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博晗/文
當我們呱呱墜地,來到這個世界,每個人都是獨一無二的生命個體。我們在成長的磨礪中,慢慢豐盈自己的心靈。有的人擁有了善良、真誠、樂于助人的美好品質(zhì),他們用自己溫暖身邊的人們;但也有一些人變得貪婪、虛偽、自私和冷酷,遇到這樣的人真是讓人想教訓他們一下!
契訶夫的《變色龍》中,一只“咬人的狗”和一只“將軍家咬人的狗”有什么區(qū)別?難道不都是咬人的狗嗎?不,狗咬了人一定會被懲罰,但是將軍的狗咬了人就沒關(guān)系了。同樣一只狗,當確認它是將軍的寵物后,在奧楚密洛夫口中也從“賤骨頭相”變成了“嬌貴的動物”。是這只小狗在變嗎?不是的,是奧楚密洛夫根據(jù)狗主人的身份來選擇如何對待這只狗。當狗主人是高高在上的將軍,那么將軍的狗就是嬌貴的、伶俐的。當確認這只狗是野狗時,那么它就可以被直接“弄死”。每一條生命都應被平等相待,但在唯利是圖的人眼中,權(quán)力地位卻是凌駕于生命之上的,他們做了權(quán)力的奴仆,成了見人說人話,見鬼說鬼話的“變色龍”。
而一只警犬在左琴科的《狗鼻子》中卻成了抓住“壞人”的正義使者。被它咬住的人全都做了錯事,到底是警犬厲害,還是這些人做了虧心事呢?這些心虛的人做了壞事,被警犬咬住,就都不打自招了,到底是誰偷了裘皮大衣反而不重要了。
《騙國王》中的阿凡提則是充滿智慧的民間人物,他疾惡如仇、幽默風趣,利用自己的智慧,為窮苦百姓伸張正義,讓貪婪愚蠢的巴依、國王受到懲罰。在故事中,他看出了國王的自以為是、驕傲自大,利用這一點成功地騙過了國王。
還有許多這種幽默與諷刺并存的作品等待你的探尋,一起去文學作品中結(jié)識形形色色的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