龔嘉健
摘 ? ?要:隨著人們對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住宅建筑的發(fā)展也一直保持在一個良好的狀態(tài)。住宅建筑發(fā)展到今天,人們對于它的要求已經不僅僅局限于實用性了。在很多情況下,住宅建筑要有創(chuàng)新、以人為本。而建筑設計作為重要基礎,也需要注重一些基本的原則,才能夠滿足人們對于住宅建筑的需求。這些原則,應當體現(xiàn)在建筑設計的各個方面,各個方位的設計來完成住宅,以滿足我們日益多樣化的生活的要求。
關鍵詞:住宅;建筑設計;分析
1 ?引言
不論在那個時代,住宅都是建設的基本領域。我國當前的建筑工程已經比較符合我國積極發(fā)展現(xiàn)狀的要求了,但是在某些方面,我們仍然需要做出改進。住宅建筑是我國建設規(guī)模最大的建筑類型,而設計是第一步,住宅建筑設計的合理與否,將直接影響到住宅建筑的施工水平、效率和質量,也影響著住戶的居住體驗。建筑設計通常要遵循幾個原則:科學性、以人為本、滿足居民需求。目前來看,我國對于住宅建筑的建筑設計的要求越來越高,以下文本就以某建筑設計為例,分析住宅建筑設計。
2 ?住宅建筑設計原則
2.1 ?科學性原則
住宅建筑是我國建筑的一個基本組成部分,其重要的部分是住宅建筑的實用性和美觀性。如果住宅建筑設計不合理,那么我們按照這個設計方案建造出的住宅建筑自然不能符合我們的需求??梢哉f建筑設計的質量將直接影響到我國住宅建筑的建設,從而給我國經濟的發(fā)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帶來阻礙。不幸的是,我國目前的住宅建筑設計過程還存在著較大的不足,急需得到妥善的解決。很多為了提高美觀性,耗費錢財建造太多的裝飾性構造,這種現(xiàn)象嚴重阻礙了我國住宅建筑設計行業(yè)的進一步發(fā)展。總之,需要采用科學性的原則來指導我們開展相關的工作。
2.2 ?以人為本的原則
在工業(yè)時代開始,工業(yè)化快速的發(fā)展要求使得幾乎所有的建筑都是大同小異,功能也大體相似?,F(xiàn)如今,人們的住宅需求不斷提高,所要承擔的責任也從簡單的容納變成了個人生活方式的體現(xiàn)媒介。每一個人會有自己獨特的生活方式,所以我們在進行住宅建筑設計的過程中,也一定要有意識的將人性化的理念融入到建筑設計當中,形成人性化的建筑設計方案。這些人性化的設計,將會使建筑自我增值,創(chuàng)造更好的空間,使得建筑更宜居。建筑設計的人性化,需要體現(xiàn)在建筑的設施和建筑的功能上,我們需要大膽的進行開發(fā)和創(chuàng)新。不同形態(tài)的不同空間建筑具有顯著的特點,有利于活動的開展并且能夠承擔多樣化的需求,滿足人民的生活和活動的需求。這些對建筑需求也會激發(fā)我們進行人性化的建筑設計,這樣使得需求和創(chuàng)造不斷形成一個良性的循環(huán)。
2.3 ?滿足居民需求原則
滿足居民的生活和活動的需求是住宅建筑必須要遵守的一個重要原則,居民需求滿足度是衡量設計層次的一個重要尺度。我們在進行住宅建筑設計的創(chuàng)新過程中,需要努力創(chuàng)造出符合居民實際需求的住宅建筑設計產品。
3 ?住宅建筑設計實踐分析
3.1 ?項目概況
規(guī)劃總用地約8.6萬平方米,扣除城市規(guī)劃道路及城市濱江綠化帶后凈建設用地約4.4萬平方米。劃總建筑面積約32.9萬平方米,計容面積20.5萬平方米,容積率4.60,建筑密度小于25%。地下總建筑面積10.9萬平方米。在用地范圍內,布置高低錯落,形象鮮明的高層建筑群體。使其與“國際商業(yè)中心”一道,以江面為中心,并形成圍合。完善區(qū)域內的城市界面,同時成為由水道進入城市的背景。
3.2 ?住宅功能分區(qū)
