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和平,楊保良,羅 彥
(川西鉆探公司機電工程公司,四川遂寧 629000)
前期在電代油項目的立項過程中,僅是在現場踏勘的基礎上進行粗略分析,同時油價在高位,整體的經濟效益較好,很少對電代油前期立項有較多深入研究。目前,低油價和環(huán)保要求日益嚴格,對電代油進行深入分析研究成為必然課題。本文從技術、經濟性、環(huán)保效益等3 個方面進行研究,建立起電代油立項評估標準體系,為后期電代油決策提供有益參考。
某井前期地方電網的計算結果:該井基本情況3200 kV·A,箱變,P=2560 kW,Q=1920 kvar,S=3200 kV·A,新架及改造線路1.2 km。長團線:P=1000 kW,Q=750 kvar,S=1250 kV·A,線路L=5.8 km。
某井電代油10 kV 線路最大壓降計算見表1,其中,考慮線路導線及站內電纜壓降因數。實際運行時,各負荷時段的壓降對比見表2。
通過對比分析,計算和實際低壓端電壓偏差為依0.9 V,偏差率為0.001 6。在設備實際運行中,運行狀態(tài)良好,未出現電壓偏低現象。計算理論模型在多井次計算中,對電代油的實施提供了可靠的技術參數,同時,也為10 kV 線路投資估算提供準確依據。
分析評價采用燃油替換比例法對電代油效益進行評估,具體方法:按燃油替換比例計算法,機械與復合式按2.8 t油/1 萬度電,電動式按2.6 t 油/1 萬度電,注:已含柴油機組維保費、燃油運費。單井效益=總用電量燃油效率燃油價格-總電費-外供電工程費-技術服務費。單井預測見表3,完井分析見表4。
通過前期單井預測分析,為公司提供可行性依據和報告。完井后,及時進行單井分析,對偏差出入加大的數據進行及時分析,查找原因,及時糾正,為精確計算、科學評估提供理論支持。
表1 某井電代油10 kV 線路最大壓降計算
表2 某井電代油10 kV 線路計算壓降與實測壓降對比
表3 單井預測
即市場油價與線路投資額度一定時,電代油盈虧平衡完全能夠精確預測。
表4 完井分析
(1)根據單井項目進行前期踏勘和評估,對已有電網剩余容量、高壓線徑、井場到最近電網距離等問題進行調研并初步掌握。
(2)對需建設電代油線路長度、線徑、到井場壓降等關鍵指標進行確定,對項目是否實施的技術性進行確認。
(3)通過待建設的電代油前期建設工程,作出合理預算,再結合單井設計鉆機類型、井深、鉆井周期等技術指標,對單井的電代油費用進行評估,并最終確定單井電代油項目的經濟性預算,對項目盈利能力進行科學嚴謹的評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