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丹一 秦亞龍
每年秋高氣爽之時,走在大街小巷,陽光透過“法國梧桐”的枝葉,在地面上勾畫出動感的斑駁。隨著秋風和冷空氣的不斷洗禮,一片片的葉子慢慢地上了淡妝,暖暖的黃。隨著寒冬將至,滿樹漸變?yōu)榻瘘S,形成一條條金色的條帶。
你可能不知道,這種在我們生活中最常見的行道樹,竟然被稱為“世界行道樹之王”。在江蘇乃至全國最出名的,就要數(shù)南京中山陵陵園路的那兩排“法國梧桐”,它們那特別的曲線與美齡宮寶藍色的屋頂交相輝映,勾勒出一條最浪漫的項鏈。
懸鈴木家族的三兄弟
這種“世界行道樹之王”是懸鈴木中的一種。懸鈴木,是懸鈴木科懸鈴木屬落葉大喬木植物的通稱,俗稱某某梧桐樹,包括一球懸鈴木(美國梧桐)、二球懸鈴木(英國梧桐)、三球懸鈴木(法國梧桐)。因為它們的球果柄長而下垂,如同懸掛在樹枝上的鈴鐺,因此就有了懸鈴木這個好聽的名字。懸鈴木原產(chǎn)北美洲、歐洲東南部及亞洲西部,久經(jīng)栽培。據(jù)記載,懸鈴木在晉代時即從陸路傳入我國,被稱為祛汗樹、凈土樹,相傳是印度高僧鳩摩羅什來我國時帶來的。西安的鳩摩羅什寺曾有兩株大樹,直徑達3米,20世紀50年代尚有一株成活,其壽命已達1600年。
懸鈴木之所以被稱為“世界行道樹之王”,是因為它幾乎具有優(yōu)秀行道樹的所有特征。懸鈴木樹形高大,枝葉繁茂,姿態(tài)優(yōu)美;易繁殖,生長迅速,耐修剪,能夠快速成蔭和修剪定型;適應性強,不擇土壤,耐寒;能吸收有害氣體,抵抗煙塵,隔離噪音……因此,懸鈴木可以稱得上是極佳的城市行道樹和綠化樹。
生活中,我們經(jīng)常會混淆這3種懸鈴木。通常分辨懸鈴木的方法,是依靠它們的果球數(shù),但從科學的角度出發(fā),區(qū)分懸鈴木的品種除了看果球的數(shù)量,還要看葉片絨毛分布、裂片數(shù)和裂片深度、托葉形態(tài)、樹皮剝落方式和堅果基部絨毛長度。那么,它們都有哪些具體特性呢?
美國梧(一球懸鈴木)
一球懸鈴木原產(chǎn)于北美洲,我國北部及中部地區(qū)廣泛引種,用作行道樹及觀賞樹。樹高可達40余米,樹皮有淺溝,呈小塊狀剝落;樹葉闊卯形,通常3淺裂,少數(shù)為5淺裂,寬10-22厘米,長度比寬度略小;葉片上下兩面初時被灰黃色絨毛,不久脫落,上面禿凈,下面僅在脈上有毛,掌狀脈3條,離基約1厘米;葉柄長4-7厘米,密被絨毛;托葉較大,長約2-3厘米,基部鞘狀,上部擴大呈喇叭形,早落?;▎涡?,聚成圓球形頭狀花序;頭狀果序圓球形,多數(shù)單生,間有極少數(shù)的2球,直徑約3厘米,宿存花柱極短;小堅果先端鈍,基部的絨毛長為堅果之半,不突出頭狀果序外。
英國梧(二球懸鈴木)
二球懸鈴木的生長高度可達30余米,是一球懸鈴木與三球懸鈴木的雜交種。與一球懸鈴木不同的是,二球懸鈴木樹皮光滑,成大片塊狀脫落;嫩枝密生灰黃色絨毛,老枝禿凈;葉闊卯形,寬12-25厘米,長10-24厘米,上下兩面嫩時有灰黃色毛被,下面的毛被更厚而密,以后變禿凈,僅在背脈腋內(nèi)有毛;葉片通常掌狀5裂,有時7裂或3裂;葉柄長3-10厘米,密生黃褐色毛被;托葉中等大,長約1-1.5厘米,基部鞘狀,上部開裂;頭狀果序圓球形,多數(shù)為2個,少數(shù)為1個或3個,常下垂;頭狀果序直徑約2.5厘米,宿存花柱長2-3毫米,刺狀,堅果之間無突出的絨毛,或有極短的毛。
法國梧桐(三球懸鈴木)