規(guī)遵循可持續(xù)發(fā)展的原則,放棄沿江一字排開將江景完全獨享的方式,以建筑短邊面江,并與江成角度布置,使得每戶每個居室均能望江,同時結合“江水”的概念將建筑外形設計為兩個成角度橢圓形,取水滴狀葉子形,形成飽滿并且充滿張力的弧形設計,最大限度與周邊建筑空間良好呼應,一定程度上整合了用地與周邊相對紛亂的城市空間,使建筑形態(tài)及空間更符合沿江城市空間規(guī)劃理念。對于建筑的使用者來說,住宅的功能分區(qū)是最重要的。目前來講,各種風格的住宅功能在建筑市場當中都占有一席之地,本項目住宅區(qū)內設有文化體育功能區(qū)、住宅區(qū)、社區(qū)服務區(qū)、行政管理區(qū)、商業(yè)服務區(qū)、市政共用去等,能夠滿足所有住戶的基本需求,保障了住戶的居住體驗。
3.3 ?住宅平面設計
住宅的平面設計在住宅建筑實際應用過程中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建筑設計的基本思想全都會在平面設計中得到體現(xiàn),那些基本的住宅建筑設計原則自然也包含在內。所以我們這個項目在平面設計上下了很多功夫。住宅平面設計從很多方面都進行了創(chuàng)新。我們根據目標建筑的用途,綜合其他同類建筑的情況,取長補短地進行住宅建筑的設計。
規(guī)遵循可持續(xù)發(fā)展的原則,放棄沿江一字排開將江景完全獨享的方式,以建筑短邊面江,并與江面成角度布置,使得每戶每個居室均能望江,同時結合“江水”的概念將建筑外形設計為兩個成角度橢圓形,取水滴狀葉子形,形成飽滿并且充滿張力的弧形設計,最大限度與周邊建筑空間良好呼應,一定程度上整合了用地與周邊相對紛亂的城市空間,建筑形態(tài)及空間更符合沿江城市空間規(guī)劃理念。
3.4 ?建筑造型設計
項目立面采用了住宅公建化的形式。建筑群體的高度分析與控制,是本項目設計的重點,用地西側為環(huán)島路,在留出江邊公共綠化帶后,退江面最寬120m,經多方案比較,西側一線臨江的2、3、4棟,沿江邊建筑高度控制在100m以下,遠江一側建筑高度控制在129m;位于用地內部,遠離江面的5~7棟,則采用高度130m,150m,166m逐級升起的超高層建筑,用地西北側1棟酒店,主體高度控制在50m,沿江側向內逐層升起,建筑造型整體形成西低東高,臨江、臨城市界面退臺錯落升起,給區(qū)內的建筑留出可以從較高視點欣賞江景。配以樓棟中間的立面開洞,削弱了建筑面向江面的體量。
3.5 ?無障礙設計
為了體現(xiàn)“對每一個人的關懷”,本項目水平與豎向均進行了無障礙設計。建筑物室內外高差為150mm~300mm,設計了坡道入口,體現(xiàn)了無障礙的設計。公共建筑在設計中考慮了無障礙廁位和洗手盆。地塊腹地內的交通以人為本、實現(xiàn)人車分流,基地的進出交通主要設置四個車輛出入口進入地下陽光停車場,為地面創(chuàng)造不受車輛干擾的步行道。公寓及公建配套的車輛由用地北面、1棟東側進入車庫;住宅的車道通過2、3棟南北坡道進入地下陽光停車場,到達住宅大堂;場地南側4棟辦公樓的車道設于該樓東側。車道設置保持地塊腹地的安逸感,并使對外的交通便于管理。
4 ?結語
住宅建筑是一個在國民經濟體系中迅速占有重要地位的產業(yè)。這個新型的產業(yè)要想在當今得到進一步的發(fā)展,就必須要保證設計原則不被違背。本文所分析的這個建筑項目達到了我們的這一點要求。通過對于建筑設計基本原則的遵守和改進,住宅建筑設計將會更加的符合時代需求,整個住宅建筑設計產業(yè)也會被重新帶動起來,達到新的高峰。
參考文獻:
[1] 李茜,程潔.高層住宅建筑結構優(yōu)化設計研究[J].綠色環(huán)保建材,2019(4):79~82.
[2] 靳文博.住宅建筑設計中的空間組合與戶型配置的思考[J].居舍,2019(10):94~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