統(tǒng)節(jié)日作為我國文明的重要組成部分,語文教師有責任幫助學生了解到每種節(jié)日背后存在的深刻內涵。很多語文教師在講授與傳統(tǒng)節(jié)日有關的課程時,也只是在口頭上對節(jié)日的涵義進行簡短的解析。這種教學模式之下,學生對于傳統(tǒng)節(jié)日的內涵還是存在一知半解的心態(tài)。針對這種情況,教師應該積極變換自己的教學思路,可以在節(jié)日當天組織一些相關的主題活動,讓學生融入于課堂環(huán)境,切身體會到傳統(tǒng)文化帶來的幸福感。比如,在臨近春節(jié)的時候,教師可以組織學生進行包餃子比賽的活動,讓學生在學校生活之中領略到節(jié)日的濃厚氣氛。這樣的活動不僅能夠鍛煉到學生的實際動手能力,還拉近了每個學生之間的距離,在班級內部形成了一股潛在的凝聚力。學生在這種其樂融融的氛圍之下體會到中華民族對家庭團圓的重視,體會到人與人之間深切的關愛之情,在無形之中便對學生進行了人文情懷的教育。
(三)教師應該以傳統(tǒng)文化為話題和學生進行交流
初中生的生活閱歷是較為有限的,心智方面還較為稚嫩。有些傳統(tǒng)文化的核心思想對于學生來說還是比較深刻的,學生并沒有辦法對其進行全方位的了解,語文教師在講授傳統(tǒng)文明知識的時候也無法達到既定的目標。針對這種現狀,教師應該積極變換自己的教學方式,利用課上的時間及時和學生進行交流,了解到學生內心的真實想法,并找出學生思想中的閃光之處,讓學生在看待問題的時候能夠具有更為深刻的認知。比如,教師在講授《鄉(xiāng)愁》這首現代詩的時候,可以讓學生開發(fā)自己的頭腦,找出與相思之情相關的詩句在課上進行發(fā)言,并闡釋自己對思念家鄉(xiāng)的看法是什么。
三、結束語
綜上所述,語文教師在教授課程的時候一定要將自己的教學眼光放得長遠一些,授課內容不能局限于課本的內容,要將傳統(tǒng)文化的深刻內涵播撒在學生的內心,讓學生尋得一種民族歸屬感,以一種自豪的心態(tài)去學習文化課知識。
參考文獻:
[1]李秀絨.注入傳統(tǒng)文化精髓,優(yōu)化初中語文課堂[J].華夏教師,2019(14):42-43.
[2]陳正剛.傳統(tǒng)文化視角下初中語文高效課堂的打造方略[J].亞太教育,2019(07):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