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卓
在臨床治療當中,頭孢為常見抗生素類型藥物之一,在日常生活中極為常見,很多人都知道,應用頭孢后不能飲酒,如果一旦飲酒,很容易發(fā)生意外,嚴重的甚至危及生命安全。那么,在應用頭孢類抗生素后,都需要注意些什么呢?下面我們來探討一下。
該種藥物具有副作用較小、療效高等優(yōu)勢,在臨床上,該種藥物是一種被廣泛應用的抗生素類藥物。它的結構當中包含了頭孢菌素(巰甲基四唑取代基),其在人體當中有著和戒酒硫同樣的效果,能夠和人體當中的腸粘膜、肝細胞、神經細胞等內的乙醛脫氫酶成分相結合,構建而成一種具有穩(wěn)定性的復合類物質,而導致其酶活性喪失。在我們日常生活當中,所接觸到的食物,例如:鮑魚、臭豆腐、火腿、乳酪、牛肉、動物的肝臟、菠蘿、無花果、巧克力等食物當中,都含有了較為豐富的組氨酸、酪胺、色氨酸等物質。在一般情況當中,當人們食用了或是飲用了以上的食物后,在食物當中所含有的以上所述的成份,一般會在肝細胞內經乙醇脫氫酶的作用下,被氧化成為了乙醛,然后乙醛在肝線粒體內,通過乙醛脫氫酶自身作用,被氧化成乙酸、氧乙酰輔酶A,其中的乙酸會被代謝,生成了水份、二氧化氮,而使其在人的體內被代謝滅活,然后將其排出到身體之外,也不會有毒性。
當人類在應用了頭孢類的抗生素后,會導致人體當中的乙醛脫氫活性受到抑制,難以對乙醛起到繼續(xù)氧化的作用,最終導致乙醛被大量的集聚于人的身體當中,導致人體當中的血內的乙酸濃度被升高,從而引起了神經精神性、血管運動等一系列疾病,導致小靜脈、小動脈擴張,增強了血管的通透性,同時也導致血漿向外滲,同時也可以因為反射而出現交感神經發(fā)生興奮的現象,導致在神經末梢上將大量的多巴胺、腎上腺素等物質釋放出來,從而導致患者出現過敏的情況,患者在發(fā)生癥狀后,輕者會出現口干、頭痛、惡心等癥狀,嚴重者會出現心肌梗死、心律失常、驚厥、腦出血等癥狀。一般來說,這些癥狀,會在服用藥物的5分鐘到10分鐘以內形成,甚至快的服藥后的兩分鐘內出現,最慢出現的是4h,患者出現癥狀的反應、持續(xù)時長為30分鐘到幾個小時后,患者出現不良反應的程度和所用的食物、用藥的劑量有著一定的關系,對于老年人、小兒、過敏性體質的患者,在服用藥物之后,如果未能得到及時治療,會對生命造成嚴重威脅。
頭孢類的抗生素,對于乙醛脫氫酶抑制性是具有可逆性的,一般在服用藥物周期是14天到20天,可能會慢慢恢復正常,所以,在用頭孢類的抗生素時,不僅不可食用以上食物,在停止用藥之后的二十天左右也不能食用以上說所的食物,特別是,患有腦血管、心臟病的患者應高度重視起來,若是不能高度警惕起來,在服用藥物時,食用了以上食物,可能會出現“戒酒硫樣”情況,針對出現這種情況的患者,要立刻采用針對性的急救措施,例如:給氧、抗休克、輸液等,在必要的情況下,可以給予患者α—受體阻滯劑,例如:妥拉蘇林、麻黃堿藥。
1.呋塞米等利尿藥、抗腫瘤藥、氨基糖苷類的抗生素等腎毒性藥物:
這些藥物和頭孢類的抗生素服用后會使得腎毒性增加,因此如果需要一同服用,應注意做好對腎功能的監(jiān)測。
2.含酒精的藥物:
當患者服用頭孢類的抗生素之后,不可飲酒。對于外用形的含有乙醇的藥物,因為其中所含有的乙醇濃度比較低,同時吸入血量相對較少,一般來說,相對比較安全。但是患者的乙醛脫氫酶活性相對比較低,這時也應高度重視雙硫侖反應。不能喝咖啡、可樂等飲品,這些飲品與該藥物間是有相互作用的。
3.抗酸的藥物:
在服用抗酸的藥物之后,會使得頭孢藥物吸收被減少,所以在服用頭孢時,應避免與抗酸類藥物一起服用。
1.對于青霉素存在過敏性休克史、對于對頭孢菌素類抗生素存在過敏史的患者禁用。
2. 雖然,在使用頭孢類抗生素時,并沒有皮試的藥物,但是為了安全起見,在使用該藥物時,進行常規(guī)皮試。
3.在為患者使用頭孢類抗生素前,應了解患者是否對青霉素、頭孢菌素類、其他藥物過敏。對于對其他藥物、其他β內酰胺類、青霉素類過敏者,同時明確使用指征的情況,需謹慎使用該類藥物。在用藥期間,如果出現過敏的癥狀,要立刻停止用藥,若是患者在用藥后出現過敏性休克的情況,應立刻對患者就地搶救,同時給予患者腎上腺素等治療。
4.一般來說適應該藥物之后,會通過腎臟排泄,對于中度以上腎功能不全的患者,在使用本藥品時,應按照其腎功能情況,對藥物劑量進行合理調整。對于中度以上肝功能減退的情況,應適當的調整頭孢曲松、頭孢哌酮劑量。
5.頭孢哌酮會引起出血或是低凝血酶原血癥,如果一同使用維生素K,對避免出血有利;該藥物也可能會出現戒酒硫樣癥狀。在用藥的過程、治療后的72h之內,不能攝入酒精飲料。
以上為大家講解了關于使用頭孢類抗生素的相關注意事項,希望朋友們在閱讀完本科普文章后,在使用頭孢類抗生素時,一定要注意飲食、用藥等方面的問題,防止發(fā)生意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