三球懸鈴木原產(chǎn)于歐洲東南部及亞洲西部,生長高度可達30米,樹皮薄片狀脫落;嫩枝被黃褐色絨毛,老枝禿凈,有細小皮孔;葉片闊卯形,寬9-18厘米,長8-16厘米,掌狀5-7裂,少數(shù)為3裂,中央裂片深裂過半;葉柄長3-8厘米,被絨毛,基部膨大;托葉小,短于1厘米,基部鞘狀;果枝長10-15厘米,有圓球形頭狀果序3-5個,少數(shù)為2個;頭狀果序直徑2-2.5厘米,小堅果之間有黃色絨毛,突出頭狀果序外。
“既不法國也不梧桐”的“法國梧桐”
從上述介紹可以看出,一球懸鈴木和三球懸鈴木都是原生種(自然原有種),但是從世界范圍來看,都有各自的適應環(huán)境的局限性。17世紀,英國人用一球懸鈴木和三球懸鈴木進行雜交,培育出二球懸鈴木,英國人稱為“倫敦懸鈴木”。20世紀初,法國人將二球懸鈴木(英國梧桐)帶到上海,作為行道樹種在上海法租界霞飛路(今淮海中路)上,上海人看到這種樹是法國人種在法租界里的,它的外觀又和中國梧桐樹相似,就把它稱為“法國梧桐”。其實它“既不法國也不梧桐”,既非法國原產(chǎn)亦非梧桐樹,但人云亦云,時至今日人們還都統(tǒng)稱懸鈴木為“法國梧桐”。
如今全世界栽種范圍和數(shù)量最多的懸鈴木,就是通過雜交培育的英國梧桐,這個品種大大提高了懸鈴木的生長適應性。因為二球懸鈴木是雜交品種,具有雜交不穩(wěn)定的特點,所以多數(shù)為2個球,但同一棵樹上也可能有1個球或者3個球,這也符合雜交種的特征。
然而,懸鈴木并不是完美的。它的花期為每年4-5月,9-10月球果成熟,球果的堅果基部有黃色長絨毛,宿存花柱突出成刺狀,長3-4毫米。但是,懸鈴木果實成熟后,當年很少脫落,到第二年春季4-5月則會大量散開脫落,布滿絨毛的種子就隨著春風漫天飛舞,造成人們皮膚和呼吸道不適,也給環(huán)衛(wèi)工作帶來很大壓力,這也是人們不愿意接受它的唯一缺點。
金陵城事中的“法國梧桐”
細致地講完懸鈴木的專業(yè)知識,相信你在生活中也一定會更加關(guān)注它。中國引種栽培懸鈴木作為行道樹,以南京最為出名,在南京中山路、陵園路、植物園路等道路兩側(cè)的懸鈴木更是高大粗壯,一人已環(huán)抱不及。隨著歲月的流轉(zhuǎn),懸鈴木已和南京城、南京文化融為一體,成為獨具韻味的南京一景。
據(jù)說,南京最早的一棵懸鈴木,是法國傳教士倪懷倫1872年在石鼓路親手種下的,從此,南京就與懸鈴木結(jié)下了不解之緣。1928年,籌備孫中山先生奉安大典過程中,時任南京特別市市長劉紀文主持修建了一條從下關(guān)中山碼頭至中山陵的迎櫬大道,在沿途陸續(xù)栽種2萬棵懸鈴木,大多是英國梧桐,少數(shù)是美國梧桐,真正的法國梧桐則少之又少。
“十里梧桐歸我栽,如蓋亭亭左右開。隔盡塵俗都不見,游人信步好徘徊?!爆F(xiàn)如今,在巍巍紫金山上,有一條由“法國梧桐”勾勒出的項鏈,中間點綴藍寶石似的美齡宮。于是就有人猜測說,這是蔣介石當年送給宋美齡最為浪漫的“表白”。其實,美齡宮最早是作為“國民政府主席官邸”而建,1947年國民政府從重慶遷回南京后,此處才作為蔣介石官邸,而此時距離美齡宮建成已經(jīng)過了15年。
現(xiàn)如今,懸鈴木被廣泛應用于世界各大城市園林綠化,為城市街道遮陰蔽日,形成了一道道亮麗的風景線。但懸鈴木春季會帶來飄絮,如何通過品種培育,研究出沒有飄絮的懸鈴木品種,是目前最為迫切的需求。相信通過植物學家的努力,在不久的將來, “世界行道樹之王”會在世界更多的地方發(fā)揮它的園林綠化和造景作用。
(責任編輯:白玉磊 責任校對:趙夢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