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強
《雷雨》是教材中的經(jīng)典篇目,入選統(tǒng)編本二年級下冊第六單元。課文按照時間順序,依次描寫了雷雨前“黑云壓城城欲摧”、雷雨中“大珠小珠落玉盤”、雷雨后“誰持彩練當空舞”等景象。教學中,運用“組串聚合、深度促學”的設(shè)計理念,從“讀圖激趣、習字品詞、循聲入境、構(gòu)段謀篇”等角度進行了有益的嘗試。
一、讀圖激趣,啟思促學
從思維發(fā)展的角度來看,二年級的學生仍處于具體形象思維階段。形象直觀的畫面最能吸引他們的眼球,也最能激發(fā)他們的興趣。因此,“讀圖”不失為激趣、啟思、導學的“敲門磚”和“鋪路石”。
【讀圖識天氣教學片段】
師:大自然是個神奇的魔法師。春夏秋冬四季輪回,陰晴雨雪交替變化。(出示天氣圖標)你能讀懂它們的意思嗎?
生:雨、雪、陰、晴。
師:真棒!齊讀。
生:雨、雪、陰、晴。
師:接著來,(出示雨的甲骨文圖)能看懂這是什么天氣嗎?
生:陰雨天。
師:怎么看出來的?
生:里面的點,好像是從天上落下來的雨點。
師:說得好?!坝辍弊忠呀?jīng)有3000多歲了,上面代表云,下面是雨點兒,合起來表示雨滴從云中落下來。
師:雨是常見的天氣現(xiàn)象,但是不同的雨各有各的脾氣。(出示雷雨標識,與“雨”標識形成對比)它們有什么區(qū)別?
生:一個有閃電,一個沒有閃電。
師:一個溫柔,一個暴躁。能給帶閃電的起個名字嗎?
生:雷雨。
(解讀:導入環(huán)節(jié),把常見的天氣標識聚合起來,形成“雨雪陰晴”天氣組串。進而聚焦“雨”,出示甲骨文,進一步識圖,滲透漢字文化。最后出示雷雨標識,引導學生在比較中留下初步的印象,為后續(xù)學習做好鋪墊。)
二、識寫結(jié)合,潛心研習
識字寫字的重要性自不待言。教學中,不僅要關(guān)注識字,還要重視寫字,進而從寫對走向?qū)懞茫趯懽值倪^程中陶冶性情、立德修身,此之謂習字。
【“雷、黑”識寫教學片段】
師:“雷”是生字,怎么記住它?
生:上面是雨字頭,下面是田。
師:生字表里還有一個上下結(jié)構(gòu)的字,是哪個字?
生:“黑”。
師:都是上下結(jié)構(gòu),但每一部分的寬窄一樣嗎?
生:“雷”是上面的雨字頭寬,“黑”是下面的四點底寬。
師:雨字頭在上部,像寬寬的蓋子,這叫“上如蓋”。四點底在下面,像寬寬的盤子,這叫“下如盤”。
生:上如蓋,下如盤。
師:這兩個部首最為集中的筆畫是點,分別觀察一下,雨字頭的點,方向怎么樣?
生:方向相同。
師:整齊劃一,這是方向相同的點。四點底又怎么樣?
生:一個左點三個右點。
師:一點左來三點右,這是方向不同的點。因此,寫點的時候要特別留心,尤其要找準落點的方向,“點落準”最要緊。
生:點落準。
師:接著來看中間的豎畫,落筆有什么特點,在什么位置?
生:豎中線。
師:“豎壓線”很關(guān)鍵。
生:豎壓線。
師:連起來讀一下。
生:上如蓋,下如盤。點落準,豎壓線。
師:這句話同樣適用于類似的字。(出示:雪、需,點、羔)
(生讀)
師:我們在寫字時可以舉一反三地進行運用。我們重點來寫課文中的 “雷”和“黑”。
(解讀:“雷”是課題中的首字,也是本課的生字。教學中,與相同結(jié)構(gòu)的“黑”組合起來進行比較,凝練出“上如蓋,下如盤。點落準,豎壓線”12字歌訣。接著,舉一反三地引出“雪、需,點、羔”等具有類似特點的字,最后,回歸“雷、黑”的書寫,在范寫、練寫和反饋指導中不斷強化和改進。)
三、循聲入境,會文解意
“作者胸有境,入境始與親。一字未宜忽,語語悟其神?!贝苏Z道出了披文入境、潛心會文的重要性。入境的方式不盡相同,可以舉象入境,也可以循聲入境,應當因文而異,不一而足。
【雷雨中教學片段】
師:默讀第3~6自然段,把寫雨的句子畫下來。
生:“嘩,嘩,嘩,雨下起來了?!薄坝暝较略酱??!薄袄茁曅×耍曷曇残×?。”
師:這3句話,完整地展現(xiàn)了雷雨中的景象。哪句話寫得最生動?為什么?
