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倩
隨著生活節(jié)奏的不斷加快,人們的生活壓力也不斷增加,飲食作息不規(guī)律,缺少鍛煉,各種疾病不斷出現,其中最困擾人們的非癌癥莫屬。目前,全球對于癌癥的常規(guī)治療方式包括局部治療(如手術、放療或消融)和系統(tǒng)治療(包括化療、免疫治療和靶向治療)。近年來,新一代抗腫瘤藥物的興起,讓腫瘤的治療從細胞毒性藥物治療時代跨越到基于基因組測序的精準靶向治療新時代。經過充分的臨床證明,分子靶向治療不僅能精準地“殺滅腫瘤”,而且能延緩腫瘤發(fā)展,延長腫瘤患者生存期,進而將腫瘤治療轉向“慢性病管理”的理想狀態(tài)!
在靶向藥出現之前,腫瘤患者普遍要接受的藥物治療是細胞毒性化療藥物。常用的化療藥物有幾十種,機制各有不同,作用都是殺死快速分裂的細胞,對治療癌癥有不錯的效果。但是化療藥物的死穴是它們本身并不能區(qū)分惡性細胞和正常細胞,因此在殺死癌細胞的同時也會殺死大量人體正常的細胞。鑒于此,科學家一直在尋找能特異性殺死癌癥細胞而不影響正常細胞的治療手段。20世紀70年代,致癌基因的發(fā)現使這個想法成為了可能,因為很多致癌基因在正常細胞里都不存在??茖W家開始嘗試開發(fā)特異性的藥物來抑制癌癥獨有的致癌基因,理論上這類藥物可以選擇性殺死癌細胞,而不影響正常細胞。這類特異性藥物會作用于已經明確的致癌位點,也就是我們通常說的靶標,使腫瘤細胞特異性死亡,而不會波及腫瘤周圍的正常組織細胞,最終實現對不同患者和疾病的精準治療并取得最佳治療效果。因此,這種特異性藥物被稱為靶向藥。
顯而易見,這種專門針對腫瘤細胞的靶向藥,具有靶向性強、副作用低、療效好等特點,它不僅帶來抗腫瘤療效的進一步提升,更是讓腫瘤治療從此走向精準化、個體化的新時代。所以,靶向治療也被叫做“生物導彈”。
不過,限于目前的研究水平,靶向治療并不是在任何腫瘤面前都有絕對的優(yōu)勢性,它僅適用于腫瘤具有明確靶標的特定基因突變的患者,必須進行基因檢測以確定患者的腫瘤組織是否存在合適的靶點。若患者光聽說靶向藥物好就盲目使用,而不管自己適不適合,可能會無效或者效果差而延誤病情。
基因檢測可以發(fā)現癌細胞的基因突變,通過對突變類型的分析,我們可以確定是否存在可供精確打擊的靶位點。目前市場上有兩種檢測方案:一是針對性檢測,僅檢測指導靶向藥物治療的基因突變,滿足患者用藥診斷需求,相對便宜;二是全面檢測,可同時檢測幾十甚至上百個癌癥相關的基因突變,滿足患者高端診斷需求,價格偏貴。
靶向治療可以是部分癌癥確診后的首選治療方案,也可以作為放化療無效,已經沒有更好治療方法時的最后嘗試。最佳的選擇時間,需要有經驗的臨床醫(yī)生根據基因檢測報告和患者自身的情況判斷。
其實很多藥物治療的有效性都只能持續(xù)一段時間,最終都會產生耐藥導致疾病進展。靶向治療藥物也是如此,腫瘤患者如果滿足使用條件,經過靶向藥物治療后,通常都能獲得很好的療效,但是這個“蜜月期”通常只能持續(xù)一段時間。因為當我們使用分子靶向藥這把有效的“鑰匙”時,狡猾的腫瘤細胞卻換了鎖,原來的藥物不能控制這位突變的“壞蛋”,導致腫瘤細胞重新肆虐。最好的方法是定期去醫(yī)院復查,通過腫瘤標志物和CT片子判斷靶向藥是否耐藥,及時更換治療策略,以免耽誤病情。
另外,靶向治療同樣存在副作用:患者用藥一周左右時,會出現不同程度的皮疹;還很有可能引發(fā)腹瀉;會造成鼻腔出血;引發(fā)睡眠障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