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越
亞歷山大·謝爾蓋耶維奇·普希金,是中國讀者熟悉的俄羅斯著名文學家、詩人、小說家,被譽為“俄羅斯詩歌的太陽”。他的代表作《自由頌》《致恰達耶夫》《致大?!返?,更是家喻戶曉。他雖然歌頌自由,但對于疫情防控卻不含糊。
1830年,莫斯科和圣彼得堡暴發(fā)霍亂,全國進入隔離時期。那年秋季,普希金正在下城省的大博爾季諾村度假,那里距莫斯科600多公里,距圣彼得堡1300公里。大博爾季諾村有普希金家族的祖產(chǎn),也是普希金秋游漫步和構(gòu)思作品的好去處。他曾多次來此小住。
9月3日,普希金從圣彼得堡抵達大博爾季諾村。那時他的心情糟透了。首先,他的財務(wù)狀況窘迫,令他心情抑郁。再者,他的作品引起沙皇反感,早在1820年,他就被沙皇外派到南部任職,這不啻一次變相流放。還有,他出于虛榮心經(jīng)常和未來的岳母拌嘴,弄得他和未婚妻娜塔莉亞之間多有齟齬。另外,普希金一年多來創(chuàng)作的詩歌,被朋友們說成是“爛詩”,對他打擊很大。
所以,普希金前去大博爾季諾村,只想閉門讀書和潛心創(chuàng)作,還打算在和娜塔莉亞舉行婚禮之前,辦妥莊園祖產(chǎn)的過戶手續(xù)。
9月24日,即普希金來到大博爾季諾村三周后,沙皇降旨全國隔離。普希金始料未及,原打算盡快離開大博爾季諾村,但是全國隔離,他已無處可去,只得在老宅子里住下來,專心讀書寫作。
普希金隨身攜帶的書有:原版的雪萊和濟慈詩集、波列沃依的《俄羅斯人民史》第二卷,以及德國作家波爾的《箴言集》等。普希金在隔離期間,與好友格林岑娜公爵夫人通信,了解全國疫情,講述他的隔離生活。外出散步時,普希金常與村民交流,汲取鄉(xiāng)村語言精華。他每天睡到早晨七時,之后喝咖啡、沐浴、吃飯、讀書和寫作。“日復一日,別無二致?!彼稳莸?。
在老宅子里,普希金寫完了長詩《科洛姆納小屋》以及“小悲劇”系列和所有的童話;結(jié)束了《貝爾金中篇小說》和32首短詩,就連長篇小說《葉甫蓋尼·奧涅金》也大部分完稿。
普希金原本打算寫完稿件,月內(nèi)即趕往莫斯科與娜塔莉亞舉行婚禮,但未能如愿。10月11日,普希金給未婚妻寫信,告知他被隔離在大博爾季諾村,預(yù)計年內(nèi)無法舉辦婚禮。普希金一面訴說心中的失落,一面勸說娜塔莉亞忍耐。他還深情地對她說:“世間難道就沒有一條捷徑使我能盡快走近您?”同時,普希金也務(wù)實地告訴未婚妻,“故意將自己置身于傳染病的危險中是不可饒恕的”,所以,普希金懇請娜塔莉亞在家隔離,等待時機。他寫道:“正常人都應(yīng)采取隔離措施,因為只有采取措施,人才能得救……”
最終,普希金和娜塔莉亞都安全地度過了隔離期,只是婚禮推遲了6個月。1830年11月29日,普希金結(jié)束將近三個月的隔離,離開大博爾季諾村。12月5日,他抵達莫斯科,見到了他朝思暮想的娜塔莉亞。第二年開春,他們舉行了婚禮。
然而,專制之毒猛于病毒。這位貴族家庭出身的“俄羅斯文學之父”,1837年在沙皇政府的策劃下與人決斗而死,年僅38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