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小可
知乎上這么一個話題,為什么你能對外人和顏悅色,對家人卻不能?對外人笑到燦爛的我們,其實,對家人也該有同樣的笑容。因為我們的家,才是這個世間最溫暖的地方,所以最好的情緒,要給最親的人!
我的一位朋友老徐,三十歲出頭的年紀(jì),就當(dāng)上了公司總監(jiān)。不僅事業(yè)有成,還在市中心買了一套大房子,把母親接來一起生活,成了眾人眼中的“人生贏家”。
一次,老徐在一個應(yīng)酬的飯局上,手機突然來了個電話。他掏出手機一看,是母親打來的,當(dāng)時他的口氣就非常不耐煩,說:“干嗎???說了不要在我工作的時候給我打電話!”說完,匆匆掛掉了電話。
實際上,他也沒有在忙什么,只是陪別人喝喝酒,說些無關(guān)緊要的話而已。但他卻因為沒有耐心多聽母親說幾句話,差點失去這個最愛他的人。因為這一通來電,是母親的求救電話。
那天,母親一大早去了超市購物,一貫節(jié)儉的她特意買了很多水果蔬菜、海鮮和肉類。回到家,把屋子收拾的得一塵不染后,就開始在廚房里做著他愛吃的菜。
當(dāng)時門鈴一響,她以為是兒子回來了,就激動的圍裙都忘記取下來,就奔去開門了。卻沒想到腳底一滑,摔倒在了客廳。母親摔得腦袋都暈沉沉的,勉強拿起手機給兒子打了個電話,卻不料被兇了一頓。幸好鄰居幫忙找來了開鎖師傅,還把老徐的母親送去了醫(yī)院,才沒有耽誤治療。
母親生病期間,老徐一直感到很懊悔。因為自己平時工作壓力大,沒少對母親發(fā)脾氣,也很難心平氣和的去跟母親聊天。當(dāng)老徐意識到問題后,便學(xué)會多關(guān)心母親,常抽空陪母親聊天談心。慢慢地,他們相處的方式也變得更有愛了。
有人說過:我們最大的錯誤就是,把最差的情緒和最糟糕的一面,都給了最親近和最愛的人,卻把耐心和寬容,留給了陌生人。家,永遠(yuǎn)是我們最應(yīng)該溫暖的港灣,而家人,更是會相伴我們一生,且最愛我們的人。所以,希望你永遠(yuǎn)別忘了這句話:你能傷害到的,往往都是最愛你的人。
往后的生活里,我們要學(xué)著把自己最好的情緒,留給最親的人。
我第一次看到同事阿牛時,就被他謙虛禮貌的待人方式所吸引。平常一起吃飯時,他體貼的給我們這些女同事讓座打水,關(guān)鍵是脾氣也特好,所以我們也很愿意和他打交道。
有次我們好幾個同事,約著一起去阿牛家蹭飯吃。阿牛二話不說,就開車過來接我們,一路上還不停的夸贊他母親的廚藝??芍型舅拥侥赣H打來的電話,說她今天身體有點不舒服,想在家好好歇會。不能給我們這些朋友做家常菜了,讓阿牛帶我們?nèi)ハ吗^子。阿牛立刻回道:“要不要先陪你去醫(yī)院看一下?等會你想吃點什么,我和朋友早點吃完,到時候給你帶些你想吃的菜回來。”整個電話過程中,面對母親的嘮叨,阿牛都是溫聲細(xì)語,連連點頭稱是,時不時還笑出聲來。
我們都很好奇,問他怎么跟家里人還這么好脾氣,換做是我們,多聽幾句父母嘮叨都不耐煩,早掛電話了。他理所當(dāng)然的教育起我們,說:“難道不應(yīng)該嗎?父母將我們養(yǎng)大,供我們上學(xué),把我們看得比自己的命還重,你不對他們好,誰對他們好?”他這一說完,我們這群人瞬間感到慚愧,無言以對。
正因為阿牛是一個真正懂得感恩父母的人,所以,他生活中的煩惱也比其他人少很多。
常言道:一個人的品性,對外人是看不出來的,對家人才能表現(xiàn)的淋漓盡致。 一個能把父母放在心上的人,在生活中也很溫暖,人品也自然不會差到哪里去。
因為最高級的教養(yǎng),從來不是對外人保持好脾氣,而是能在家里,也始終保持好情緒。
為什么我們能對其他人隱忍克制,卻總是忍不住對最親近的家人亂發(fā)脾氣?
周國平說:“對親近的人挑剔是本能,但克服本能,做到對親近的人不挑剔,則是種教養(yǎng)。”包容父母,這是我們每個人都要面對,卻最容易被忽略的問題。
我們常常忘記父母也只是普通人,忘記父母子女這場人世相逢,是用來相親相愛而非相恨相殺。父母是我們最親近的人,正因如此,我們更應(yīng)該以最溫暖的方式,守護好最親切的人!