生:第一句,象聲詞寫得很生動。
師:再來看這個句子,(出示:滴答,滴答,雨下起來了)比較一下,這兩句話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
生:都是寫下雨,都有象聲詞。
師:“嘩,嘩,嘩”與“滴答,滴答”聽起來感覺一樣嗎?
生:嘩,聲音響,雨下得大。滴答,小雨滴,下得慢。
師:說得好?!皣W,嘩,嘩”說明這場雨來得快,下得急,能把這種感覺讀出來嗎?
(生讀)
師:嘩,仿佛把一盆水全部倒了出去,加上動作,再讀。
(生讀)
師:有力度,有氣勢,有種身臨其境的感覺。那么,“滴答,滴答”用在哪里合適呢?能不能從后兩句中給它找到一個合適的位置?
生:雷聲小了,雨聲也小了。滴答,滴答……
師:越來越小,兩個滴答應該有所變化。再讀。
(生讀)
師:“滴答,滴答”為什么不能用在第二
句呢?
生:第二句是“越下越大”,不合適。
師:大到什么程度呢?
生:“往窗外望去,樹哇,房子啊,都看不清了?!?/p>
師:能把這種模模糊糊的感覺讀出來嗎?
(生讀)
師:樹哇,房子啊,可以讀得慢一點,讀出聚精會神仔細辨認的感覺。
(生再讀)
師:如果窗外是這樣的場景,(出示雨中馬路圖)這句話又該怎么說?
生:往窗外望去,馬路啊,車輛啊,行人啊,都看不清了。
(解讀:把寫雨的三句話聚合起來,抓象聲詞“嘩,嘩,嘩”,再引入“滴答,滴答”與之比較,感受表達效果的差異,讀出如聞其聲,身臨其境的感覺。然后跳轉(zhuǎn)到“越下越大”,聯(lián)系下文讀出模模糊糊的感覺,再變換場景,進行仿說練習,實現(xiàn)讀寫結(jié)合的目的。)
四、構(gòu)段謀篇,以魚得漁
在理解內(nèi)容的基礎(chǔ)上,可以感受遣詞用字的妙處,也可以習得布局謀篇的門道。以教材為例子,將學習的空間拓展到廣闊的語用天地中,才能實現(xiàn)以魚得漁的目的。
【空間布局教學片段】
師:再來看雷雨后的景象,(出示帶有“太陽、彩虹、蟬、蜘蛛、池塘、青蛙”等詞語的語句)換個角度來思考,它們所處的位置一樣嗎?
生:“太陽、彩虹”在天上,“蟬、蜘蛛”在樹上,“池塘、青蛙”在地上。
師:說得好,一下子看出了門道。從天上到樹上,再到地上,叫作“從上寫到下,語句要聽話”。
(生讀)
師:欣賞一幅美麗的圖景,(出示秋日原野圖)圖中的景象都認識嗎?齊讀。
生:藍天、白云、稻田、池塘。
師:這里有一篇沒有完成的短文。(出示:高高的? ? ? ? ? ?上飄著朵朵? ? ? ? ? 。藍天下是黃澄澄的? ? ? ? ? ?,像鋪了一地金子。稻田邊上有一個? ? ? ? ? ,水面平得像一面鏡子。)能不能用上圖中的詞語,按照從上到下的順序,把這段話補充完整?
(生填寫后朗讀)
師:這就叫活學活用,齊讀。
(解讀:以雷雨后的空間布局為例,凝練出“從上寫到下,語句要聽話”歌訣。然后引入秋日原野圖,引導學生看圖學詞,進而運用“從上到下”的方法,補充短文。在學用結(jié)合、適時遷移中,落實語用,習得能力。)
(作者單位:北京實驗學校)
責任編輯 郝 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